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朱元璋跟郭子兴最后怎么样了(郭天叙跟朱元璋较劲)

朱元璋跟郭子兴最后怎么样了(郭天叙跟朱元璋较劲)“我想也只能如此,如今他们就三个人,待明天到帅府议事时,全部请来,我们先在周围埋伏好刀斧手.……”张和声音越说越低,只见郭天叙连连点头,他对他们说道:“你们分头去安排,明天大功告成后我们再摆酒庆功,到时,我封你二人为大将军。“说完,郭天叙便匆忙离开了。如今帅印在握,郭天叙做事也是有恃无恐了。“你看呢?”郭天叙又掉头去征求张和的意见。当朱元璋与郭天叙四目相望时,郭天叙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从朱元璋投奔濠州城的第一天起,郭天叙就跟他较上了劲,开始是看不起他,后来便是十分忌诟,再后来在忌诟中不由得生出些害怕来。如今父亲去世了,濠州城里就那么几万人马,他朱元璋单是留守定远的就有四万余众,还有那个常遇春、汤和、花云等一班生死弟兄。朱元璋能服从我吗?郭天叙在心里问着自己。随后,朱元璋让郭天叙去帅府议军政大事,但却被郭天叙给推托了,其实他是内心因为害怕朱元璋,才有意避开的。郭天叙回到府里,心腹张和、赵青

朱元璋一直都在郭子兴的手下忍辱负重,而郭子兴又是个刚愎自用且心胸狭窄的人,朱元璋因此吃了不少的苦。

郭子兴病逝后,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比左副元帅高。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有勇有谋,并且手下又有人才,所以,在事实上朱元璋已经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郭子兴死后,红巾军的内部矛盾暂时得以平息。他的丧事办得也是非常地隆重,全军上下都替郭子兴佩戴白纱,而二公子郭天叙却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天才赶回来。

朱元璋跟郭子兴最后怎么样了(郭天叙跟朱元璋较劲)(1)

朱元璋遭忌惮

当朱元璋与郭天叙四目相望时,郭天叙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从朱元璋投奔濠州城的第一天起,郭天叙就跟他较上了劲,开始是看不起他,后来便是十分忌诟,再后来在忌诟中不由得生出些害怕来。如今父亲去世了,濠州城里就那么几万人马,他朱元璋单是留守定远的就有四万余众,还有那个常遇春、汤和、花云等一班生死弟兄。朱元璋能服从我吗?郭天叙在心里问着自己。

随后,朱元璋让郭天叙去帅府议军政大事,但却被郭天叙给推托了,其实他是内心因为害怕朱元璋,才有意避开的。郭天叙回到府里,心腹张和、赵青云正在等着他。郭天叙端坐帅椅问道:“如今孙德崖已死,我帅印在手,朱元璋该怎么办?”

“朱元璋狼子野心,老帅在时,他就不把你放在眼里,现在恐怕更是不服,我看不如乘此大好机会.……”赵青云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你看呢?”郭天叙又掉头去征求张和的意见。

“我想也只能如此,如今他们就三个人,待明天到帅府议事时,全部请来,我们先在周围埋伏好刀斧手.……”张和声音越说越低,只见郭天叙连连点头,他对他们说道:“你们分头去安排,明天大功告成后我们再摆酒庆功,到时,我封你二人为大将军。“说完,郭天叙便匆忙离开了。如今帅印在握,郭天叙做事也是有恃无恐了。

朱元璋跟郭子兴最后怎么样了(郭天叙跟朱元璋较劲)(2)

为报恩 选择离开

朱元璋回到府里后,冯国胜、汤和和马秀英都一起望着他。朱元璋告诉他们说:“我约郭天叙去帅府议事,他说太倦便匆匆去了。“大家会意地一笑,刚才他们已经在讨论这件事了,他们一致认为郭天叙一定会杀了他们的。朱元璋和他们说还是走吧。

冯国胜要朱元璋把这件事想清楚,他认为现在是关键时期,并且还给朱元璋进行了一番分析。朱元璋也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承认军师的分析确实有理,但有恩还是得报,郭元帅刚刚入土,我就如此对他儿子,实在是下不了手。

冯国胜听了沉思一会儿又说:“我认为郭天叙如是能成事之人,您去强夺,自是不仁不义。但这郭天叙实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人。且大丈夫在世,须以天下人安危为己任,你对他一人之仁,整个郭家军队将毁于他手。”

朱元璋想了想还是认为不妥,觉得愧对郭元帅的知遇之恩,会心里不安,冯国胜和汤和便不再言语了,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马秀英。

马秀英挺着个大肚子对冯国胜说:“若依军师之言,元璋确实事成有望。你们明天就设法速速离去,有我留在这儿,天叙定会对元璋少些忌惮,也不定非除去而后快了。”

“真要走,现在就得走。“冯国胜说,抬头望着朱元璋。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不由得落在马秀英身上。

“你放心地去吧,这儿有小红照顾我,待你们走了,我把义母也接来。”朱元璋不再说话,他慢慢地朝马秀英走了过去。众人见了,都识趣地离开了。

朱元璋跟郭子兴最后怎么样了(郭天叙跟朱元璋较劲)(3)

朱元璋轻轻地拥着马秀英,说道:“你还没生,我们又要走了,真是太难为你了。”说着,便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马秀英替丈夫擦去泪珠,看朱元璋一个大男人流了泪,自己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朱元璋又伸手替她去擦。

这个时候,马秀英让朱元璋给他们的孩子取个名字。朱元璋说:“生的若是个儿子,就单名一个‘标’字;生的若是个女儿,那就叫‘临安’。”

“真难为你为我们儿子的一番苦心,朱标,好。“马秀英破涕为笑,高兴地说道。

第二天清晨,郭天叙早早就醒了。这时,张和与赵青云告诉郭天叙,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帖帖,就等着朱元璋前来送死了。郭天叙听罢一挥手,洒脱地坐在元帅椅上。

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去过,也不见朱元璋的影子。郭天叙不免有些着急起来,就在这时,马秀英来了。她对郭天叙说道:“禀郭元帅,昨日深夜定远来人报急,说是滁州元军兴兵进犯,元璋等人连夜赶回去了,只是害怕郭元帅担心,特让我一早来禀告,待他平定进犯定远之兵,即刻前来请罪。”

朱元璋跟郭子兴最后怎么样了(郭天叙跟朱元璋较劲)(4)

招纳贤才 壮大自己

随后,朱元璋抓住时机统率起义队伍,展开了新的战斗。刘福通所拥立的龙凤政权既有很大实力,又在北方同元朝作战,为朱元璋减去了腹背受敌的压力。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有利条件,朱元璋才能在南方施展抱负,敢于渡江攻打集庆。集庆也被称为南京,因为它是元朝在南方统治的重镇,所以它的军事守御也是比较坚固的。

朱元璋吸取了历史上的经验,制订了攻取集庆的作战计划。1356年,朱元璋领兵攻采石,元军惨败。从此以后便打破了元军扼江挟制的形势,也为进攻集庆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朱元璋跟郭子兴最后怎么样了(郭天叙跟朱元璋较劲)(5)

在不断进行战争的同时,朱元璋还很注意招纳贤士。从江北跟随而来的,除了李善长、冯国胜、范常之外,还有濠州郭景祥、李梦庚,定远毛骐,滁州杨元果、阮弘道、樊景昭,舒城汪河,王习右、杨软干、范子权等。

这些人有的管理文案,有的出谋划策,有的则是咨询顾问,他们各负其责。通过这些贤士的帮助,朱元璋也增长了不少的知识,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朱元璋同读书人交往,一方面在补各种知识文化课,结合军事政治斗争的实践了解先辈们积累的各种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在缓和与各地士大夫的矛盾,消除他们的敌意,朱元璋对士人的争取也越来越重视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