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损伤潜在并发症:手部肌腱损伤与修复
肌腱损伤潜在并发症:手部肌腱损伤与修复https://orcid.org/0000-0003-1901-4456 (陈东生)缩略语: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目的:分析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的流行趋势及预后分布特征,了解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的预后功能恢复,有针对性地开展人群干预,提高干预效果,探讨屈伸指肌腱损伤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统一编制新疆手部肌腱损伤的流行病调查表,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个人信息、损伤原因、受伤时间、受伤季节、损伤肌腱类型、损伤屈伸指肌腱分区、损伤手别、受伤合并症、治疗后手指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术后并发症等信息,回顾性分析上述资料,并分析各资料间的相关性,进行手部肌腱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描述。结果与结论:①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21-30岁的患者最多,男性患
摘要:文题释义:
手部肌腱损伤:有明确的切割伤、刀割伤、挫裂伤、碰伤、砸伤等外伤史,导致受损的肌腱所支配的肌腱分区发生屈伸指功能障碍,同时伴或不伴手部的其他损伤,如神经损伤、血管损伤、骨折等。
肌腱粘连:在发生肌腱损伤的同时有半数以上的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血管损伤,由于损伤肌腱细胞的血供及营养组织,致使肌腱细胞自身增殖减慢,从而导致肌腱周围纤维细胞向内增殖形成肉芽组织,肌腱外膜中的成纤维细胞嵌入其肉芽组织表面,极易与周围组织发生瘢痕性粘连,影响患者的屈伸指功能。目前术后早期进行保护性的功能锻炼,可有效降低肌腱粘连的发生。
背景:目前国内外针对手部肌腱损伤所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鲜有报道。在新疆范围内,屈伸指肌腱损伤的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对其受伤、治疗乃至预后较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极为罕见。
目的:分析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的流行趋势及预后分布特征,了解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的预后功能恢复,有针对性地开展人群干预,提高干预效果,探讨屈伸指肌腱损伤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通过统一编制新疆手部肌腱损伤的流行病调查表,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个人信息、损伤原因、受伤时间、受伤季节、损伤肌腱类型、损伤屈伸指肌腱分区、损伤手别、受伤合并症、治疗后手指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术后并发症等信息,回顾性分析上述资料,并分析各资料间的相关性,进行手部肌腱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描述。
结果与结论:①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21-30岁的患者最多,男性患者多于女性(5.30∶1);②损伤原因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玻璃割伤最高,占24.4%;③损伤例数随年份增加而增加(P < 0.01),损伤时间的季节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夏季损伤例数最多(35.7%);④屈伸指肌腱与手别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右手多于左手(1.05∶1);⑤屈伸指肌腱与合并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屈肌腱损伤容易造成神经及血管的损伤,伸肌腱损伤容易发生手部的骨折;⑥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术后肌腱粘连率为8.8%,功能锻炼后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率显著低于未功能锻炼的患者(P < 0.05),功能锻炼的患者术后手指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显著高于未功能锻炼的患者(P < 0.01);⑦调查结果提示,手部肌腱损伤的住院患者在性别、年龄、损伤原因、受伤时间、损伤肌腱分区、屈伸指肌腱类型、合并症及治疗后肌腱粘连率、关节僵硬率、手指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有待进一步开展手部肌腱损伤及治疗后肌腱粘连的防治策略研究。
缩略语: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
https://orcid.org/0000-0003-1901-4456 (陈东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手部 肌腱损伤 肌腱粘连 关节僵硬 屈指 伸指 生活质量
引用本文: 陈东生 贾麒钰 阿卜杜萨拉木·阿力木江 郭 建 冯东伟 吴 桐 马 创. 手部肌腱损伤与修复:737例流行病学因素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5): 5676-5684.
阅读更多请登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官网
手部肌腱损伤与修复:737例流行病学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