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疗法和杨永信的区别:被杨永信毁掉的电击疗法
电击疗法和杨永信的区别:被杨永信毁掉的电击疗法“为了拯救他们的灵魂,就得惩罚他们的肉体”,所以惩罚成为"治疗"精神病人的主要手段。在一本名为《女巫之锤》的手册中,详细记录了包括拷问、审讯、驱魔等各种方法来治疗精神病患者,堪比满清十大酷刑酷,比如用烙铁灼烧病人、旋转病人身体、用长钉插入他们的舌头等等。他们为了这些残忍方式按上一个好听的理由:驱赶病人心中的魔鬼,使他们清醒。中世纪的欧洲,医学沦为宗教和神学的附庸,在此以前乃至柏拉图时代,癫狂是天才爆发的征象。可自此以后,疯癫的人们被视为魔鬼附体、异教徒或女巫,不再被视为人类。他们被强行关进修道院、收容所等地,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治疗,而是酷刑。但对于那些真正的病人,出于好意的人们,发挥各自的想象与猜测,尝试过不计其数的治疗方法。只是,这些医学实验的对象不是小白鼠,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治疗中,他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严,然而最终他们似乎还是不能找回自己。01魔鬼附身
没有人能对精神疾病具有免疫力,它会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发起攻击。然而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甚至,现代医学还不能准确地判断一个人是真疯还是装疯,成为恶性犯罪分子用以逃避刑罚的保护伞。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罗森汉
在1969年到1972年期间,罗森汉和其他7位正常的受试者伪装成精神病患者潜入不同的精神病院,观察医生是否能将他们从真正的病人中分辨出来。
最终的结果表明,医生们对此束手无策。
但对于那些真正的病人,出于好意的人们,发挥各自的想象与猜测,尝试过不计其数的治疗方法。只是,这些医学实验的对象不是小白鼠,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治疗中,他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严,然而最终他们似乎还是不能找回自己。
01
魔鬼附身
中世纪的欧洲,医学沦为宗教和神学的附庸,在此以前乃至柏拉图时代,癫狂是天才爆发的征象。可自此以后,疯癫的人们被视为魔鬼附体、异教徒或女巫,不再被视为人类。他们被强行关进修道院、收容所等地,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治疗,而是酷刑。
“为了拯救他们的灵魂,就得惩罚他们的肉体”,所以惩罚成为"治疗"精神病人的主要手段。在一本名为《女巫之锤》的手册中,详细记录了包括拷问、审讯、驱魔等各种方法来治疗精神病患者,堪比满清十大酷刑酷,比如用烙铁灼烧病人、旋转病人身体、用长钉插入他们的舌头等等。他们为了这些残忍方式按上一个好听的理由:驱赶病人心中的魔鬼,使他们清醒。
其中,最著名的治疗方式就是颅骨穿孔。就是在颅骨上钻一个孔,移除这部分颅骨并暴露出颅内组织。这种手术可以追溯到中石器时代,具体原因已不可考,但很可能是一种宗教仪式。
△颅骨穿孔的化石
早在公元前4世纪,西方医学之父波克拉底就记载了颅骨钻孔的医学应用。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医生认为恶灵会通过被移除颅骨的颅骨而从体内离开,颅骨钻孔被运用于治疗精神性疾病和癫痫,然而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手术极易造成感染和大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荷兰画家希罗尼穆斯·博斯画中的颅骨钻孔术
这些酷刑般的方法延绵不绝,直到20世纪初,还被应用于精神病治疗中。
△用特别烫或特别冷的水淋浴、泡澡医治精神疾病
02
大囚禁时代
17世纪中叶的麻风病突然欧洲绝迹,原来的麻风病院闲置,政府把这些隔离措施利用了起来,于是,流浪汉、囚犯、罪犯、疯子被关了进去,主要是精神病人,“大囚禁”时代就此开始了。于是,癫狂、迷狂被正式命名为精神病,病人在精神病院中受到严格的约束,有的被带上手铐脚镣,有的被捆绑,甚至被关进兽笼。当时最为人道的方法莫过于将许多病人被关在阴暗狭小肮脏的地下室中,任由其自生自灭。
△关押精神病人的柜子
但是对于精神病人而言,禁闭没有任何益处,他们不被视为病人,而是城市的问题,也得不到应有的治疗和护理,甚至不被视为人,死亡时有发生。
除了被囚禁,疯人院也逐渐走向另一个极端:被当作怪物展出。
△弗朗西斯·戈雅的油画《疯人院》
展示疯子在中世纪是非常流行的风俗,并且延续到启蒙时代。贝特莱姆是欧洲首家专门治疗精神病患的机构,人们可以从窗外看到关在里面的疯人。1815年,据报告说,伯利恒医院在每个星期日展览精神病人,参观费为一便士,展览收入每年高达近四百镑。也就是说,每年参观者多达九万六千人次。直到法国大革命之前,参观疯子一直是巴黎资产阶级的周末娱乐项目之一。到后期,人们开始让疯人在舞台上公开表演。有些管理员因善于让疯人表演舞蹈和杂技而闻名。这种展示疯人的节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
△威廉·贺加斯的油画《疯人院里的人》
03
电击疗法
二十世纪初期,西方医学迅速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开创性的突破,但精神病学在其中的处境颇为尴尬。病因未知、治疗手段未知、一切一切都是一团糟,最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在 20 世纪 30 年代,3 位意大利精神病专家发现,如果抑郁症的患者同时患有癫痫,当他的癫痫发作并连续发作多次后,抑郁症症状便会减轻,甚至可以完全得到根治。
于是,他们决定尝试用电流诱发抽搐,并用猪进行初步试验。一段时间后,专家们找来一个 39 岁的重度精神分裂男患者,过去好几个月内他在大街上游荡,喃喃自语,在自己的身体上大小便。
在罗马第一大学的一群医生的注视下,电流通过了该男子的头部。随着电压的不断升高,病人先是短暂昏迷,之后出现了小幅抽搐,直到最后,意识完全丧失,全身抽搐不止。然而几周后,这位病患却奇迹般的恢复了自我,住回自己的家里,和自己的妻子同床共枕,还回到了自己在米兰的工程师岗位上。
这是史上第一例接受这种疗法的患者,该疗法后来被称为电击疗法或电痉挛疗法(ECT)。
△电影《飞越疯人院》中的电击疗法
时至今日,电痉挛疗法通常被看作一种野蛮、损害大脑的酷刑,在现代医学中没有立足之地,杨永信之流在网上遭遇口诛笔伐,可是就一小部分精神疾病而言,它仍然是最有效的疗法。就像一部死机的电脑,虽然原因不明,但强制重启一下,也许就会好了。来,1、2、3,通电。
如今的电击疗法已经经历了全方位的改良,又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治疗前会给患者使用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使其通电后不发生抽搐,减轻肌肉强直、颤动,避免骨折、关节脱电击疗法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现代改良电休克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头痛、恶心、呕吐和可逆性的记忆减退。记忆减退出现的比例较高,许多刚刚接受了电休克治疗的患者醒来时,甚至不相信自己经历了这个治疗过程。
04
额叶切除术
1941年,罗斯玛丽•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妹妹,接受了一个10分钟的手术。
△肯尼迪家族
医生在罗斯玛丽眼眶的骨头上打入一枚7英寸(约18厘米)长短的钢制尖锥,钢锥穿透骨骼,进入大脑。当尖锥进入大脑额叶大约两英寸(5厘米)位置,医生开始旋转尖锥,以切断在前额叶皮层和大脑其他部分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脑白质。
罗斯玛丽因为出生时严重缺氧,导致智力发育迟缓,15岁的时候,她的写作只有四年级的水平。虽然不聪明,但经过刻苦精心的礼仪训练,她进步神速,人们除了觉得她“反应较慢”之外,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是个“耀目的美人”。
△罗斯玛丽•肯尼迪
随着年岁的增长,罗斯玛丽变得越来越有独立主张和反叛精神。她和每个青春期少女一样变得脾气暴躁,常常无缘无故发火,偶尔还显示出暴力倾向。于是,老肯尼迪决心要医好她,他找到了一位日后将得到诺奖的医生——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兹。他声称找到了治疗精神病的良方——额叶切除术,广泛用于治疗不听从管理的精神病患者。
△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兹
然而,十分钟后,罗斯玛丽再也不是原来那个人了,她的一只胳膊和一条腿都丧失了功能,语言能力也基本丧失,只有两岁孩子的心智能力,几乎就是一个行尸走肉,余生辗转在各种不同的康复机构内。
前额叶皮层对于我们做出决策,塑造并保持个性十分关键,在当时的简陋条件下,对大脑所实施的手术精准度很低,医生很少打开病人的头盖骨去看他们究竟切的是哪块地方。手术对象在经过手术后往往丧失精神冲动,表现出类似痴呆、弱智的迹象。病人的肉体还在呼吸,可灵魂已经死去。
1967年一个病人死在了手术台上,莫尼兹因此被吊销了行医执照。额叶切除术的全盛时期就这样戛然而止。
面对这些我们难以理解的同类,人类一直试图治愈他们,用不容质疑的规训控制他们。面对那些血淋淋的治疗方法,真不知道疯狂的是病人还是我们,即使有效,这又能使那些不幸患上精神性疾病的人免受多少痛苦与折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