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前后要注意哪些事项(病人就活不久了)
冠脉造影前后要注意哪些事项(病人就活不久了)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典型症状为心绞痛,特点是阵发性的胸前压榨性或窒息样疼痛感觉,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也可放射至右臂和两臂的外侧面或颈部与下颌部,持续数分钟,适当休息后会稍微缓解。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机理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心脏病。研究表明,年龄越大其发病率越高,35-64岁是冠心病高发期,近35年,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高。后来我和心内科介入治疗团队经过仔细评估,并做好了各种应急措施后,为老人完成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确实是冠心病,冠脉血管有狭窄病变,但血流并未明显受影响,因此没有进行植入支架等治疗。适当药物治疗后,老人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惊叹于冠脉造影的神奇效果,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冠脉造影。并为大家讲解一下,为啥会传
刘大爷今年已经73岁高龄了,近半年来,总觉得胸口憋闷,长出气后才能稍微缓解。于是儿子带着他到医院这里来看病。
刘大爷的儿子说:“平时家里都会常备速效救心丸,我父亲一觉得不舒服,就让他吃几粒,没多长时间就缓过来了。但是,治标不治本啊,隔两三天就要不舒服一次。医生,我们带了以前的检查记录,你给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患者家属的描述,加之对刘大爷以前做过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分析,我怀疑是冠心病,于是建议做冠脉造影进一步确认。刘大爷一听,直接拒绝,他说:“都说做完冠脉造影,病人就活不久了,我可不敢做。”
我耐心解释:“您年龄过高,造影检查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就目前您的情况来看,只有造影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您的病情,我们会对您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好应急措施,降低风险,再进行造影检查。”
后来我和心内科介入治疗团队经过仔细评估,并做好了各种应急措施后,为老人完成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确实是冠心病,冠脉血管有狭窄病变,但血流并未明显受影响,因此没有进行植入支架等治疗。适当药物治疗后,老人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惊叹于冠脉造影的神奇效果,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冠脉造影。并为大家讲解一下,为啥会传出做了冠脉造影,病人活不久这种谣言。
冠脉造影的原理是什么?冠脉造影和冠心病密不可分,所以在了解冠脉造影原理之前,有必要认识一下冠心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机理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心脏病。研究表明,年龄越大其发病率越高,35-64岁是冠心病高发期,近35年,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高。
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典型症状为心绞痛,特点是阵发性的胸前压榨性或窒息样疼痛感觉,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也可放射至右臂和两臂的外侧面或颈部与下颌部,持续数分钟,适当休息后会稍微缓解。
而冠脉造影是一种微创介入检查。通过冠脉造影,可以探知冠状动脉中有没有狭窄现象以及狭窄的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狭窄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以说,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尺!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以及对医疗知识的认知水平也都逐渐提高,冠状动脉造影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相比于心脑血管CT图、动态检测心电图等,冠脉造影对病情的判断有更强的说服力。
对于有胸痛患者,尤其伴有如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冠心病易患因素的患者,更倾向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在冠脉造影检查中,患者首先需要平卧在导管室的手术床上,大多选择右手桡动脉为穿刺点,局部麻醉后进行桡动脉穿刺,将一根很细的导管经桡动脉入口一直伸入到主动脉根部,找到冠脉开口,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脉,X光下就能看到冠脉有无狭窄或阻塞。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全程意识清醒(术前就意识不清的患者除外),疼痛轻微。疼痛感多出现在局部注射麻醉药物时,导管在血管内操作一般不会引起不适。
随着患冠心病的病人数量逐年增加,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已经是冠心病治疗非常重要的前提。目前,冠状动脉造影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虽然它可以显著地提高诊断结果的精准度,但是也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危害病人的生命健康。
做完冠脉造影,病人就活不久了?文章开头提到了刘大爷拒绝做冠脉造影的理由是,认为做完冠脉造影就活不久了。其实,这种说法太过夸张,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冠脉造影确实存在一些危害,不过注意的话还是可以避免。
1、过敏
非离子型造影剂是冠脉造影中一种常用的造影剂,研究表明,非离子造影剂在对冠心病的诊断上被使用地越来越广泛,但由其引起的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之所以会出现过敏反应,主要是因为随着病人年龄的增长,病人抵抗过敏性物质的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另外,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时间长,比较容易加重患者的焦虑,导致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升高和过敏反应。
病人出现过敏反应时,往往会伴随有皮肤表面的红肿和瘙痒,还可能会起疹子,不同病人的过敏反应可能不尽相同。一旦发现这些问题,要及时反应,避免造成身体上的更大损伤。
2、肾脏疾病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造影剂的使用的不断增多。碘造影剂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造影剂,造影剂十分黏稠,且通过肾脏排泄,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对于肾脏基础功能本身就有异常的患者,冠脉造影可能会导致造影剂肾病。
而造影剂肾病是指在排除其他肾脏损害因素后,使用造影剂48-72小时内,出现血肌酐升高大44.2μmol /L,或血清肌酐较基线升高大于25%。研究表明,造影剂肾病已成为当前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0%-15%。
造影剂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会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脏(尤其是髓质)的缺血。此外,造影剂会引起渗透性利尿,增加液体的排出、肾小管重吸收增加(髓袢升支重吸收增加),所以增加氧耗,其结果是加重髓质的缺血缺氧。
如果在冠脉造影之后出现了尿液增多,且尿液泡沫较多,浑身无力等症状,要及时检查肝脏功能,排除隐患。
3、穿刺部位炎症
冠脉造影检查的必须步骤便是血管穿刺,这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很强的考验。一些患者天生血管较细,或者由于皮下脂肪厚,导致血管不易被发现,很可能会出现穿刺失败。这个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便会引发穿刺部位炎症。
一旦引发炎症,通常会出现穿刺部位出血,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果不加以重视,还会引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等。所以,术后护理十分重要,建议患者术后对身体状况多加注意,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也要及时向医护人员反应。
4、造影剂外渗
在冠脉造影检查中,造影剂的使用量较大,通常有造影剂少量外渗的情况,造影剂接触皮肤可能会引发过敏性皮炎,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都会及时处理,患者不必过分担心。
但是也会有特殊情况,比如医生操作不当或者患者自身身体异常时,会导致大量造影剂外渗率,引起患者身体局部出现疼痛以及肿胀,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会导致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或者组织坏死。
所以,造影剂的使用在冠脉造影检查中至关重要,医护人员也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操作技能水平,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
对于以上这些危害,大家可能对冠脉造影有些“望而却步”,其实通过科学有效的办法,以上这些潜在的危害是可以减轻或者避免的。
医生提示:减轻冠脉造影的危害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术前要进行有效沟通。对待病人要体现出对医护人员的热情、耐心和爱心,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注,初步降低患者的抵触感,同时要帮助患者了解造影相关知识,提升其对相关护理治疗操作理解程度。
医护人员要了解清楚病人的以往病史,过敏史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情绪状态稳定,这样可以使得患者保证检查过程中的生理状态稳定,从而其生理耐受性及整体生理状态稳定性会提升,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其次,加强术后护理。造影剂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加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恐慌。因此,护士应注重患者的时候护理,告知患者过敏反应的知识,引导病人做好有效的心理调节。
同时,术后护士应加强对患者肤色的观察,观察病人是否有皮疹的情况发生。并耐心听取病人的抱怨,一旦病人皮肤发痒,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最后,规避风险患者。基础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心力衰竭急性发作、不能平卧的患者、精神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要谨慎。但是,如果上述患者发生了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不立即行冠脉造影并植入支架会使患者面临生命危险,此时主治医师应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评判,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选择。
总结冠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疾病,近些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不断提升,所以大家应引起重视。冠心病和冠脉造影密不可分,冠脉造影可以探知冠状动脉中有没有狭窄现象以及狭窄的情况,有利于医生进一步对病情做出判断。
虽然冠脉造影技术对患者身体健康有一定危害,比如,可能会引发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过敏反应、局部炎症等,但是只要加以注意是可以有效减轻的。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切实提升专业水平,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普及基础医疗常识,术后加强护理,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1]文芝清 刘颖.冠脉造影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08):164-165.
[2]陈聪英.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术的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 2007(06):245-246.
[3]王艳丽 赵红晔.冠状动脉造影术与心电图结合在冠心病教学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 2010 31(14):2130-2131.
[4]徐亚莉 张红鸽 蒲云.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术的护理体会[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0 22(04):49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