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瞬息全宇宙将在北美重映(瞬息全宇宙妈的多重宇宙)

瞬息全宇宙将在北美重映(瞬息全宇宙妈的多重宇宙)所以杨紫琼在采访中直言,“当我接到《妈的多重宇宙》剧本时,我的情绪非常激动,同时也松了一口气,我心想:天啊,等了这么久的时间,我终于等到了这个剧本”。哪怕杨紫琼已经是好莱坞最负盛名的亚裔明星之一,可熬了这么久,才等到一部以她为第一主角的电影。电影中饰演伊芙琳丈夫的关继威的经历就更让人感慨。1980年代,关继威是参演《夺宝奇兵》《七宝奇谋》的著名华裔童星。可之后他就长时间地从大银幕消失,因为身为亚裔的他一直等不到好莱坞需要的角色,只好转战幕后。2018年的《摘星奇缘》才让他重燃当演员的梦想。所以不管怎么说,随着这些亚裔电影的大火,亚裔故事在好莱坞的能见度不断提升,亚裔演员的路径也会更为宽广。《妈的多重宇宙》另一个让观众感到兴奋的点是,一个亚裔大妈竟然可以成为超级英雄。虽然“尚气”才是正儿八经的漫威超级英雄,但在《妈的多重宇宙》的世界观里,伊芙琳同样承担着类似于超级英雄的使命——只有她才是拯救

热狗宇宙里,“伊芙琳”是个拉拉

本文不想使用“刻板印象”这样的大词,因为这样的亚裔母女关系的确很具代表性,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国式母女关系仍像电影那样。但显然,不是所有亚裔母女都这一形态。可为何亚裔创作者(尤其是华裔创作者)却总是采取这一路径?大家为什么都想到一块去了?

亚裔文化在美国多元文化里属于边缘地位,亚裔创作者如若要进入主流文化的中心,就必须利用并强化自己的族裔特色,形成鲜明标签,提高辨识度。族裔文化的刻画不能对主流文化进行冒犯,而必须是屈从、弱势的姿态;它必须是不同的,又必须是普世的。显然,亚裔创作者的处境颇为艰难,想进入主流很难。固然相似的“亚裔母女”叙事更容易进入美国主流文化的视野,能提高族裔可见度,避免族裔特征在文化大熔炉中消失灭绝;可我们也要说,总是以亚裔母女关系切入叙事,总是刻画一种类型的亚裔母女关系,还是过于单一了。

活成“模范族裔”/“贤妻良母”

《妈的多重宇宙》另一个让观众感到兴奋的点是,一个亚裔大妈竟然可以成为超级英雄。虽然“尚气”才是正儿八经的漫威超级英雄,但在《妈的多重宇宙》的世界观里,伊芙琳同样承担着类似于超级英雄的使命——只有她才是拯救世界的人。

从尚气到伊芙琳,这多少让亚裔扬眉吐气,毕竟美国的主流文化里,终于有黄皮肤的超级英雄,仿佛这是亚裔得到主流社会认可的又一标志。即便美国亚裔人口已经突破2000万人,但在此之前,我们很少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亚裔主演,亚裔演员主要在影视剧中担任配角,提供一点笑料;或者在某些小成本的剧集中出现,服务于特定的收视人口;而在好莱坞混得风生水起的亚裔演员也屈指可数……

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包容倡议”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07年到2019年期间1300部最高票房电影中,以亚洲或太平洋岛民(Asi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API)的脸孔担任主角(leads)或共同领衔主演(co-leads)的比例却只有3.4%。而且在主演群出现API面孔的44部卖座电影中,就有14部是由巨石强森(祖籍南太平洋的萨摩亚)挂帅;以API女性作为主角的比例更少了,只有6部电影。

所以杨紫琼在采访中直言,“当我接到《妈的多重宇宙》剧本时,我的情绪非常激动,同时也松了一口气,我心想:天啊,等了这么久的时间,我终于等到了这个剧本”。哪怕杨紫琼已经是好莱坞最负盛名的亚裔明星之一,可熬了这么久,才等到一部以她为第一主角的电影。电影中饰演伊芙琳丈夫的关继威的经历就更让人感慨。1980年代,关继威是参演《夺宝奇兵》《七宝奇谋》的著名华裔童星。可之后他就长时间地从大银幕消失,因为身为亚裔的他一直等不到好莱坞需要的角色,只好转战幕后。2018年的《摘星奇缘》才让他重燃当演员的梦想。所以不管怎么说,随着这些亚裔电影的大火,亚裔故事在好莱坞的能见度不断提升,亚裔演员的路径也会更为宽广。

瞬息全宇宙将在北美重映(瞬息全宇宙妈的多重宇宙)(1)

韦蒙德(关继威 饰)

但认为亚裔扮演了“超级英雄”,就能够改变亚裔在美国主流社会遭遇的结构性歧视,也过于天真了。美国流行文化里,最不缺的就是超级英雄。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复仇者联盟”外,漫威前前后后塑造了5000余名超级英雄。就像美国神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一个社会需要英雄,因为时代需要强有力的英雄形象,凝聚时代的精神。”美国流行文化领域每一个大爆的超级英雄,往往是民众某些诉求的产物。譬如1940年代美国队长队长,完美的道德代表了美国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美国大兵精神;1960年代的黑寡妇,让人看到美苏冷战的影子。

虽然尚气早在1973年就出现了,但他大放异彩是在2021年的漫威电影《尚气与十环传奇》。彼时,针对亚裔的仇恨愈演愈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仇恨与极端主义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激增149%,2021年反亚裔仇恨犯罪激增339%。社会撕裂之际,流行文化领域的超级英雄多少充当了粘合剂的作用,试着去淡化矛盾、消弭歧视。但超级英雄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它更多是给予一种类似信仰的安慰效应,让愈发小心翼翼的亚裔觉得受到尊重和被接纳,不让生活显得太糟糕。

对于伊芙琳来说,作为一个亚裔妈妈很不容易。她要面对针对亚裔的歧视——她不喜欢女儿女友的原因之一是,“她是个可怕的人,她经常针对社区里的华人”;她要面对针对女性的歧视——作为一名妻子、女儿、妈妈,她一直活在种种身份背后,而不是作为伊芙琳活着。也即,伊芙琳遭受双重的结构性压抑和歧视:针对种族/肤色的,以及针对女性自身。

所以,电影里来自阿尔法宇宙的“韦蒙德”直言伊芙琳被选中的理由:她是所有版本里活得最差的。“You are capable of anything because you’re so bad at everything.” 这个结论多少有些惊人:一个亚裔妈妈(移民一代),竟然是一个女性所生活的多种版本里最差的。

瞬息全宇宙将在北美重映(瞬息全宇宙妈的多重宇宙)(2)

成为一个亚裔妈妈是千百个版本里最差的一个

让人翘首以盼的是,电影会如何解决伊芙琳的困境?如果有多重宇宙、有其他选择,她还会义无反顾成为伊芙琳吗?

伊芙琳并非没有迟疑。在明星宇宙里,她发现功夫巨星“伊芙琳”光彩夺目出现在聚光灯下,她不自觉地沉醉其中,并直言不讳对韦蒙德说:我看到我的生活,如果没有你,会是多么美好。要不是阿尔发宇宙的“韦蒙德”提醒伊芙琳不能跨越宇宙生活,伊芙琳甩开现宇宙的烂摊子,活出自己不是挺好的吗?

伊芙琳一度也被Jobu蛊惑,想要“摆烂”,她确实也试过摆烂,关键时刻韦蒙德让她悬崖勒马。因为伊芙琳发现,无论在哪个宇宙里,她都被韦蒙德深爱着,她发现韦蒙德根本不是一无是处,他看似懦弱实则有着坚定的善良,他反复提醒着伊芙琳:善良是我们的生存之道,爱与沟通能够解决一切困难。

瞬息全宇宙将在北美重映(瞬息全宇宙妈的多重宇宙)(3)

韦蒙德劝伊芙琳更善良一些

终究,《妈的多重宇宙》没有给伊芙琳其他选择,她还是回到现宇宙,继续成为一个妈妈、一个妻子。踏遍千山万水、走过多重宇宙,还是想成为你的母亲,这不就是我们常见的对于母爱的书写吗?

甚至,如果说原来的伊芙琳既不“贤”——老是瞧不起窝囊的丈夫,不“良”——不懂得如何表达对女儿的爱、对女儿有控制欲,并且也不“模范”——跟白人(譬如女儿的女友、白人税务员)关系紧张;那么在多重宇宙里走一遭,她自我改良、大彻大悟,最终成为了“贤妻良母”/“模范族裔”。她理解丈夫对她的爱,放下对女儿的执念,用爱感化周边的白人、消除他们的敌意。

这么一看,《妈的多重宇宙》表面上是以爱解决难题,实际上是对一个妈妈、一个妻子、一个亚裔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为和蔼可亲、无私奉献的“贤妻良母”,成为善解人意、谦逊温和的“模范族裔”,你就能获得幸福。

很多观众会因为伊芙琳最后的放手、同乔伊一起“毁灭”而痛哭流涕——伊芙琳的确让我们想起我们伟大的母亲。可我们也该知道:对每个母亲来说,“伟大”这个词本身也是一种束缚与捆绑。伊芙琳那么努力了,结果电影还要来告诉她——是她做得不够好、是她不够善良(丈夫提醒她be kind)、是她过于强势霸道了。我们会否对母亲太“苛求”了?我们为伟大的母亲感动,多少也夹杂自私的自我感动——吃苦的是母亲,受益的是我们,我们只要流流眼泪歌颂一下,就相互扯平,心安又理得。

如果我们与母亲的关系走向另一个极端——决裂,如果母亲不像顿悟后的伊芙琳那么伟大,那么为伊芙琳感动之余,带给我们的还有对母亲的进一步怨憎——你为什么没有像伊芙琳那样“救”我?父母皆祸害,我们成为Jobu就是对她的有力“报复”,是她“咎由自取”。在自怜自艾中,我们忽略每个有创伤的母亲可能都是父权制的受害者,我们无视房间里的大象,只忙着与母亲进行弱者之间的互相伤害。

作为大众文化文本,《妈的多重宇宙》显然是成功的,但如果观众对这个亚裔故事期待更多,那还是别期待了。它并未在根本上拓宽对于母亲的书写范式,没有拓宽美国主流文化中的亚裔母女书写范式;它当然也无力承担如今美国社会对亚裔结构性歧视的沉重现实,“爱与沟通”的答案甚至有点将社会问题转变为个人问题的苗头——亚裔到底得活得多“模范”,才能通过爱与沟通消弭针对亚裔的歧视或仇恨?电影中那个咄咄逼人的白人税务员,就是在韦蒙德与伊芙琳的爱与沟通下,变得“和蔼可亲”。

《妈的多重宇宙》实则是“妈”的多重悖论。传统与现代,个人与家庭,东方与西方,它有些游移不定、莫衷一是,最后还是走上传统又保守的那一条路——虽然这一切并不影响电影视听层面的“好看”。

责任编辑:朱凡

校对:张亮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