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在晚年写给唐婉的诗(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在晚年写给唐婉的诗(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和唐婉一、陆游唐婉夫妻恩爱,形影不离,本是一件好事,但在陆母眼中,就成了坏事,她很担心自己的儿子整日沉浸在这样“卿卿我我”的儿女情长中,忘记了谋取“功名”才是男人的“正业”。亲生儿子,她轻易改变不了,就把怨气堆积到了唐婉身上,再加上中国传统对于女性“无才是德”的偏执信念,她更毫无顾忌的把自己的怨恨都强加在唐婉身上,如此,婆媳关系便不可能好了。陆游和唐婉(有一说本是表兄妹)是一对贤伉俪,二人成人前,陆家曾以一只家传宝物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故本文提及的词名为《钗头凤》)。两人20岁左右成婚,夫妻情投意合,关系如胶似漆。陆游才华自不必说,当时就为世人称道,更令世人艳羡的是:陆游的妻子唐婉,不但文静秀美,还是极富才情的奇女子!唐婉是郑州通判唐闳的独生女儿,祖父是北宋末年鸿儒少卿唐翊,出自这样官宦世家,唐婉有这样的诗文词才,也是理所应当的。唐婉 (后人绘图) 字蕙仙,浙江绍兴人这样的一对才子
题目中的词句,是南宋著名文学家陆游写下的。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南宋著名文学家 爱国诗人 陆游
以上的词句源于一场邂逅——陆游游览沈园时,邂逅昔日的妻子唐婉,感慨万千,写下了《钗头凤 红酥手》,揭封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往事。
陆游和唐婉(有一说本是表兄妹)是一对贤伉俪,二人成人前,陆家曾以一只家传宝物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故本文提及的词名为《钗头凤》)。两人20岁左右成婚,夫妻情投意合,关系如胶似漆。陆游才华自不必说,当时就为世人称道,更令世人艳羡的是:陆游的妻子唐婉,不但文静秀美,还是极富才情的奇女子!唐婉是郑州通判唐闳的独生女儿,祖父是北宋末年鸿儒少卿唐翊,出自这样官宦世家,唐婉有这样的诗文词才,也是理所应当的。
唐婉 (后人绘图) 字蕙仙,浙江绍兴人
这样的一对才子佳人在一起,生活美满幸福,本应是天羡地慕的一对,无奈世事总不遂人愿!唐婉的婆婆,也就是陆游的母亲,从来对唐婉就是看不惯!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陆游唐婉夫妻恩爱,形影不离,本是一件好事,但在陆母眼中,就成了坏事,她很担心自己的儿子整日沉浸在这样“卿卿我我”的儿女情长中,忘记了谋取“功名”才是男人的“正业”。亲生儿子,她轻易改变不了,就把怨气堆积到了唐婉身上,再加上中国传统对于女性“无才是德”的偏执信念,她更毫无顾忌的把自己的怨恨都强加在唐婉身上,如此,婆媳关系便不可能好了。
陆游和唐婉
二、陆游夫妻二人,虽亲密有加,但婚后一年,唐婉身上始终不见动静,一直没有给陆家生下一儿半女的希望,这可是中国古代的不孝之首。古代如果夫妻无子嗣,若无确凿的证据证明男人无能力,一般人是要把这个“帐”算到女人身上的。陆母急切之下,就带着唐婉到寺庙求子算命,这一算就更坏了,寺庙的和尚告诉陆母:唐婉是陆家的祸患,不但不可能给陆家添丁育女,还会害的陆游一生一事无成!
这下,可给了陆母的足够理由,逼迫陆游休掉这个“丧门星”的儿媳妇。陆游是一个孝子,加上古代父母之命大如天的传统,陆游虽不情愿,但“母命难违”,只能想个折中的方案:背地里找了一个住处,让唐婉暂住下,他隔三差五的来和唐婉见面,延续夫妻之情,等母亲的想法慢慢改变了,另做他图。
但这个秘密也让陆母知道了,毕竟如此大事,怎能长期隐瞒一个“处心积虑”的母亲?陆母一不做二不休,威逼陆游休掉唐婉,紧接着为陆游寻了另一门亲,迎娶了姓王的一个“本分”女子。谁知此女刚进门没多久,就怀孕了,这样,唐婉是“石女”,终身不能生育的说法,就定论了。
唐婉的娘家也是官宦大户,如何受得了这样的欺辱,没多久,就为唐婉寻了另一门亲(一说是男方一直暗中爱慕唐婉,主动求亲的),就是她后来的丈夫赵士程,赵士程家里的势力可是陆家没法比的——和宋高宗赵构都是沾亲带故的,属于皇亲国戚!可以想象,年轻英俊的赵士程究竟是心里多么爱唐婉,才能顶着莫大的世俗压力,迎娶如此一个被休掉的,无法生育的女子为妻。
赵士程对唐婉爱护有加 但唐婉心底的病痛,注定是无可医治的
赵士程对唐婉的爱,超越了世间总总,用“伟大”二字绝不为过!他是多么精心呵护着唐婉,才能让唐婉历经磨难的几乎破碎的心,逐渐平复下来,慢慢寻得了生活的希望... ...
怎奈,苍天总不遂人愿!
几年后的一天,赵士程唐婉夫妇,相携来到沈园游览,遇见了也在沈园散步的陆游!
赵士程对于唐婉的遭遇悉数知晓,也许是当时洞察到了唐婉心底的波动,就主动建议唐婉去给陆游送一壶酒,可能他觉得:这样,也许能缓解唐婉数年来难以释怀的心结 —— 赵士程,伟岸的男人,宽广的爱!
唐婉就默默的取了一壶酒,送到了陆游的桌前,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 ... ...
唐婉离开后,往事一幕幕浮现在陆游的眼前,深埋已久的感情喷涌而来,令他不能自已,于是,挥笔写下了本文开始的《钗头凤 红酥手》:(以下译文)
红嫩酥软的双手,为我送来这壶黄藤酒,这满城的春色中,你就像那宫墙里随风舞动的柳,我远观着,却永远无法触及了!回首往事种种,东风对待你我,似乎都是带有恶意的,旧日夫妻间的恩爱欢情,怎奈缘份浅薄。饮下你送来的酒,每一杯带来无尽的愁绪,追忆起这几年来的离别和萧索,只怨那时,错的太多... ...
春天似乎依旧,你我都在相思中“衣带渐宽”了,泪水浸了胭脂痕,又把薄纱手帕湿透了。你我原先的家里,院里的桃花独自落了,院池和楼阁都寂寞空闲,再没有你我相挽,共赏美景的情境了。旧日你我彼此不负深情的山盟还在耳边,我想给你寄写书信,表诉衷情,却也无人可托了。我内心虽有万般不甘,却又能怎样呢?
(860多年后的我,写到此,眼前也逐渐模糊了... ... )
写罢,陆游失魂落魄般的离去,没想到,这首词却成了唐婉的“生死劫”
唐婉再次游览沈园时,看到了陆游留下的这首《钗头凤 红酥手》(一说是唐婉在上次在沈园偶遇陆游时,就看到此词,但区别并不大),深埋唐婉心底的哀情离恨,再也抑制不住了,但也只能附注笔端,写下了和陆游相同的“钗头凤”,名为《钗头凤 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 《钗头凤 世情薄》
这首词,相比陆游的容易理解一些,我在这里,便不解释了。但需要指出的是:此词中的无奈更深,绝望更甚!词句已经预示了唐婉的命运。
唐婉写后,竟一病不起,没多久,便香消玉殒了 ... ...
后经人考证:文中唐婉的《钗头凤 世情薄》并非原词,仅仅是开头的“世情薄,人情恶”是原词的内容,之后的大部分词句都遗失了,现在看到的这部分都是后世人增补上去的。我非常同意这个看法,因为“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几句,对于百般呵护唐婉的后夫赵士程,是不太负责任的。但是,我也非常喜欢,并且推崇这些增补的内容,毕竟,增补的内容写出了唐婉当时境遇和心情的原本。
唐婉去后,赵士程未再续弦,之后参军,投身疆场,仅仅四十多岁就战死沙场了,也许,随着唐婉的离去,他的心也随之而去了... ...
之后的陆游,又多次来到沈园(84岁时也来过),也为此留下了很多的诗句,这里承载着他梦中挥之不去的记忆,想续写最初的邂逅,已再无可能了
浙江绍兴市沈园中的 钗头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