小儿感冒了得了中耳炎怎么治(孩子只是得了个感冒)
小儿感冒了得了中耳炎怎么治(孩子只是得了个感冒)在感冒时,鼻塞、流黄涕导致咽鼓管咽口周围粘膜肿胀、鼻腔分泌物堵塞咽鼓管,就相当于堵住了正常中耳腔“唯一”的通气口,造成中耳腔内的压力低于外面的大气压力。压力差进一步增大时,咽鼓管黏膜发生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漏出的血清集于中耳,形成积液,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具有调节中耳气压、保持与外界气压平衡,引流中耳分泌物及防止逆行感染等作用。为什么感冒会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因为我们的中耳腔并不是密闭的,它通过一个管道与鼻腔相通,我们称之为咽鼓管。咽鼓管通俗一点讲,就如同一个“通道”一样,是沟通鼻子与耳朵之间重要的解剖结构,它的一端进入中耳鼓室,另一端则进入鼻子后部的鼻咽部。
“感冒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不用去看病,过几天就好了!”这种说法对吗?
在这里告诉你:普通的感冒只要注意休息,对症治疗,一周左右会痊愈,但对孩子来说,感冒如果不予重视,尤其对于抵抗力较差的儿童,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比如分泌性中耳炎。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也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感冒会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因为我们的中耳腔并不是密闭的,它通过一个管道与鼻腔相通,我们称之为咽鼓管。
咽鼓管通俗一点讲,就如同一个“通道”一样,是沟通鼻子与耳朵之间重要的解剖结构,它的一端进入中耳鼓室,另一端则进入鼻子后部的鼻咽部。
咽鼓管具有调节中耳气压、保持与外界气压平衡,引流中耳分泌物及防止逆行感染等作用。
在感冒时,鼻塞、流黄涕导致咽鼓管咽口周围粘膜肿胀、鼻腔分泌物堵塞咽鼓管,就相当于堵住了正常中耳腔“唯一”的通气口,造成中耳腔内的压力低于外面的大气压力。压力差进一步增大时,咽鼓管黏膜发生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漏出的血清集于中耳,形成积液,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引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继发于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好发于儿童,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咽鼓管是一个使鼻咽腔和中耳腔相通的管子,它起着调节中耳气压的作用,儿童的咽鼓管短而宽,近于水平位,因此鼻咽部的感染易经此管扩散至中耳。
另外,腺样体肥大堵塞咽鼓管咽口,这也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因。
分泌性中耳炎有什么症状
1. 耳痛:小儿常在夜间发作,哭闹不止,疼痛一般持续1-2天;成人耳痛大都很轻,或无明显耳痛。
2. 听力下降:出现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3. 耳闷:耳朵有闷胀感。
4. 耳鸣:部分患者有耳鸣现象。
如何预防分泌性中耳炎
1.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防止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2. 当孩子感冒鼻塞时,应及早治疗,若鼻涕多时,擤鼻涕时不要用力,以防鼻涕逆行进入咽鼓管。
3. 发觉孩子对声音反应迟钝或对音量要求过大时应早到医院检查。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