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输血后循环负荷过重,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

输血后循环负荷过重,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6.肺水肿的影像学证据。5.液体超负荷。2.脑钠肽升高(BNP)。3.中心静脉压升高(CVP)4.左心衰。

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TACO)

诊断标准

标准定义:输血停止后6小时内出现以下3个或3个以上症状的新发或恶化:

1.急性呼吸窘迫(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

2.脑钠肽升高(BNP)。

3.中心静脉压升高(CVP)

4.左心衰。

5.液体超负荷。

6.肺水肿的影像学证据。

严重性

不严重:需要医生进行干预(对症治疗等),但不干预不会导致患者身体功能的永久性损伤。

严重:患者由于输血不良反应住院治疗或住院时间延长;或患者由于输血不良反应导致残疾或能力丧失;或为了避免患者身体功能损伤,必须进行医学干预。

致命:患者需要升压药、气管插管、或转移到重症监护室等措施以避免死亡。

死亡:输血不良反应导致了患者的死亡。当患者的死亡事件可能、很可能或确定由输血不良反应导致的情况均列这一级别。如果患者死于输血以外的其他原因,则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不确定: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未知或未进行描述。

输血后循环负荷过重,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1)

输血相关性

确定: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患者容量负荷的增加。

很可能:输血是循环超负荷的可能因素,同时:

1.患者进行过其他液体的输注。

2.患者有心脏功能不全的病史。

可能:患者有心功能不全的病史,是导致循环超负荷最可能的原因。疑似:有较为明确的证据表明不良反应由输血以外的其他因素导致,但输血的原因并不能被排除。

排除:有明确肯定的证据表明不良反应不是由输血导致的,输血的原因可以被排除。

不确定:不良反应与输血之间的关系未知或者未进行描述。

输血后循环负荷过重,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2)

病例1: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不严重

患者男性,70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本次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出血量较大,但患者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手术结束后(恢复室),测患者血细胞比容(Hct)为0.26,计划输注4个单位红细胞(2袋,800m)。在第二红细胞输注一半时患者开始出现咳嗽,自述胸闷、严重头痛。患者无发热,体温正常,生命体征变化如下:

血压:输血前:120/75mHg,输血后:165/85mmHg;心率:输血前:78次/min,输血后:120次/min;呼吸:输血前:20次/min,输血后:32次min。停止输血,呼吸支持(供氧),30分钟后患者症状缓解。

病例2: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严重

患者女性,68岁,入院诊断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华法林治疗。患者在36小时输注6个单位的血浆。患者出现呼吸短促,肺痉挛和血氧饱和度降低。胸部X线片显示双侧肺部浸润。实验室检查显示没有溶血。患者接受呋塞米治疗,症状在24小时内消退。

输血后循环负荷过重,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3)

来源《中国输血不良反应报告(2018-2020年)》

我是小杨,健康科普知识,欢迎您的点赞、关注、转发与分享,非常感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