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国民党兵力强盛,再加上冬日严寒,接下来该如何作战确实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当时国民党在东北地区实行“先南后北,北守南攻”的策略,也就是先集中兵力对南满发动猛攻,他们打着将我军围歼于长白山下的算盘,然后再转而进攻北满。图|韩先楚将军韩先楚是从游击斗争、长征、抗日战争一路走过来的伟大战士。1946年,国民党罔顾全国人民期盼和平的心愿,挑起内战,人民解放军以不畏不惧的气势应对。这一年,韩先楚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南满第四纵队副司令员。他指挥的新开岭战役大获全胜,毛主席亲自起草了中央军委嘉奖电报,对其所率队伍在东北的战绩提出表扬。

曾经有人问许世友将军:“在众多将领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韩先楚!”许世友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他是令许世友最敬佩的四野悍将,也是威震八方的旋风将军,纵马疆场多年,韩先楚打了无数场胜仗。

而这几十余年的战场生涯,也给他的晚年生活带来很多苦痛,在胃、肾都不适的情况下,韩先楚又患上肝癌。他病重在床,老友陈云来看他,韩先楚却说出一个令陈云惊讶的决定:他不打算再做手术了。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1)

图|韩先楚将军

陈云:我们多需要这样的干部

韩先楚是从游击斗争、长征、抗日战争一路走过来的伟大战士。1946年,国民党罔顾全国人民期盼和平的心愿,挑起内战,人民解放军以不畏不惧的气势应对。

这一年,韩先楚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南满第四纵队副司令员。他指挥的新开岭战役大获全胜,毛主席亲自起草了中央军委嘉奖电报,对其所率队伍在东北的战绩提出表扬。

当时国民党在东北地区实行“先南后北,北守南攻”的策略,也就是先集中兵力对南满发动猛攻,他们打着将我军围歼于长白山下的算盘,然后再转而进攻北满。

国民党兵力强盛,再加上冬日严寒,接下来该如何作战确实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时任辽东军区司令员的肖劲光召开会议,商讨作战策略,参会的有韩先楚、罗舜初、彭嘉庆等干部同志。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2)

图|肖劲光(右)

会议上,大家提出不同的作战意见,一种是主力北撤,保存实力;一种是坚守南满,全力备战,韩先楚坚持了后种。

如果说让主力北撤,部队已经做好了锯子、绳子、爬犁、干粮等各种准备,要讨论的只是何时撤退、怎么撤退的问题。

韩先楚、彭嘉庆等少部分人反对撤退。其一,倘若此时选择北撤,恰好符合敌人“北守南攻”的作战方略,正中敌人下怀。

其二,南满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坚守南满,既可以拖住敌人大部分力量,又有助于整个东北地区的战局。

陈云是中共中央南满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是东北地区解放战争的重要领导者。

陈云将敌人比喻为一头野牛,向大家阐释攻下这头野牛的利害,会议最后,陈云语气加重地告诉大家:

“我是来拍板的,拍板就是要坚持南满,一个纵队也不能走,留下来在长白山上打红旗。”

最终,在陈云、韩先楚等人的坚持下,会议最终确定战略方针:巩固长白山区,坚持敌后三大块(即辽南、安东、辽宁三个军分区所辖地区)。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3)

图|陈云

敌人兵力众多,而我军在南满的主力只有第三、第四两个纵队,陈云审时度势,最终决定:由第四纵队担任深入敌后作战的任务,将敌人拖在南满。

出发前,陈云、肖劲光找来时任第四纵队副司令员的韩先楚,向他交代此次的军事行动。

陈云问:“作战中有什么问题,电台要及时联系,还有什么困难?”

“请分局和军区领导放心,一定会完成任务。”韩先楚坚定地回答。

对于作战,韩先楚没有说什么,他只向陈云提出一点:部队的棉衣单薄,亟需解决。

要知道,东北地区天气严寒,战士们身着单衣,确实影响作战。陈云、肖劲光当即向韩先楚承诺,并提出解决棉衣问题的办法。

说罢,韩先楚向两位领导人告别,在寒风瑟瑟中,纵身策马而去,奔向战场。陈云、肖劲光站在门口目送韩先楚离开,陈云向肖劲光不禁感叹:“咱们现在多需要这样的干部啊!”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4)

图|肖劲光与陈云

1947年1月至2月间,韩先楚、彭嘉庆率领第四纵队,向敌人的守备重点宽甸、桓仁、凤城、赛马集地区、以及安沈铁路两侧发起作战,拔掉敌据点四十多个,歼敌六千余人。

将士们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天气,作战五十多次,每一次都拼尽全力,也让敌人闻风丧胆,原本敌人还打着围歼我军的算盘,如今他们不得不抽出兵力,巩固后方。

第三、第四纵队严密配合,取得一次又一次战争的胜利。1947年3月,南满我军歼灭敌人八十九师、一个团,也取得四次保卫临江的最后胜利,也因此扭转了整个东北解放战争的局势,我军获得战场上的主动权。

在这场坚守南满的战斗中,韩先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第三、第四纵队的将士们纷纷夸赞他,每次大家一听到是他指挥作战,就满怀信心,斗志满满。

而韩先楚的过人之才,也深得陈云的赏识。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5)

图|韩先楚

解放战争还未结束,战场上的韩先楚也不停歇,东北战场上的夏季、秋季、冬季攻势、辽沈战役,韩先楚率兵作战,勇猛无敌,他的队伍被誉为“旋风部队”,而他也被誉为“旋风将军”。

东北地区解放战争大获全胜之后,韩先楚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其他战斗中,战争不息,他便战斗不止......

当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赢得一场又一场战斗的胜利,国民党军已经是败局已定。我们的祖国迎来新的阶段,祖国的人民过上新的生活,将领们也纷纷走向新的岗位。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6)

图|毛主席与韩先楚

罗荣桓:三个职务选其一

陈云与罗荣桓商量,韩先楚少年家贫,没有什么读书的机会,早早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如今和平局势已定,可以给他创造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文化和理论水平。

罗荣桓表示,他也考虑到韩先楚的情况,他向陈云表示:“我准备让韩先楚当一段时间中南军区空军司令,有学文化的问题,可以给他专门配一个专职文化教员。”

陈云对罗荣桓的想法表示赞同,毕竟,韩先楚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罗荣桓去找韩先楚,向他征求工作的意见,罗荣桓提出中南军区空军司令、以及另外的两个职位,他可以在这三个职务里选择。

令罗荣桓没有想到的是,韩先楚最后一个也没选。他说:“我是打仗的人,还是到有仗打的地方去锻炼吧。”

韩先楚口中所说的的“有仗打的地方”,就是朝鲜。

韩先楚被任命为第13兵团副司令员,为志愿军总部领导之一,奔赴朝鲜战场。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7)

图|罗荣桓旧照

打出样子来的第40军

志愿军进入朝鲜后,彭德怀做出指示,要韩先楚组织一个前线指挥队,直接指挥志愿军西线部队作战(即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一个师)。

新任的第40军军长是温玉成,而以前韩先楚就是第40军的的军长,他语重心长地交代温玉成:“你这第40军要打好,打出个样子来,要不然,我这老军长的面子可不好看啊。”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入朝后,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对“联合国军”进行第一次反击战。

第40军118师在温井以北两水洞地区设伏,迎战敌军。118师采用韩先楚指导的“拦头、截尾、斩腰”战法,率先对敌人先头营发起攻击,将敌人队伍迅速分离成3段。

118师激战5小时,将敌人第6师第2团先头营,以及1个炮兵中队全歼,这样成为志愿军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

捷报传到韩先楚的耳中,他高兴不已,大赞第40军:“打得好,打出了样子。”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8)

图|韩先楚(中)在朝鲜前线

战局瞬息万变,敌人出师不利,迅速增援,志愿军全力阻击他们,不让敌人前进一步。韩先楚下令,要第40军主力必须当晚将温井敌人全数歼灭。

第40军很快定下作战策略,从不同方向对敌人发起猛攻,最终敌人死的死,逃的逃,他们没有放松,又迅速拦截潜逃的敌人。

在第一次战役中,第40军全军将士表现不凡,受到嘉奖,这是莫大的光荣。在《抗美援朝战争史》中,也记载着第40军的战绩:

“10月25日至30日,志愿军第40军部队连战皆捷,连续取得了两水洞战斗、龟头洞战斗、龙骨洞战斗等几场作战的胜利,共歼灭敌人1400余人,完成志愿军总部做赋予的任务。”

而在第40军的功劳中,是少不了韩先楚的英勇指挥的。

志愿军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彻底挫败了敌人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也给了志愿军将士们迎战的信心。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9)

图|志愿军阵地

被誉为“万岁军”的第38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次战役中,第38军穿插熙川以南地区,使一部分落网之敌逃脱,作战任务完成得不理想,受到彭德怀的批评。

彭德怀下令,调任韩先楚,让他统一指挥第38军、第42军的作战行动。

等韩先楚来到第38军驻地后,他感受到全身上下都很没面子。他将干部们召集起来,召开作战会议,分析战场形势,并对第38军委以重任。

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作为一个多年打仗的人,韩先楚又何以不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他仍然相信这支实力强劲的队伍。

韩先楚鼓励大家要振作起来,要打好这一仗。第38军的战士们被赋予重任,皆斗志昂扬,立志要打个翻身仗。

原本韩先楚是要第38军、第42军配合歼灭德川的敌人,但是,第38军的将士们主动请战,要“承包”德川所有的敌人,韩先楚的选择是:相信第38军。

韩先楚的部署是:第38军歼灭德川地区南朝鲜军第7师,第42军歼灭宁远地区南朝鲜军第8师。且该部署得到志愿军总部的批准。

1950年11月25日,第38军、第42军对敌人发起进攻,攻势猛烈。

11月26日黄昏,在韩先楚的指挥下,第38军、第42军歼灭敌人。

11月27日晚上,第38军主力继续进击,歼灭逃脱之敌。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10)

图|韩先楚与夫人

随着战争的步步推进,第38军第113师收到新的任务:他们要沿着山间小道,向着三所里,实施穿插迂回,截击敌人。

韩先楚对这支队伍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要按时出发;

第二,中途无权停顿;

第三,必须截住敌人。

第38军第113师此行,必须完成战役迂回的任务,抢占三所里。而在第113师的配合下,第38军主力继续前行。

戛日岭垭口是第38军路上必过的一大关口,因为此处地势险要,高大的垭口实在令人望而生畏,第38军出发后,韩先楚心里最担忧的就是,他们能否顺利通过戛日岭垭口。

韩先楚、第38军军长梁兴初、政委刘兴元率先赶到戛日岭垭口附近,审时度势,并命令先行抵达的第114师先头部队发起冲击,拿下戛日岭垭口,最终第38军主力顺利通过。

11月28日,第38军第113师经过14个小时的疾进,顺利完成任务。

第38军向敌人发起作战,并节节胜利!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再次大获全胜,扭转了朝鲜战局,也给美国的麦克阿瑟一个沉重打击。

韩先楚率领第38军打了一个漂漂亮亮的翻身仗,在嘉奖令中,彭德怀称第38军为“万岁军”,这对他们是极大的鼓励!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11)

图|志愿军作战

第三次战役,韩先楚指挥果断,率军拿下汉城。

第四次战役,韩先楚指挥汉江南岸防御作战,就连敌人也不禁感叹:“太凶悍了。”

第五次战役,韩先楚参与指挥志愿军对敌人展开全线反击。

韩先楚在朝鲜战场上的捷报一次次传来,传到老战友陈云的耳中,陈云笑赞:“看来啊,这个麦克阿瑟要栽在我们韩将军的手里了。”

对韩先楚的军事才能,对英勇的志愿军将士,陈云始终满怀信心。

韩先楚在朝鲜战场上抛洒热血,鞠躬尽瘁。但到1953年时,韩先楚因为积劳成疾,身体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他不得已离开战场,回国治疗。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12)

图|陈云

韩先楚:一生征战无败绩

韩先楚在国内治疗得差不多了,他还是惦记着朝鲜战场上的战况,坚决要求重返战场,可当他行至安东,再次病倒,至此韩先楚只能无奈告别朝鲜战场。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协定,朝鲜战场上从此停战,抗美援朝也胜利结束,这无疑是让韩先楚欣慰且高兴的。

从朝鲜回国后,韩先楚被任命为中南军区参谋长,他最终没能当上罗荣桓当时推荐的中南军区空军司令,但却在新的岗位上贡献力量。

1955年,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南征北战,戎马半生,确实应该得此番荣誉。但这样的征战生涯,在为他带来战绩与荣耀的同时,也为他带来一身病痛。

从朝鲜回国后,韩先楚因为身体原因,在家静养了很长一段时间,陈云担忧这位老战友的身体,在繁忙之余,特意抽出空来去看望他,关心他。

韩先楚胃不好,后来又得了肾结石,等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他又患上肝病,身体情况令人堪忧。

以前他驰骋疆场,晚年时他只能卧病在床,大家都很清楚,这些疾病非一日所成,是成年累月的辛劳与战斗留下来的,再加上年事已高,韩先楚不得不接受治疗。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13)

图|韩先楚与家人的合影

1986年,韩先楚已经73岁了,他的病情愈发严重,韩先楚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感慨良多。事实上,对于他的健康状况,他自己又怎能不清楚了,只是面对亲朋好友们、医护人员的担忧,他舍不得让大家伤心。

比他年长8岁的陈云身体还算康健,因为关心他的健康,拖着年迈的身体来看望他,战友相见,总是那样的熟悉和温暖。

韩先楚躺在病床上,对陈云真挚地说道:“老首长,如今我不大好了,七十多岁的人了,我决定不做手术了。”

或许当着陈云的面,韩先楚才难得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了,到此时此刻,他仍然怕浪费国家的医疗资源。

陈云沉默无言,心情却尤其复杂,有对韩先楚的敬佩,也有对老战友的不舍,可如今,面对生死,只剩下无能为力了。

陈云专程看望他(陈云专程看望他)(14)

图|韩先楚旧照

同年,1986年10月3日,韩先楚病逝,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他的骨灰被安放在红安烈士陵园,红安,是他的家乡。从此,韩先楚将军留给后人无尽的思念,而吾辈后人,也将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战斗英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