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养生观念(养生黄帝内经之中的生命周期)
黄帝内经的养生观念(养生黄帝内经之中的生命周期)20世纪初,德国和奥地利的科学家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人体生物节律中体力周期是23天、情绪周期是28天,智力周期是33天。人的生命有没有周期?有没有节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人会觉得自己的体力、情绪或智力一时很好,一时又很环,这是什么原因呢?现代科学家研究发现:生物体内存在着生物钟,它自动地调节和控制着人的行为和活动。人从他诞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终结,他自身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存在着由强至弱、由弱至强的周期性起伏变化。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生物节律,或生物节奏、生命节律等。我们这里所谈的体力、情绪和智力"三节律",其实只是人体上物节律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他如人在一天24小时内感官敏锐程度、温度 、血压等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也是人体生物节律的一部分。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人的精气神是不是都一样?人在年老的时候,还能不能保持天真,保持旺盛的精力?在《黄帝内经》中,黄帝和岐伯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岐伯对此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这首宋代有名的禅诗,看上去是写一年四季景色的,其实是写人生各阶段的心境的。如果心态平和、没有是非,那么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是美丽的。
人的生命可以分成多少个阶段?多少个周期?
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人的精气神是不是都一样?
人在年老的时候,还能不能保持天真,保持旺盛的精力?
在《黄帝内经》中,黄帝和岐伯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岐伯对此做了非常精彩的回答。
人的生命有没有周期?有没有节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人会觉得自己的体力、情绪或智力一时很好,一时又很环,这是什么原因呢?现代科学家研究发现:生物体内存在着生物钟,它自动地调节和控制着人的行为和活动。人从他诞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终结,他自身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存在着由强至弱、由弱至强的周期性起伏变化。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生物节律,或生物节奏、生命节律等。我们这里所谈的体力、情绪和智力"三节律",其实只是人体上物节律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他如人在一天24小时内感官敏锐程度、温度 、血压等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也是人体生物节律的一部分。
20世纪初,德国和奥地利的科学家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人体生物节律中体力周期是23天、情绪周期是28天,智力周期是33天。
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性变化,都可以用曲线来表示。这三条曲线都是从出生日算起,起点在中线,先进入高潮期,再经历临界期,而后转入低潮期,如此周而复始。曲线处于中线以上的日子是高潮期,相反,处于中线以下的日子是低潮期(高潮期和低潮期的天数是相等的),而和中线相交的那天则是临界期。在体力高潮期,人的精力旺盛,体力充沛、而在低潮期,则疲劳乏力、无精打采;在情绪高潮期,人的心情舒畅、情绪高昂,而在低潮期则心情烦燥、情绪低落;在智力高潮期,人的头脑灵敏记忆力强,而在低潮期,则迟钝健忘、理解力差。在生物节律的临界期,身体处在不稳定的过渡状态,此时人的有关能力和机体协调性较差,做事易出错,身体易患病。
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们的古圣先贤就发现了人体一生的生命周期。西方科学家只是发现体力、情绪和智力的节律周期,《黄帝内经》则发现了人一生五脏气血的盛衰和肾气盛衰、生命力、生殖力盛衰的周期。
关于生命周期,《黄帝内经》提出两种观点,一种是以“十岁”为周期,一种是以“七岁”(女)和“八岁”(男)为周期。这两种周期表面上看好像不统一,有矛盾,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区分人生的阶段。
10岁,是从五脏六腑气血的盛衰观察出来的人的生命周期。
7、8岁,是从肾气和天癸的盛衰观察出来的人的生命周期。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张其成
技术|赵雪琪
ID:zhangqicheng69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张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