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风雨人生文字完整版(风雨人生特别关注)

风雨人生文字完整版(风雨人生特别关注)节目主持人:吴军特别关注:人人享有听力健康《风雨人生》又和亲们见面啦!本期主题

风雨人生文字完整版(风雨人生特别关注)(1)

2月20日下午15:10

由成都市残联

与成都电台新闻资讯998频率

共同打造的广播类专题节目

《风雨人生》

又和亲们见面啦!

本期主题

特别关注: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节目主持人:吴军

嘉宾: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视听康复科听力中心负责人胡瑞丹

本 期 音 频 回 放 戳 这 里

↓↓↓

文字内容请往下看

↓↓↓

黑暗里我们用精神点亮生命,我是陈晓勇,让我的歌声穿越黑暗,带给世界无限光明;

风雨中泥泞挡不住我们前行,我是雷庆瑶,虽然我失去了双臂,但是我从未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

我是金晶,很多人都说我们坚强,其实是因为我们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坚强。

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但却可以用坚毅与执着抒写出健全丰满的生命华章——《风雨人生》。

本节目由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与成都电台新闻资讯998频率联合主办。

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中,一些人不经意就患上了耳病。

“19年的时候,睡了午觉起来突然就听不到了。”

“突然有一天早上他就说他的耳朵有一点嗡嗡的感觉。”

“早上起床以后就听到有电流的声音,(然后去)做听力检测,在做的过程中我就听不到了。”

爱耳、护耳,他们在行动。

“今年的爱耳日我们科室多方位、多渠道开展了一些活动。”

各位听众、广大网友,您有耳病困扰吗?是否知道自身应该如何护佑您的双耳?

《风雨人生》特别关注“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稍后播出。

吴军:亲爱的听众朋友们,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是《风雨人生》特别关注“人人享有听力健康”。今年的3月3号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主题就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应该说整个三月对于全民来讲都是爱耳月,今天我们的节目将结合几个真实的病例来展开交流,同时热线电话全线开通,网友们也可以通过《风雨人生》的微信群、QQ群留言互动,特别是有什么耳病的困惑,有什么听力方面的问题想要咨询。好,下面我们就请出今天的嘉宾,来自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视听康复科听力中心的负责人胡瑞丹,胡老师您好。

胡老师:主持人好。

吴军:你们中心在爱耳日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比较有特色的有哪些?能不能先简要做一个分享?

胡老师:今年的爱耳日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我们今年就把听力健康带进了凉山州。因为凉山州有一大批我们曾经的患者,我们对他进行一个回访;再者我们在接触凉山的一些患者过程中发现,他们当地还有大量的可能耳聋的孩子,就诊方面存在困难的这样一种现象,所以说我们这一次也是在一周时间内巡诊了6个县,今天我们的同事这会儿才刚刚赶回成都。

吴军:我们比较关心的是在成都这边有没有开展一些相关的公益活动?

胡老师:我们科室跟武侯区残联在3月3号当天开展了一些义诊活动。

吴军:胡主任您看,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有一些朋友在工作学习中就突然患上耳病,甚至是导致耳聋是吧?短暂性的耳聋,可以说对他们来讲猝不及防。上节目之前,我们就了解到几个典型的病例,同样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姜维维,她连续两次发生了突然性的耳聋,我们先来听听她的讲述。

【压力比较大,因为要备考中级,可能压力大,晚上熬夜、又没睡好,再加上我也有鼻炎,经常又头痛,19年的时候,睡了午觉起来就突然听不到了。接电话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他们声音太小,结果是我没听到。然后我就马上去耳鼻喉科做了听力检查,检查出来就是重度的听力损失,但是是左耳,我都是靠右耳去听。还有耳鸣,声音有高频有低频,反正就很折磨。高频的话就是那种流水哗哗哗,要么就呜呜呜,因为有时候那种转换的都不一样,特别是晚上,一到很安静的状态下,你就听到那个声音,就折磨你睡觉,就很难受。去年做了手术晚上休息不好,因为还是有疼痛感,是其他方面的手术,所以又犯了,手术治疗好了,我就马上又来耳鼻喉科入院,比19年的时候情况要好一些,心态好一点,愈后就要更好一些。】

吴军:这是护士姜维维的一段讲述。胡老师,我就注意到几个关键词,她一开口就说压力比较大,第二个关键词是说她有鼻炎,我不知道这两个因素跟突然性耳聋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胡老师:我们今天聊的这个疾病叫突发性耳聋。我们之所以关注它,是因为它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然后发病人群,我认为在各个年龄都可以发病,像我们的护士她还很年轻,30多岁。然后指南文件就指出,儿童发病很罕见,但是在我看来,儿童难以诉说他的病史,现在我们不能否认可能有些儿童也有突聋的发生,只是没有反映出来。第二个原因是病因不明。90%以上的患者,我们不能找出他明确发病的原因,我们的治疗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有确切疗效的。再有就是突发性耳聋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感应神经性的听力损失就是永久性的,就再也难以恢复了。因为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这个突发性耳聋就可以找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所以说我们真的是要重视它。

吴军:理论上都是有可能患上的是吧?

胡老师:是这样的。

吴军:您这么一说我惊出一身冷汗。

胡老师:不不不,您也不用太紧张。

吴军: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呢?

胡老师:虽然我前面说的稍微有点吓人了,但是我们还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发现,虽然避免不了突发性耳聋,但是我们提出了发病机制的一些设想,也发现了很多这个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说像刚才我们的护士,她因为长期要值夜班,首先她这个工作性质,睡眠方面肯定是有问题的,长期的熬夜,再有就是她压力比较大,各种压力,家里的、工作上的,她情绪上也会有波动,这些都是危险因素。

吴军:刚才还注意到一个关键词就是鼻炎,这个是不是和耳病有直接的关联呢?

胡老师:是这样的,我们说的突发性聋都是特发性的、突然的感应神经性听力损失,鼻炎不是直接病因,也不是直接诱因。

吴军:在机场工作的一个中年朋友宋丽,也是有一天早上起床耳朵听到的就是那种电流声,她的情况我不知道您是否了解,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突然就发生了这种耳聋的现象。

胡老师:对,这位病人她是在睡一觉醒来就突然发现有一边耳朵在响,然后她当时就发现自己的听力同时也下降了,她的年龄就比我们刚才那位护士的年龄稍稍年长了一点。

吴军:还要大一点是吧?

胡老师:对,年长一点。但是她非常及时地来到我们医院进行就诊诊断和住院治疗。她也是左耳,突聋的程度是极重度,在我们的耳聋分型来说她已经可以算的上全聋,是最重的一型。但是因为她及时治疗,非常及时,最后的听力是完全恢复了正常。

吴军:在机场工作,我问她你做什么的,她说她做销售方面的工作,还不是直接在飞机上工作的,但是在机场可能还是人来人往。

胡老师:对,那个噪音也是不能忽视的。

吴军:然后工作压力也是蛮大的,每天要为很多客人提供服务,再加上毕竟人到中年了嘛。我觉得你刚才谈到的一个概念就是,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这个拖不得啊。

胡老师:这个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一个急诊。

吴军: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风雨人生》的特别关注“人人享有听力健康”,听众朋友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跟我们及时取得联系,现在有4位志愿者在导播间等待接听您的电话,同时也可以关注风雨人生听友互动群,我们的QQ群、微信群的消息。今天的嘉宾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她是中国和加拿大联合培养的听力学硕士。这位老师在耳鼻咽喉科及听力门诊临床一线工作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这就是来自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视听康复科听力中心的负责人胡瑞丹。胡老师我们再次回到节目当中。刚才您也谈到,其实青少年也容易发生一些听力上的问题是吧?

胡老师:对,青少年这个群体也是不容忽视的。

吴军:青少年的听力问题应该说成为家长们最大的一块心病,特别是在三月份这样一个谈爱耳的月份。这样吧,我们来听听一位高中生的妈妈怎么说。

【突然有一天早上,他就说他的耳朵有一点嗡嗡的感觉,我就问他嗡嗡的感觉是不是因为我们说的耳屎那类的东西,然后我们就带他去医院,他有过敏性鼻炎,医生说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就给他开了些药。过了两天我问他,他说没有效果。第二次去,医生直接就让我们做一个听力检查,检查以后就说你这个孩子患了突聋,就是突然性的耳聋,我当时心情真的是崩溃了。我们是不让他玩手机的,用的就是老年机,就是老年人淘汰的老年机,但是可以听音乐的,也有这个可能,身体上的话只有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调频99.8,这里是成都新闻广播,正在进行的是每周一期的《风雨人生》,一档残疾朋友的广播节目,我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吴军,旁边坐着的是我的搭档编辑笑冰。非常欣慰也特别幸福我们已经在这个平台上为朋友们服务了15年,整整15年的时间,这是第16个年头了。今天我们推出的是特别关注,结合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我们推出了“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的这么一个专题节目,我们的节目继续往下进行。

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中,一些人不经意就患上了耳病。

“19年的时候,睡了午觉起来突然就听不到了。”

“突然有一天早上他就说他的耳朵有一点嗡嗡的感觉。”

“早上起床以后就听到有电流的声音,做听力检测,在做的过程中我就听不到了。”

爱耳、护耳,他们在行动。

“今年的爱耳日我们科室多方位、多种渠道开展了一些活动。”

各位听众、广大网友,您有耳病困扰吗?是否知道自身应该如何护佑您的双耳?

《风雨人生》特别关注“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继续进行。

吴军:欢迎我们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再次回到《风雨人生》特别关注,我是老朋友吴军,今天特别关注推出的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我们的嘉宾是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视听康复科听力中心的负责人胡瑞丹,我们再一次请出她,胡老师您好。

胡老师:主持人好。

吴军:胡老师,我们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我们的热线一直开通,《风雨人生》听友QQ群,还有微信群也大门敞开,欢迎网友们留言提问。胡老师,上一节我们谈到了一个孩子,他可以说是青少年的一个代表,这个孩子在十六岁的时候好像是出现了突聋,刚才他的妈妈也谈到了,这个病例您印象应该是特别深刻是吧?他有什么特点?

胡老师:他是十六岁,当时在读高二,他来的时候,他妈妈特别着急。其实这种病人我们也是不少见的,相当一部分都是这些青少年,比如说有要中考的、要高考的,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准备考研的时候,就是压力比较大的时候,非常多见这种。

吴军:还很常见的。

胡老师:对,很常见的。这孩子家长焦虑的另一方面,就是他听力损失下降也是非常严重,但这个孩子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因为他当时是8月8号在我们这儿做的第一次听力检测,他是右耳发病,他的右耳也是一个极重度的听力损失,相当于是全聋了。在入院之后我们开始治疗的第一天,他自己感觉听力似乎有所恢复,在我们复查的时候,他的听力已经是恢复到了中度的听力损失,我们说这个叫什么呢?他自愈了一部分。

吴军:就是自己恢复的意思是吧?

胡老师:对,这也是突发性聋比较复杂的一个方面,因为它确实有一定的自愈的比例。这个孩子因为他年轻,然后他没有其他相关的比如说眩晕这些剧烈的症状,所以说他的恢复也是比较快的。当然后期的治疗效果家长非常满意,听力都恢复正常了。

吴军:这个在治疗方面一般会采取什么样的一些措施?

胡老师:这个治疗你看刚才他妈妈也说了,因为他同时也是患有鼻炎,第一次就诊的时候,他肯定是没有进行听力检测,所以说稍微延误了几天的治疗时间,但是在突聋的病人里面,这种年纪比较轻的愈后往往是比较好的。除了治疗时机以外,第二个我们要讲突聋的治疗一定要标准化,因为像这个病人我们在突聋分型里面他是全聋型的,全聋型的治疗和刚才姜维维护士老师的治疗是不一样的,姜维维是一个低频下降型的,两次都是,这种类型是最容易复发的,那么他们的治疗方案和用药都是完全不同的,区别是很大的,所以说我们除了要及时诊断,及时的确诊之外,我们的治疗也必须需要科学有效。

吴军:要科学有效,是不是会用到一些比较精密的设备、仪器什么的,我听说叫一种什么高压氧舱吗?

胡老师:是的。

吴军:这个对治疗突聋有什么作用呢?

胡老师:针对突聋的治疗,我们会在药物的基础上结合高压氧辅助性治疗,因为突聋我们来做临床研究的时候,不好去做一个空白的对照,但是大量的研究证明了高压氧不能单独用来做一个治疗,所以说包括高压氧,包括针灸治疗,还有一些物理的治疗,我们都作为一些辅助性的措施。

吴军:胡老师您看,经过这样的一些事情,作为家长的浩博妈妈就意识到保护听力一定要从习惯抓起,我们再来听一下。

【现在的话我们一般都不让孩子听耳机,买耳机我就不建议大家,也不要去买劣质的,还是要买好一点的,听的话也是要有一定的时间段的。现在的这个社会,地铁、公交站、开车,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看不管是哪个层次,特别是20多岁,还有大学生那个年龄阶段的,然后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是随时都戴着耳机,我觉得这一块反正大家的做法不可取。我也知道戴耳机对听力真的是有很大的威胁,我的孩子当时如果没有恢复听力将来就是一个残疾,虽然说他不是肢体残疾,但是他是听力残疾,在某些时候他是会受影响的。你像他才16岁,一只耳朵戴了助听器生活不影响,工作的话有些行业是很受限制的。听力健康真的是非常重要。

吴军:浩博妈妈语重心长,最后一句话听力健康真的是很重要,这个可能也是她有切身的感受,作为家长来讲。刚才她核心的一个意思就是耳机的问题,怎么样使用耳机或者能不能使用耳机?因为现在我们知道在城市里边儿,可能夸张一点说几乎人人都是低头一族,都在看手机,甚至很大一部分中青年人都喜欢在地铁上、公交上,甚至在开车的时候戴着耳机,她就谈到她的儿子是不允许戴耳机的。她说了一个细节,她说她宁可让他把电视的声音或者说音响的声音开大一点,都不同意他戴耳机,您觉得她这种做法可不可取?

胡老师:这个浩博妈妈肯定是有点儿矫枉过正了,被吓到了。

吴军:你看现在我们也带着耳机做节目。

胡老师:其实她说的是噪声性污染的问题,因为在这个社会,确实我们很多情况下避免不了噪声,因为一些外在的噪音工业噪声、生活噪声非常多,但我认为很多特别是青少年戴上耳机长期听音乐,就是给自己主动创造了噪音,就是自己找了一个噪音,因为他们的声音往往非常大,特别是刚才妈妈提到的地铁上、公交车上,因为本来外在的噪音已经很大了,他必须要把自己的声音开得足够大他才能听得清楚。所以说我们耳机是可以戴的,但是我们不建议戴入耳式的,我们也不建议长期戴,我们也更不建议在公交车上,就是噪音很强的这些环境下来戴。然后戴耳机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我们建议在半个小时左右。还有就是我们在选择耳机的时候刚才我说了不建议塞到耳朵里的这种,尽量是用头戴式的,现在也有一些骨传导式的耳机也是可以的。

吴军:那种是不是对耳朵的保护相对要好一些是吧?

胡老师:对。

吴军:戴耳机确实是难以避免,刚才胡老师提醒我们一定要注意,甚至可以说是忠告了,就是一定不要在公众场合戴着耳机,即便是要听音乐或者听一些相关的信息,一次也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把握。胡老师您看,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您作为从事了听力健康工作十多年的老师,一位可以说听力方面的专家,您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能不能节目临近尾声的时候给我们做一些提示,给我们广大的群众,包括我们的残疾朋友们?

胡老师:好的。人人享有听力健康刚才我们说了,就是首先要认识到一些常见的耳科疾病,然后去预防它。我们还要在生活中注意纠正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一些我们讲到了孩子,讲到了中年人,但是还要注意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就是老年人。在老年人这块我最近感触比较深的是,在爱耳日当天我们门诊来了两位听力障碍的爷爷,他们年龄非常大了,一位82岁,一位92岁,家人是想给他们检查听力,看看能不能适配助听器,但是结果非常让我们失望,两位老人听力下降非常严重,皆是极重度。但是我们适配助听器有一个条件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适配助听器之前要进行言语分辨率的测试,也就是说我给你一些简单的词语,听到了之后你要复述出来表示你能听得懂。可是这两位爷爷在声音给了很大强度之后,我们给100个词,表现最好的爷爷听懂了8个,另外一个爷爷一个都听不懂。我想说的是什么呢,老年人听力下降了以后要及时就诊,不能说等到他实在听不到了我才来想办法,这个真的是为时已晚。

吴军:就不可逆转了是吧?

胡老师:对。因为它内在的原因是这样的,耳朵是我们听的外周器官,它能让我们听到声音,但是我们要交流的话,必须听得懂这个语言的意思,这个是哪个部分在起作用呢,是我们的听觉皮层,是我们的神经系统。一旦他的外周听觉功能下降以后,认知功能就都出现下降,同时老年性听力下降还会给他们带来孤独感,长期以来他会觉得无法交流,甚至会抑郁,会老年痴呆。

吴军:好的,谢谢我们的胡老师,今天我们的交流提醒就先到这儿,希望所有的朋友们都能重视自己的听力问题,保护听力健康。

好,今天的节目到这儿就打住了,盲人主持吴军,编辑笑冰,同时感谢今天的志愿者导播白犀、徐晓敏、郑凤兰(音同)、刘家雄(音同),让我们相约下周六、周日同一时间再会。

—END—

来源:风雨人生

编辑:成都残联

风雨人生文字完整版(风雨人生特别关注)(2)

求分享

求在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