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大博士剃度出家(22岁北大才子突然决绝出家)

北大博士剃度出家(22岁北大才子突然决绝出家)自己的热爱却被父母无形中掺杂着诸多条件,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下山还俗的柳智宇。在吴母的长期压迫下,吴家俊慢慢学会了保持沉默,拒绝和父母沟通,一遍遍地刷着高考题,像一个毫无感情的机器。在吴母眼中,自己的儿子应该通过普通高考来展示自己,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工作,这样才算是圆满的人生。学艺术,在吴母的眼中,始终是不入流的职业。为了让家俊放弃这条道路,她不惜拆门锁,对儿子进行全天监控,面对儿子的顶嘴,她甚至让家俊立马收拾行李箱,自己承担学艺术的费用……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考》不知道大家看了没?

这部剧中,有一处情节让人印象深刻:

吴家俊想在高考中选择艺考生的道路,实现自己当原画师的梦想。

可是,这却触碰到了吴母的“雷区”。

在吴母眼中,自己的儿子应该通过普通高考来展示自己,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工作,这样才算是圆满的人生。

学艺术,在吴母的眼中,始终是不入流的职业。

为了让家俊放弃这条道路,她不惜拆门锁,对儿子进行全天监控,面对儿子的顶嘴,她甚至让家俊立马收拾行李箱,自己承担学艺术的费用……

在吴母的长期压迫下,吴家俊慢慢学会了保持沉默,拒绝和父母沟通,一遍遍地刷着高考题,像一个毫无感情的机器。

北大博士剃度出家(22岁北大才子突然决绝出家)(1)

自己的热爱却被父母无形中掺杂着诸多条件,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下山还俗的柳智宇。

从北大毕业后,柳智宇婉拒了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的名额,抛去一身功名,毅然选择了出家为僧。

北大博士剃度出家(22岁北大才子突然决绝出家)(2)

他为何会做出这种反常的举动?

这一切还得从他这些年的成长轨迹说起。

01.对数学满腔热忱的天才少年

柳智宇出生在湖北武汉。

父亲是当地重点高中的物理老师,母亲是一位工程师。

在父母的熏陶下,柳智宇从小就对知识世界有着极强的探索心和求知欲。

在别的小朋友还在玩过家家的年纪,柳智宇却意外地发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对于柳智宇来说,他根本不需要老师,他自己就能攻克很多令同龄孩子头疼的数学难题。

北大博士剃度出家(22岁北大才子突然决绝出家)(3)

父母敏锐地察觉到儿子在数学上的天赋,为了让这块璞玉得到完美地打磨,他们当即决定把柳智宇送到培训班,进行更加系统性地学习。

随着数学水平的日渐提高,柳智宇早已将同龄孩子远远落下。随之而来的,就是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

高手之间的过招,往往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为了让儿子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备战状态,柳母严格规定了儿子的出门次数。

除了在校上课的日子,流在书桌前的汗水与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都见证着柳智宇在藉藉无名时的蛰伏。

柳智宇的成名,归功于那篇《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

彼时,柳智宇刚上高一。

在华师一附中的理科实验班,高手云集。

北大博士剃度出家(22岁北大才子突然决绝出家)(4)

刚开学时,老师就让每位同学选择自己主攻的一门学科,柳智宇始终坚定地选择了自己钟爱的数学领域。

可即便是在神仙打架的舞台上,柳智宇依旧是那个最耀眼的主角。

此论文一经发表后,轰动一时。

这是在17世纪遗留下来的数学难题的研究,很多数学家倾尽一生都还在思索,没想到刚上高中的柳智宇就能有自己的完美见解。

学校更是把他当成香饽饽,在和柳智宇的父母商量后,一致认为他需要更广阔的舞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

国家队的层层选拔残酷又艰苦,通过轮番淘汰后,柳智宇成功代表中国出战。

在国际赛场上,他凭借自己过硬的知识储备和强大的思考能力,一举夺得金牌,扬名海内外。

北大博士剃度出家(22岁北大才子突然决绝出家)(5)

教练余世平也对柳智宇做出了他此生最高的评价:“论脑筋的灵活程度,我教了一辈子书,这是第一人。”

此时的柳智宇已经荣誉加身,难掩光芒。

可一旦开始接触国际大赛,父母就想让他攀登更高的山峰,继续冲刺来年的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学校为他安排单人单桌的教室,母亲为他提供安静的居家学习环境,没有人交流,也不存在任何声音。

在这一片寂静,只能听见“冲刺比赛”的环境中,这个天才少年病了。

02.一个“普通”孩子的压抑与挣扎

俗话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顶着“数学天才”的光环,柳智宇不允许自己有任何失误。

他疯狂地刷题,看书,每天的用眼时间早已远远超出了眼睛的承受范围。

慢慢地,柳智宇的世界开始模糊不清,书上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也变得越来越陌生。

后来,妈妈就为他念题,柳智宇也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听题也能得出完美的答案。

可真正让柳智宇的心开始动摇的,是那段在国家集训队的孤独时刻。

远离了父母和熟悉的环境,不擅长与人交际,柳智宇总是觉得自己是孤零零的。

他给远隔千里的父母打去电话,本想寻找一丝安慰,可电话那头却说:“长这么大了哭什么?送你来培训给你花钱不是让你找朋友,是让你好好培训数学的!”

一盆冷水倾头浇下,那是柳智宇第一次觉得数学是他的负担。

北大博士剃度出家(22岁北大才子突然决绝出家)(6)

很快,来到了比赛的前夕。

比赛的前一晚,带队的老师焦急地在房间内踱来踱去,可柳智宇却翻开了一本《庄子》,旁若无人地开始阅读。

第二天在赛场上,紧张的硝烟笼罩着赛场上的每一个人,唯独柳智宇除外。

他一路高歌猛进,连连逼退对手,一场恶战下来,柳智宇打败了当时被誉为“德国天才”的彼得·舒尔茨,再次登顶冠军的宝座。

满载着荣誉归国,接机现场人声鼎沸,鲜花拥簇。

柳母拉着儿子的手,骄傲又开心的放肆笑着,似乎没有注意到身后神情早已麻木的冠军儿子。

北大博士剃度出家(22岁北大才子突然决绝出家)(7)

有了国际冠军的荣誉加持,北大数学系向柳智宇抛来了橄榄枝。

在普通考生在紧张忙碌地备战高考时,柳智宇已经获得了被北大保送的名额。

在学校里,到处流传着柳智宇的神话。可同学们根本没时间为他鼓掌欢呼,因为高考留给普通学生的时间已然不多。

柳智宇想帮助更多的同学。可当他主动想为别的同学送上解题思路时,同学却冷漠地拒绝了他。

“我不需要你的帮助,我只想做更多的题。”同学一番话始终萦绕在柳智宇的心头,他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的存在只能给身边的同学带来更大的压力。

柳智宇的获奖信息刚张贴在学校的喜报栏里,隔天就被人把他的头像抠了下来。

柳智宇此刻陷入了无尽的迷茫:

“这一切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

03.苦苦追寻心灵净土的大门

进入最高学府后,柳智宇仍然在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出路。

这时,他意外地结缘了北大的耕读社和禅学社。

自此,柳智宇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2008年,他和同学们一起开始做义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同学一起来到龙泉寺踏青,在与寺内的僧侣进行交谈中,柳智宇发现,这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心灵净土。

龙泉寺让他短暂地远离了数学的“苦海”,与高僧讨论佛学原来是如此妙不可言。

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佛学,心里也渐渐萌发出了出家的念头。

柳智宇想出家的消息散播出去后,第一个觉得他疯了的人就是父母。

每次打电话,电话那头的母亲总是哭诉着说:“你要是出家,你的人生就毁了!”

父母之所以强烈的反对,是因为他们已经给柳智宇安排了另一条明路。

大四那年,在父母的专制下,柳智宇虽然在申请出国的材料,可脑海中想出家的念头已经呼之欲出了。

很快,他不负众望地拿下了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的优待。

父母喜上眉梢,大肆宴客,可柳智宇却十分淡然。他告诉自己,和尘缘俗事说再见的时刻就在眼前。

于是。他偷偷向麻省理工的教授发去一封邮件,婉拒了对方的抬爱。

没有告诉任何人,柳智宇在龙泉寺削发为僧。

父母的气愤和不解,柳智宇全部视而不见,当了22年的乖孩子,此刻,他只想做自己。

从此,世间再无柳智宇,只有“贤宇法师”。

北大博士剃度出家(22岁北大才子突然决绝出家)(8)

可寺院的生活并不像柳智宇想象的那么美好。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柳智宇半夜上厕所忘记关灯,同寝的僧侣对他意见重重;自己辛苦编撰的《南山律典校释》,却被主持冒名顶替……

这些都一度让柳智宇觉得佛门也是沾染了世俗之气的污秽之地。

既然道不同,那么另谋出路。对寺庙失望到极点的柳智宇决定下山游历,寻求真正普度众生之法。

当时,有人告诉柳智宇,曾经的手下败将彼得·舒尔茨已经问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茨奖。

柳智宇看完淡淡一笑说:“我有我选择的路,我们只是选择的路不同罢了。”

柳智宇在龙泉寺的这几年,柳母自学起心理学课程,她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呼唤儿子走出心魔。

在柳母的机缘下,柳智宇找到了真正的心灵净土:可以通过心理学去帮助更多处在失意和困顿中的人们。

深入地了解心理学后,柳智宇愈发上瘾。他举办心理学讲堂,组建佛系心理学团队。

北大博士剃度出家(22岁北大才子突然决绝出家)(9)

随着前来咨询的人趋之若鹜,柳智宇的内心从这一刻才真正得到了富足。

2022的春节前后,柳智宇正式还俗,5月初,他入职华夏心理。

北大博士剃度出家(22岁北大才子突然决绝出家)(10)

刚开始,公司给出的底薪是3万,但是柳智宇觉得自己以后又不结婚、不买房,想把这笔钱留给有需要的人。

这种甘于奉献的利他精神,成了柳智宇一直苦苦追寻的心灵解药。

如今的柳智宇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和大多数打工人一样挤公交、挤地铁、每天忙忙碌碌,却又甘之如饴。

北大博士剃度出家(22岁北大才子突然决绝出家)(11)

终其一生,柳智宇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与世界的联结,与陌生人之间的纽带。

而这,才是柳智宇真正需要的。

这些年来独自鏖战在题海中的柳智宇内心最渴望的,就是为别人送上自己的一份善意。

有时,寻找内心的一片宁静不一定非要选择佛寺,在世俗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称得上是心灵净土。

如果现在有人问起他是否后悔,他只会说:做心理师的柳智宇比拿金牌的柳智宇活得更快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