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孙立绰号排名表(水浒传中病尉迟孙立是否只有小彪将水平)
水浒传孙立绰号排名表(水浒传中病尉迟孙立是否只有小彪将水平)如果大家不信,我可以再举个例子。孙立是小彪将是作者定的是不假。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每个人相应的战绩。如果所有人都是光有职务没有战绩,那谁是什么职务就是什么能力完全说的通。但既然作者给很多好汉赋予了战绩,所以,就要战绩和职务结合起来一起看。很多人看梁山座次和职务表,他们都会认为座次是按照武功排的,职务也是按照武功来的。这就是典型的座次职务武艺论。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结论。这里我先来反驳一下那些认为职务决定能力的论调。难道认为作者定什么职务,这个好汉就什么能力?虽然每一位好汉的职务确实都是作者定的,但是作者真的让每个人都德能配位吗?
《水浒传》中,病尉迟孙立可以算是争议最大的好汉。不仅座次有争议,武艺也有争议。
有人觉得孙立有八骠骑水平,因为他的战绩很出色。有人觉得他只有小彪将实力,根本没有八骠骑实力,就连基本没有什么战绩的没遮拦穆弘都能轻松完爆孙立。
认为孙立只能是小彪将的人还不在少数。他们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作者给他的职务是小彪将,这是作者的定义,那孙立无论怎么样都是小彪将,就是没有八骠骑水准。
那病尉迟孙立是否真的只是小彪将水平?达不到八骠骑?那今天就来看看。
1、作者笔下职务真的决定能力?
很多人看梁山座次和职务表,他们都会认为座次是按照武功排的,职务也是按照武功来的。这就是典型的座次职务武艺论。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结论。
这里我先来反驳一下那些认为职务决定能力的论调。难道认为作者定什么职务,这个好汉就什么能力?
虽然每一位好汉的职务确实都是作者定的,但是作者真的让每个人都德能配位吗?
孙立是小彪将是作者定的是不假。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每个人相应的战绩。如果所有人都是光有职务没有战绩,那谁是什么职务就是什么能力完全说的通。但既然作者给很多好汉赋予了战绩,所以,就要战绩和职务结合起来一起看。
如果大家不信,我可以再举个例子。
就说地煞十七步军将校:
樊瑞、鲍旭、项充、李衮、薛永、施恩、穆春、李忠、郑天寿、宋万、杜迁、邹渊、邹润、龚旺、丁得孙、焦挺、石勇。
上面是梁山十七步军将校。来看我标红的三位:施恩、穆春、石勇。
这三位什么水平,想必看过书的心中都有数。这三人水平都很弱,甚至在不少人眼中都可以排进梁山十大废物行列,在不少人眼里他们就是废物。
就是这样的废物,施恩和穆春竟然排在李忠前面。虽然说打虎将李忠在不少人眼中名不副实,但是人家李忠可是实打实和双鞭呼延灼过十几招的人,请问穆春、施恩能和呼延灼过上十几二十几招吗?
很明显不能,但是他们就是排在李忠前面。
这三位可以说是非常菜了,基本没什么作为,结果这三个就是十七步军将校。也是作者钦定的。
可以说很明显没有这个能力,但是他们就是进了步军将校行列。这明显是德不配位,能力与职位不符。
再者说了,后勤部里有一个能和黑旋风李逵打平手的青眼虎李云、以及和杨志能过二三十招的操刀鬼曹正,他们没有成为步军或者马军将校,难道他们就没有这个能力吗?难道他们两个能力就不如穆春、施恩、石勇吗?
所以说,职务不决定能力。要看一个好汉到底什么水平,战绩才是最主要的。
2、来看作者的设定
作者表面上虽然定了孙立是小彪将,但谁都知道孙立武艺是小彪将第一,甚至他的武艺是地煞第一。
我们看作者给孙立定的星号,孙立星号是地勇星,而在天罡,天勇星的拥有者是大刀关胜。
作者什么用意很明显,孙立就是地煞的关胜。而关胜是梁山五虎之首,那作为地煞关胜的孙立,有个八骠骑实力才能证明他是地煞的关胜,地煞的第一不过分吧?
如果不信,可以看一看作者在原著中对于孙立的能力都描述:
1、会鞭、会枪(鞭枪双绝)。
2、能拉硬弓、骑劣马。
3、会射箭。
4、马术高超。
5、会躲暗器(全书躲了两次)。
全书未尝一败,没有受伤记录。出手九次,不是平手就是赢。
还会带兵,还打过仗,战斗经验丰富。
孙立这些能力是施耐庵实实在在在书中写出来的。
就看作者给孙立赋予的能力,孙立的武艺全面,综合能力强,军事素养好,还是个多面手。
就这个综合能力,说五虎水平也不为过。
那么纵观整个地煞,还有谁的本领能比得了孙立?可以说完全是独一份的存在。
既然是独一份的存在,那自然不能和那些小彪将一个档次喽!小彪将之上是什么?八骠骑呗!
再来看孙立的战绩:
1.祝家庄和石秀假打五十回合生擒石秀
2.连环马时,单鞭大战双鞭呼延灼,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3.征辽时,孙立大战寇镇远,将其击杀,是书中最精彩的单挑情节之一,并且此战让辽军无主,宋军大纵三军追杀辽军。
4.征田虎时,孙立大战方琼,占上风,却被张翔射中马眼,在花荣、秦明协助后斩方琼。
5.攻打常州时,孙立大战范畴,占上风。
6攻打苏州时,孙立大战甄诚三十合,不分胜败。
7.城破后孙立打死张威。
8.攻打昱岭关时,孙立活捉了雷炯。
9.攻打歙州时,孙立、黄信、邹渊、邹润、林冲五将合力击杀王寅。
孙立全书一共出手9次,杀死4人,活捉2人。胜负率是7:2:0。全书不是平手就是胜利,未尝一败。
试问哪个地煞能比得了孙立?哪个地煞能超越孙立?
所以,论战绩,孙立也是地煞独一份的存在。
既然本领、战绩在原著中孙立都是地煞独一份的存在,那孙立自然就超越了地煞的所有人。比地煞强的自然是天罡级别,比小彪将强的自然可以有八骠骑水平喽。
3、怎么证明孙立有八骠骑实力呢?
以上是根据原著中作者给予孙立的笔墨进行的推论。当然了我相信肯定有人不服。
那下面就进行论证环节。用事实来证明孙立是否有八骠骑水平?
怎么论证呢?最能证明孙立武艺水平的一战还是孙立单鞭对双鞭呼延灼的那一战。
那一战作者给了两个人穿着、外貌、兵器、马匹等的详细描写,还把两人分别比喻成尉迟恭和呼延赞,最后还写了赞诗。
怎么看作者都像是说这两人完完全全平手。并且我感觉作者可能并没有考虑体力的问题。
但是呢,有些人就是纠结呼延灼体力的问题。说孙立占了便宜,呼延灼连打三场严重体损。
如果非要纠结说呼延灼有体损,呼延灼确实有体损,但是并不是连打三场,呼延灼三场之间有两次的休息时间,而且休息时间还不短。这两次休息时间足够恢复一定体力了。
所以说孙立占了便宜也完全不对。
口说无凭,既然很多人不认为孙立能和呼延灼打到三十回合,来进行推理就好了。
怎么个推理法呢?很简单,找一个参照物。
孙立是十六小彪将里的。那就在十六小彪将里找一个人。正好,有一个角色符合,谁呢?———百胜将韩滔。
为什么挑他呢?因为他和五虎之一霹雳火秦明打过。
百胜将韩滔曾经和霹雳火秦明大战二十回合力怯。
韩滔对战秦明的时候,秦明可是没有体损的。也就是说两个人状态相同,韩滔二十回合不敌秦明。
韩滔能和五虎秦明大战二十回合。那病尉迟孙立和百胜将韩滔比起来如何呢?我们都知道一提到地煞谁武功第一,公认的病尉迟孙立,没听过谁说百胜将韩滔是地煞最强。
所以说韩滔在地煞并不是最强的。地煞最强的是病尉迟孙立。孙立>韩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那如何能证明孙立比韩滔强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面对同样一个人,孙立能比韩滔打的回合数更多,坚持的更久。既然韩滔都能和五虎的秦明打二十回合,那远强于韩滔的孙立和秦明打不了三十回合吗?
同时孙立比韩滔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孙立和韩滔之间还隔着宣赞、郝思文、单廷圭、魏定国。这些人都比韩滔要强,韩滔能和秦明打二十,他们和秦明打难道超不过二十回合吗?估计都能和五虎过招三十回合。那这样看孙立能跟五虎打不止三十回合。
那这就明白了。把韩滔换成孙立,和秦明打,孙立是完全可以和体力充沛的秦明打至少三十回合。
既然孙立能和体满的秦明打至少三十回合,那和体损的呼延灼打不了三十回合吗?
可以再找个参照物。找谁呢?祝家庄祝氏三杰的大哥祝龙。为什么找他呢?因为他师傅是栾廷玉,栾廷玉又和孙立是师兄弟。
书中也明说了栾廷玉和孙立知根知底,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栾廷玉强于孙立。所以栾廷玉=孙立。
只要去看栾廷玉徒弟的武艺,就能衡量出栾廷玉的水平,就能知道孙立的水平。
原著中秦明和祝龙打了十几回合,祝龙下风。但这个时候要考虑,前面祝龙和马麟打了一场,体力有损。
同时秦明因为镇三山黄信被捉而发怒,所以说秦明暴走,对武艺有加成。
暴走的秦明对战体损的祝龙,十几回合上风。要是祝龙不体损呢,完全可以和秦明撑到二十回合。
祝龙还不是祝氏三杰最强的,作者明确说了,祝氏三杰祝彪最强。所以祝彪>祝龙。
祝龙尚且能和五虎过招二十回合左右,祝彪强于祝龙,把祝龙换成祝彪对战秦明,祝彪只能打的回合数比祝龙更多,不可能更少,所以,祝彪要是和秦明打,打个三十回合还是没问题的。
而祝氏三杰都不如栾廷玉,徒弟都能撑二三十回合,师傅栾廷玉打不到三十回合吗?孙立也是同理。
所以,通过以上两个参照物的推理。病尉迟孙立面对五虎级别霹雳火秦明,即使秦明不体损,他照样能和霹雳火秦明的打至少三十回合。
而秦明和呼延灼曾经五十回合平手,就算有差距也是很小。
既然孙立能和体满的秦明打至少三十回合,那把秦明换成呼延灼,孙立和体满的呼延灼就打不了三十回合吗?肯定可以啊,既然孙立都能和体满的呼延灼打三十回合,和体损的呼延灼打不到三十回合吗?
通过上面两个证明发现在回合数方面,作者还是很严谨的,无论怎么推论都能对上。
孙立和五虎能打三十回合是什么水平呢?五虎对五虎是五十回合,五虎对强骠是四十回合,五虎对小彪弱八骠骑是二十回合,三十回合自然就是中八骠骑呗。
所以,孙立中八骠骑起步的水平呗。
再者说了,都知道呼延灼马上用的是双鞭,是短兵器,守强攻弱。所以呼延灼的防守强悍,防守靠的就是强悍的体力。
所以,呼延灼的耐力以及体力不是我们想当然的认为的那么虚的。别的五虎越战越勇,他打两下就累,咋他呼延灼那么娇贵?
呼延灼就好像现在的马拉松选手,是靠耐力吃饭,而我们非要认为这样一位马拉松耐力选手,跑个1000米就累的不行。
这样水平还当什么五虎?
4、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怎么理解
最后,一定会有人拿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说事。
真的搞不懂,是谁带头认为石秀是孙立的上限的?
那这样岂不是明明作者想证明石秀很强,反而最后让大家得出石秀很水的结论?
石秀是靠孙立定位的,不是孙立靠石秀定位。
石秀当然不弱,但在对战孙立前除了杀了裴如海和祝家庄家丁外没有任何战绩,只知道他是个精细人搞渗透有一手,摸清了祝家庄机关。自身实力不弱,但具体多强没有概念。
孙立在对战石秀前可是有栾廷玉做标杆的,师兄弟双方都亲口认证本事一般高下难分伯仲,基本可以确定孙立=栾廷玉。前面推论也证明了孙立和栾廷玉都有八骠骑水平。
那孙立和石秀做戏前,孙立基本定位就是8骠级。石秀被生擒入祝家庄是卧底安排,老施告诉读者石秀不比孙立差,不是这么容易就被孙立搞定的人物,双方只是在做戏而已。
用已知的孙立来捧一下未知的石秀,孙立是标杆高手,那不弱于孙立的石秀自然也是个高手,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孙立不是个高手,那这里说什么石秀不低似孙立明显就体现不出捧石秀的用意了,会给读者一个完全相反的理解。
明显老施要说两个人都很强不弱于天罡8骠,而不是说两个人都很弱只是地煞小彪将水平。这种文字描写只要有基本阅读理解能力都能看懂。
后来孙立对呼延30合平手,对寇镇远完美击杀,对苏州8大将张威击杀,也印证了其在祝家庄8骠级战力不是没有根据的。
有这个定位,那梁山大名府石秀孤身救卢员外这个剧情就足够有说服力了,因为石秀本身能力就堪比8骠,为人又精细江湖经验足。需要搞渗透潜入,在无马步军优先的条件下,除了武松本尊,能胜任此任务的也只有小号武松石秀了,当然最后寡不敌众被抓也没办法,就是让武松自己来干也改变不了最终结果。
所以,我感觉作者是想告诉我们石秀和孙立是一样强,两人虽没有8骠的职位,但都有堪比八骠的实力。
最后,如果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是石秀≥孙立的话,那后面关胜所说石宝刀法不在关某之下也必须是石宝≥关胜;《三国演义》里关羽曾经对张飞所说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也必须是张辽≥关羽或张飞。
毕竟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三句话的用法是一模一样的。如果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是大于等于的意思,后面两个也必须是大于等于的意思,否则就是双标了。
虽然有的是旁白,有的是对话。但都是作者白纸黑字写的啊!都能代表作者的想法。如果作者不这样想,完全可以不写。既然写了就能代表他的想法。
综上,孙立不止有小彪将水平,还有八骠骑水平。甚至能达到中八骠骑水准。
至于孙立有没有五虎水平,只能说证据不足。因为说孙立是五虎怕别人说是孙立吹。那就让孙立当八骠骑吧,这是最好的结果。
码字不易,还望珍惜。
个人己见,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