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的市场分析(慢病领域面临巨大挑战)
慢病管理的市场分析(慢病领域面临巨大挑战)在这一时期,各方主要以提高患者的诊疗效率和效果为最终目标,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问题主要是患者数据和行为无法精准掌握。于是部分企业调整了战略,转向B端医院方,针对医院打造院内信息化系统。直接面向C端的移动医疗APP逐渐没落。据《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年诊疗人次高达87亿。患病人群中,目前有超过4亿慢病需求人群以及4000万的重疾人群。用户在寻医问诊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费心、费时、费钱”的现状,需求仍得不到满足。
移动医疗APP(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在慢病管理领域,曾爆发过一次“技术革命”。在2015年移动医疗风口期,移动医疗APP数目多达2000款,其中糖尿病管理APP就有700多款。
在这一时期,各方主要以提高患者的诊疗效率和效果为最终目标,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问题主要是患者数据和行为无法精准掌握。于是部分企业调整了战略,转向B端医院方,针对医院打造院内信息化系统。直接面向C端的移动医疗APP逐渐没落。
据《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年诊疗人次高达87亿。患病人群中,目前有超过4亿慢病需求人群以及4000万的重疾人群。用户在寻医问诊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费心、费时、费钱”的现状,需求仍得不到满足。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慢性病患者人群。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8.5%,预计到2050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这一数据将达到惊人的90%以上,有效防控慢病,正确引导患者改善个人健康问题,成为当前我国医疗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医院对临床治疗已有标准范式的当下,仍没有一套确实可行的方案,能对预防慢病、慢病治疗及慢病管理等问题做出规范。总体来说,现代医学还停留在疾病医学模式阶段,以疾病为中心,开展疾病诊疗服务、疾病干预活动服务。而这种疾病医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已经不符合当今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
随着“十三五”规划建议落地,“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管理”成为了大健康医学服务的热点。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提出,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要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
此前,亮健集团探索多元化渠道布局,为用户提供安全、专业、便捷的医药服务,已取得不小的成就,曾多次入围“西普会”金奖。
随着《规划》落地,亮健集团开始重点关注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工作。确定优先发展专科领域,针对“未病”和“患病”两个维度推进项目。并推出了“亮健康”移动医疗APP,我们通过医学科普、医学互动、健康教育等功能供给“未病”人群,帮助他们预防疾病;再通过饮食计划、慢病管理、专案个性化服务等服务供给“患病”人群,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健康。
亮健科研团队还针对所有年龄层的人,包括健康、亚健康、慢性病患者等各类人群。研发以干预“非健康指标状态”为目的的营养学和疾病学诊断,还进行生活方式、生活环境、运动习惯、身体机能四个方面的健康评估分析。进行系统性,连续性、规范化的全周期医学干预活动。不断输出干预“非健康指标状态”的技术,改善中国慢性病患者得不到满足的现状,让更多人管理健康、参与健康、主动健康。
亮健集团认为,慢病管理的模式要改变,要把从治疗为中心转变成管理为中心,治疗只是为治疗疾病服务,但管理的目的是提升全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从健康教育到疾病预防,从患病治疗到身体康复。
我们不应该只关注用户的病情,而应该关注用户全生命周期的营养健康状况,给出准确的医学判断。我们希望用户能够改变生活方式,因为这不仅可以改善内脏功能,改善代谢等,甚至能够延缓衰老。
中国讲三十而立,30岁的时候,人的身体机能达到最高值,中年后功能逐步衰退,到了60岁功能迅速下降。但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干预“非健康指标状态”,来延缓功能衰退。这就是亮健集团的对“慢病管理”的理解。
注: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