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难以启齿的爱(是我们唯一的精神武器)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难以启齿的爱(是我们唯一的精神武器)《黄金时代》所以王小波说《黄金时代》是他的宠儿,我想这是合情合理的。甚至对于“时代三部曲”其他两部——《青铜时代》和《白银时代》,王小波都不怎么看好。用他的话来讲:这两本书如果要读9遍,那么《黄金时代》就必须读10遍!王小波曾经说过:“我写《黄金时代》,写了很长时间。现在这篇小说已经写完,从此属于读者。”可以说《黄金时代》这本书,王小波在这上面上花费的时间是最多的,也是他自己最看重的小说,从构思到成文一共十多年。在王小波短暂的一生中,耗费心力最多的作品就是《黄金时代》。其实这点是可以理解的:就比如路遥先生写的《平凡的世界》,就是他耗尽毕生功力而著,最后也因为《平凡的世界》积劳而死;陈忠实先生的大作《白鹿原》,同样也是抱着倾其所有的思想来写的。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知道王小波的,另一种则是不知道王小波的。
知道王小波的,又分两种人,一种喜欢他的要死,另一种虽然喜欢王小波这个人,但是觉得这个“臭流氓”,写得东西颠三倒四的,什么鬼?
总之,对于王小波以及他的作品,这二十多年来一直是褒贬不一。喜欢他的,依然喜欢他;讨厌他的,依然还是讨厌他。不过我想无论这个时代怎么变,王小波的作品依然还是有人读的。就比如他的一部小说《黄金时代》。
王小波
王小波曾经说过:
“我写《黄金时代》,写了很长时间。现在这篇小说已经写完,从此属于读者。”
可以说《黄金时代》这本书,王小波在这上面上花费的时间是最多的,也是他自己最看重的小说,从构思到成文一共十多年。在王小波短暂的一生中,耗费心力最多的作品就是《黄金时代》。其实这点是可以理解的:就比如路遥先生写的《平凡的世界》,就是他耗尽毕生功力而著,最后也因为《平凡的世界》积劳而死;陈忠实先生的大作《白鹿原》,同样也是抱着倾其所有的思想来写的。
所以王小波说《黄金时代》是他的宠儿,我想这是合情合理的。甚至对于“时代三部曲”其他两部——《青铜时代》和《白银时代》,王小波都不怎么看好。用他的话来讲:这两本书如果要读9遍,那么《黄金时代》就必须读10遍!
《黄金时代》
难道《黄金时代》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吗?不好说,但我想这应该是见仁见智吧。虽然这部小说篇幅并不长,只有五万多字,算的上是一部中篇小说,对于现在看惯网文的朋友们来说,可能不到一天就可以看完。但我想,如果你只是把《黄金时代》看作一部即看即爽的网文来读,那就失去了阅读这部小说的真正意义了。
在我看来,王小波刻意用粗鄙的文字亵渎瓦解稀松平常的事物,给人强大的感官冲击力。里面对于性的描虽然用词粗俗,可我觉得这不仅没有下流感,反而纯洁干净。
这本书总的来说,就只有两主人公:男主人公王二和女主人公陈清扬。背景就是文革时期,他们俩之间发生的“纯净”的“伟大”的【革命友谊】。
有人说这种【革命友谊】就是王二和陈清扬之间的“奸情”。可真的就是如此吗?
在我多次读了几遍以后,我发现这不是“奸情”,而是王二和陈清扬之间发生的“爱情”。虽然文中有大量的性描写,但是王二和陈清扬之间却是一场与性无关的爱。
在那个颠倒的年代里,相爱不是罪,爱也不是罪——只要你不说。性反而是唯一的罪恶了。交待问题,就是交待男女关系问题。写交待材料,就是记录性爱过程。
终结这一切的,是爱。
看过小说的人,应该都知道,女主人公陈清扬被人称为“破鞋”。
这是为什么呢按照王二在书中的话说:
“大家都认为,结了婚的女人不偷汉,就该面色黝黑。而你脸不黑而且白,所以你是破鞋。假如你不想当破鞋,就要把脸弄黑,以后别人就不说你是破鞋。当然这样很吃亏,假如你不想吃亏,就该去偷个汉来。这样你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个破鞋。别人没有义务先弄明白你是否偷汉再决定是否管你叫破鞋。你倒有义务叫别人无法叫你破鞋。”
(有些敏感词汇需要删除。)
所以就是因为陈清扬长得太好看,因此招人惦记、招人嫉妒。事实上有那么多“精壮的男人”,没病装病来看“破鞋”,到底谁才是“破鞋”?谁才是“流氓”?我想这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为此,所以,当王二腰上的那些窟窿真切地展现在她眼前时,陈清扬觉得王二和那些臭男人不一样,他能证明自己不是破鞋,他能帮助自己确认清白!
可真的是这样吗?
说到男主王二,他也有他的烦恼之处:孤独和无聊每天都在折磨着这个热血青年。只不过,他自有一套逻辑来对付这个环境带来的压抑与痛苦。
比如,生产队长诬陷他把自己家的大狗打瞎了眼睛,王二没有辩解;面对军代表的强势威胁,他却装聋作哑,不吐一字;当陈清扬找他证明自己的清白时,王二却说:“我们不能证明自己无辜,我倒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
所以他们二人就因为“破鞋论”而结识,然后开展了“伟大的友谊”。在性方面他们很和谐,始终没有提及爱情。直到某一天,王二受伤了。陈清扬披头散发眼皮发肿的跑了来。劈头第一句话就是:
“你别怕,要是你瘫了,我照顾你一辈子。”
我想这时他们两人的爱情萌芽已然产生。
所以我说:王二和陈清扬,就是一个人的两面。一个是别人嘴中的流氓,整天满口脏话;另一个则是真和美的化身。两人相结合在一起,不是一对也成一对了。
你说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时代的幸运?
《黄金时代》这本书,王小波虽然没有刻意描写文革的丑陋,但他所用的黑色幽默的方式仍然可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深感其对于这革命的无奈。和其他同时代的小说不同的是,《黄金时代》描写的爱情很特别:它没有伴随着伟大的理想,也没有讲究什么志同道合,一切都是从性开始,甚至是性大于爱。
王小波
王小波自己也曾说过:
“六七十年代,中国处于非性的年代。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的主题,正如饥饿的年代里吃会成为生活的主题。”
这可能就是是王小波十分坦荡描写性的一个原因。他深深的将人的压抑和欲望给赤裸裸地揭露了出来。是的,毫无忌惮的。
人就是欲望,欲望就是人。性的本质就是欲望,欲望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假如你一定要说欲望就是罪孽,那些也许才是真正的罪孽吧。
千万不要以为王小波说的这些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其实它们依然发生在我们身边。王小波之所以以《黄金时代》命名,其实就是显露人生命本真的模样。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在任何时代都是不会过时的。
《黄金时代》属于王小波“时代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另外还有两部:《白银时代》和《铁黑时代》。这三本原价143元,现在只要88元,就能让你了解王小波那个时代的故事。
王小波“时代三部曲”
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