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初榨橄榄油和纯正橄榄油的区别(橄榄油比普通油更健康)

初榨橄榄油和纯正橄榄油的区别(橄榄油比普通油更健康)另外,橄榄油中含有一些维生素E和其他多酚类化合物。这些多酚类物质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这仅限于高级一点的「特级初榨橄榄油」,且不用来炒菜,不然这些抗氧化成分也就被破坏了。但是其他的植物油,比如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等也不含胆固醇,油酸含量也高(茶籽油:75%左右,低芥酸菜籽油:51%-70%)。这样看来,橄榄油并非“健康”的唯一选择。同是橄榄油,前面多加两个字很多人就不懂了,「初榨」和「精炼」有什么区别呢?两者差异主要体现在制作方法和烹调方式上。初榨橄榄油橄榄油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油酸含量高(74%左右),这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坏胆固醇水平,与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动物油比起来,它确实更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菜籽油……在这些常见的食用油中,橄榄油素来以「健康」著称:不含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含有维生素E和其他多酚类化合物……于是,不少人都宁愿多花点钱购买橄榄油作为日常烹饪用油。

初榨橄榄油和纯正橄榄油的区别(橄榄油比普通油更健康)(1)

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但这么做是否真能满足大家的健康需求呢?今天微医君就给大家讲讲关于「橄榄油」的一些基本常识。

初榨橄榄油vs精炼橄榄油

同是橄榄油,前面多加两个字很多人就不懂了,「初榨」和「精炼」有什么区别呢?两者差异主要体现在制作方法和烹调方式上。

初榨橄榄油和纯正橄榄油的区别(橄榄油比普通油更健康)(2)

初榨橄榄油

橄榄油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油酸含量高(74%左右),这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坏胆固醇水平,与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动物油比起来,它确实更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但是其他的植物油,比如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等也不含胆固醇,油酸含量也高(茶籽油:75%左右,低芥酸菜籽油:51%-70%)。这样看来,橄榄油并非“健康”的唯一选择。

另外,橄榄油中含有一些维生素E和其他多酚类化合物。这些多酚类物质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这仅限于高级一点的「特级初榨橄榄油」,且不用来炒菜,不然这些抗氧化成分也就被破坏了。

如果你用的是差一点的「精炼橄榄油」,那本身这些抗氧化物质就已经被去除了大部分,用它炒菜和一般的植物油也就没有太大差别了。

所以,如果大家是买来作为日常煎炒烹炸用油,那就没必要非买橄榄油不可。但家中备一瓶作为凉拌用,还是不错的。与其选择什么“健康的油”,不如……

食用油品种太多怎么选?

不少人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用油就懵圈了: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亚麻籽油……这该怎么选啊?别方,选油前先问问自己:用来做什么?

初榨橄榄油和纯正橄榄油的区别(橄榄油比普通油更健康)(3)

炒菜推荐:双低菜籽油、花生油、米糠油、精炼植物油

上述这些食用油各类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平衡,且耐热性也不错,适合用来做一般炒菜。其中传统的菜籽油含有较高的芥酸,一些动物实验显示会引起心肌脂肪沉积,因此建议选择双低菜籽油(即低硫苷、低芥酸,也叫“芥花籽油”)或低芥酸菜籽油。花生油和米糠油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大家最好选择等级高的优质产品。

另外,一些精炼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因为去除了杂质,烟点大大升高,也可以用来炒菜。如果不在意价格,那么茶籽油和杏仁油也是不错的选择。

*注:烟点指的是油在加热过程中,刚冒黑烟时的温度。烟点越高的油,在高温下越稳定,不易产生有害物质,也不易变黑。

煎炸推荐:椰子油、棕榈油

大部分的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耐高温,煎炸或是反复加热后容易氧化聚合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而椰子油和棕榈油则不同,虽然也是植物油,但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耐热性好,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也少。(当然,最好少采用煎炸的烹饪方式啦~)

其实,黄油、猪油、牛油等动物油也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适合高温煎炸,但动物油里含有较多胆固醇,对心血管健康非常不利,这里不作推荐。

凉拌推荐:特级初榨橄榄油、芝麻油、种子油、坚果油

这类油一般都是直接压榨制取,不经过精炼,保留了原料独有的香气和天然的营养成分。比如一些比较少见的种子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和坚果油(核桃油、榛子油),其中α-亚麻酸、维生素E和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均高于普通食用油。

但这些油不耐热,高温加热容易氧化聚合,且会破坏其中的抗氧化物质,因此更适合用于凉拌、做糕点或是直接涂抹在面包上食用。

日常用油需要注意些什么?

中餐制作最少不了的就是油了,每天在厨房中和“油”打交道的你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说多了怕你们记不住,微医君只说两点:

1.油温不要太高

尽管热油锅下菜时那“嗞啦”一声真的很带劲,但是要知道高温油烟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不仅损害鼻、眼和咽喉黏膜,还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所以,油温的控制可以这样来:将一根竹筷子插入油锅中,周围有小气泡时就表示温度差不多了。

2.摄入不要太多

不管是什么油,吃太多对健康都没有好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中国居民每日食用油摄入量控制在25~30g,差不多相当于家里的瓷汤勺2~3勺的样子。

*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欢迎关注【微医】公众号(weiyi_guahao),下载微医APP,挂到全国抢手的三甲医院专家号,足不出户咨询名医,获取更多实用有趣的健康资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