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胰岛素只打针不用随餐再口服(打胰岛素竟然可以不用针)
什么胰岛素只打针不用随餐再口服(打胰岛素竟然可以不用针)温馨提示:在无针注射过程中,如遇到注射部位水肿、血肿、疼痛明显、安瓿与人体皮肤接触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同时过敏体质和皮肤病患者也应慎用。“有针和无针的最大差异除注射方式改变外,其注射到皮下后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也有一定程度改变。无针注射增加了药液的吸收面积,从而可减少胰岛素量的使用剂量,还能起效更快。临床实验证明,无针注射后胰岛素峰值时间是有针注射的2倍。仅用原有胰岛素计量的30%甚至50%,即可保证血糖完全达标。”冉兴无说。冉兴无介绍,为避免注射误差,在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20000人携带胰岛素泵,相对注射笔,胰岛素泵给药方式更接近胰腺β细胞分泌方式,使血糖得到比较好的控制,但其成本却较高。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80岁以上人口明显增多,这部分人群使用有针注射较之年轻人可能会存在一定困难,比如因视力下降、注射位置不准或是针弯了可能看不清楚。无针注射是依靠高压
70岁的李女士患糖尿病20多年,患病以后她每顿饭前都要注射餐食胰岛素管理血糖,因此肚子和大腿处皮肤越发僵硬,不仅颜色加深,还时不时的发痒。她向主管医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华西医院糖尿病足诊治中心主任冉兴无寻求解决办法,毕竟这胰岛素不能不打。最终在冉兴无的帮助下,她成为了无针注射的受益者。
长期注射胰岛素硬结难消
冉兴无告诉记者:“虽然严格的血糖控制会减少并发症,但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都通过使用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这其中不乏很多自幼就害怕打针的患者和很多注射胰岛素操作不规范的患者。就像李女士一样,可能因为注射部位轮换不当和针头替换不当带来了皮下硬结问题,不仅阻碍胰岛素吸收,影响血糖管理,还会因皮下硬结长期不愈造成慢性皮肤病。”
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07年我国实际糖尿病发病率为9.7%,2013年我国实际糖尿病发病率为10.4%,由此推算我国目前约有1.15亿的糖尿病患者。而在10.4%的已知糖尿病患者中,已经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只有4%。同时,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占比35.7%。”
冉兴无介绍,为避免注射误差,在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20000人携带胰岛素泵,相对注射笔,胰岛素泵给药方式更接近胰腺β细胞分泌方式,使血糖得到比较好的控制,但其成本却较高。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80岁以上人口明显增多,这部分人群使用有针注射较之年轻人可能会存在一定困难,比如因视力下降、注射位置不准或是针弯了可能看不清楚。
无针注射是依靠高压助推药物
胰岛素无针注射器是一种通过压力注射的设备。它采用注射器内的弹簧释放强大的动力,快速推动注射器前端安瓿内的药液,药液通过安瓿前端直径为0.17毫米的微孔,以“液体针”的形式瞬间穿过表皮细胞,从毛孔渗透入皮下组织,完成注射。而这种弥散吸收,避免了注射针头反复刺入皮下,久而久之刺激脂肪增生,形成的硬结,可大幅减少皮下增生和硬结的风险。
“有针和无针的最大差异除注射方式改变外,其注射到皮下后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也有一定程度改变。无针注射增加了药液的吸收面积,从而可减少胰岛素量的使用剂量,还能起效更快。临床实验证明,无针注射后胰岛素峰值时间是有针注射的2倍。仅用原有胰岛素计量的30%甚至50%,即可保证血糖完全达标。”冉兴无说。
温馨提示:在无针注射过程中,如遇到注射部位水肿、血肿、疼痛明显、安瓿与人体皮肤接触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同时过敏体质和皮肤病患者也应慎用。
文/本报记者 郭怡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