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养生节气怎么发养生信息?在身体最怕燥的节气
寒露养生节气怎么发养生信息?在身体最怕燥的节气戴条围巾可有效保暖颈部。宜经常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暖颈: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咳嗽、感冒、嗓子发炎。七点后,不进食,喝足水,防脑梗颈腰脚,三保暖寒露之后不宜再"秋冻",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的保暖。
十月八日进入寒露节气,一个“寒”字预示了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中医认为,寒燥当令,清晨和晚间都要更加注意适量饮水,特别是有脑血栓病史的人,喝水可稀释血液,防止天冷诱发栓塞。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处于室女座)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养生要谨记:
寒露到,不露腿,三保暖,顺天意
七点后,不进食,喝足水,防脑梗
颈腰脚,三保暖
寒露之后不宜再"秋冻",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的保暖。
暖颈: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咳嗽、感冒、嗓子发炎。
戴条围巾可有效保暖颈部。宜经常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
暖腰: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症状受冷的刺激容易加重。老年人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
另外,广播体操里的腹背运动和蹲起运动都能很好地温暖腰背,时常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的温热作用。
暖脚: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还可以利用看电视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做完运动再用热水泡脚,可舒筋活血,温暖全身。
虽然,在进食方面不需额外进补,不过应多吃一些偏温的食物,以预防和治疗凉燥犯肺。向大家推荐的好食材是鲫鱼、黑木耳及百合。
在饮食方面要滋阴润燥:
寒露时节天气干燥,易出现口渴咽干、唇燥皮肤干涩等“秋燥病”,根据“燥则润之”、“寒则温之”的原则,饮食上则应以温润的食物为主,以达到养阴润燥、补肝益肾之效。新鲜蔬菜、应季水果,既可滋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还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此时令首选的水果有梨、葡萄、香蕉等;首选的蔬菜有胡萝卜、山药、冬瓜、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如: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等。
此外,寒露时节的饮食应注意荤素搭配,适当进食一些高蛋白食物补充能量,少吃辛辣和生冷食物。中老年朋友和慢性病患者应当多吃些红枣、莲子、芝麻、糯米、蜂蜜、鸭、鱼、肉等食物。
防寒清咽养阴
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也是艾灸养生的重要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秋季时节,艾灸搭配运动、饮食等方式,养生保健效果更佳。
艾灸取穴:天突穴、委中穴、大椎穴、肩井穴
(以上穴位,使用艾益生艾灸仪施灸,建议1天1次,每穴灸30~40分钟。)
更多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有关的考试资讯、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及面授、网络课程等,请关注“中公医考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如侵权请联系中公医考网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