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看透对方心理,这7种身体密码让你
一分钟看透对方心理,这7种身体密码让你惊喜—Surprise悲伤—Sadness上图是一些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表达情感的例子:幸福—Happiness混乱—Confusion
肢体语言是指我们用来交流的非语言信号。
专家表示,这些非语言信号构成了日常交流的很大一部分。从我们的面部表情到我们的肢体动作,我们不必说话仍然可以传达大量的信息。有研究表明,肢体语言可能占所有交流的60%到65%。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当解读我们的肢体语言:
01 面部表情想一想,一个人仅凭面部表情就能传达多少信息。微笑可以表示赞同或幸福。皱眉可以表示不赞成或不高兴。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的面部表情可能会揭示我们对特定情况的真实感受。当你说你感觉很好时,你脸上的表情可能会告诉别人不是这样的。
上图是一些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表达情感的例子:
幸福—Happiness
混乱—Confusion
悲伤—Sadness
惊喜—Surprise
愤怒—Anger
兴奋—Excitement
一个人脸上的表情甚至可以帮助决定我们是否相信或相信他所说的话。一项研究发现,最可信的面部表情包括微微扬起眉毛和微微一笑。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表情既传达了友好,也传达了自信。
面部表情也是最普遍的肢体语言形式之一。
全世界用来表达恐惧、愤怒、悲伤和快乐的表达方式都是相似的。
研究表明,我们根据人们的面部表情来判断他们的智力。一项研究发现,脸型较窄、鼻子较突出的人更有可能被认为是聪明的。微笑、快乐表情的人也被认为比愤怒表情的人更聪明。
02 眼睛眼睛经常被称为“心灵之窗”,因为它们能够揭示一个人的很多感受或想法。
当你和别人交谈时,注意他人眼睛的运动是交流过程中自然而重要的一部分。你可能会注意到一些常见的事情,包括人们是否在进行直接的眼神交流或转移视线,眨眼的次数,或者瞳孔是否放大。
在评估肢体语言时,要注意以下眼部信号:
眼神交流:当一个人在谈话时直视你的眼睛,这表明他对你很感兴趣,并在注意你。然而,长时间的眼神接触会让人感到威胁。另一方面,打断眼神交流,频繁地把目光移开,可能表明这个人心不在焉、不自在,或者试图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
眨眼:眨眼是很自然的,但是你也应该注意一个人眨眼太多还是太少。当人们感到痛苦或不舒服时,往往眨眼更快。不频繁地眨眼可能表明一个人有意控制他或她的眼球运动。例如,一个扑克玩家眨眼的频率可能会降低,因为他故意表现得对手中的牌不感兴趣。
瞳孔大小:瞳孔大小是一种非常微妙的非语言交际信号。虽然环境中的光线水平控制着瞳孔的大小,但有时情绪也会引起瞳孔大小的微小变化。例如,你可能听说过“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个短语,用来形容某人被另一个人吸引时的眼神。例如,高度扩张的眼睛可以表明一个人很感兴趣,甚至被唤起。
03 嘴在阅读肢体语言时,嘴巴的表情和动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咀嚼下唇可能表明这个人正在经历焦虑、恐惧或不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在打哈欠或咳嗽,捂住嘴可能是一种礼貌的努力,但也可能是为了试图掩盖不赞成的皱眉。微笑也许是最好的肢体语言信号之一,但微笑也可以用很多方式来解释。微笑可能是真诚的,也可能是用来表达虚假的快乐、讽刺,甚至是玩世不恭。
在评估肢体语言时,注意以下口腔和嘴唇的信号:
噘嘴:抿紧嘴唇可能表示厌恶、不赞成或不信任。
咬嘴唇:人们在担心、焦虑或压力大的时候,有时会咬嘴唇。
遮住嘴:当人们想要隐藏情绪反应时,他们可能会捂住嘴,以避免露出微笑或假笑。
上翘或下拉嘴唇:嘴唇的轻微变化也可以是一个人感觉的微妙指标。当嘴角微微上翘时,这可能意味着这个人感到快乐或乐观。另一方面,微微下拉的嘴角可能是悲伤、不赞成,甚至是一个明显的鬼脸的标志。
04 手势手势可以是一些最直接、最明显的肢体语言信号。挥动、指向和用手指表示数字数量都是非常常见且容易理解的手势。然而,有些手势可能在不同文化背景里完全不同。
下面的例子是一些常见的手势及其可能的含义:
握紧拳头:在某些情况下表示愤怒,在另一些情况下表示团结。
竖起拇指和拇指向下:经常被用作表示同意和不同意的手势。
“ok”手势:是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圆圈,同时伸出另外三根手指,可以用来表示“ok”或“all right”。然而,在欧洲的一些地方,同样的手势也被用来暗示你什么都不是。在一些南美国家,这个符号实际上是一种粗俗的手势。
在一些国家,“V”字意味着和平或胜利。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当手背朝外时,这个符号就有了冒犯的意思。
05 胳膊和腿胳膊和腿在传递非语言信息时也很有用。交叉双臂表示防御。夹紧双腿可能表示对另一个人不喜欢或不舒服。
其他一些微妙的信号,比如双臂的伸展,可能是为了显得更大或更具命令力,而将双臂靠近身体则可能是为了将自己的注意力降到最低或从注意力中抽离。
当你评估肢体语言的时候,注意胳膊和腿可能传达的一些信号:
双臂交叉:可能表示一个人感到自卫、自我保护或封闭
站着的时候,双手放在臀部上:这可能是一个人准备好了,可以控制局面,也可能是一种攻击性的表现。
背手:可能表示一个人感到无聊、焦虑,甚至生气。
快速敲击手指:可能是一个人感到无聊、不耐烦或沮丧的迹象。
交叉双腿:可以表明 一个人感觉封闭或需要隐私。
06 姿势我们如何保持身体姿势也是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姿势可以传达一个人的感受,也可以暗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比如一个人是自信、开放还是顺从。
例如,坐直可能表明一个人很专注,注意正在发生的事情。另一方面,身体前倾而坐,可能意味着这个人感到无聊或漠不关心。
当你试图解读肢体语言时,试着去注意一个人的姿势能传达的一些信号:
开放姿势:包括保持躯干的开放和暴露。这种姿势表示友好、坦率和愿意
闭合姿势:包括身体躯干的隐藏,通常是向前弓身,双臂和双腿交叉。这种姿势可能是敌意、不友好和焦虑的表现。
07 人际距离你听过有人说他们需要私人空间吗?当有人站得离你太近时,你是否开始感到不舒服?
由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 T. Hall)提出的“人际距离”一词,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距离。正如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大量的非语言信息一样,个体之间的物理空间也可以。
霍尔描述了发生在不同情况下的四级人际距离:
亲密距离:6 - 18英寸,这种身体距离通常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亲密或更舒适。它通常发生在亲密接触中,如拥抱、耳语或触摸。
个人距离:1.5—4英尺,这种水平的身体距离通常发生在家庭成员或亲密朋友之间。人们在互动时能舒服地站得越近,可以作为他们关系亲密程度的一个指标。
社交距离:4—12英尺,这种距离通常用于熟人之间。和你非常熟悉的人在一起,比如一个你每周见几次面的同事,你可能会觉得距离更近一些的交流更舒服。如果你不太了解对方,比如你一个月才见一次快递员,那么10到12英尺的距离可能会让你感觉更舒服。
公共距离:12—25英尺,在公共演讲场合,通常使用这个物理距离。在一群学生面前讲话或在工作中做报告都是这种情况的好例子。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需要的舒适的个人距离也不同。比如拉丁文化和北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来自拉丁国家的人在互动时,站得更近会感到更舒服,而来自北美的人则需要更多的个人距离。
理解肢体语言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与他人沟通,理解他人可能想要传达的信息。
虽然人们很容易把信号一个一个地挑出来,但是把这些非语言信号与语言交流、其他非语言信号和情境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你也可以集中精力学习更多关于如何改善你的非语言交流,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你的感受,甚至不需要说一个字。
THE END
作者:Kendra Cherry
原文标题:Understanding Body Language and Facial Expressions
原文链接:https://www.verywellmind.com/
understand-body-language-and-facial-expressions-4147228
译者:蟠桃
版权声明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心医馨语的完整链接。商业合作请在“朋橙心理”公众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