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验肺当事人张海超:开胸验肺者张海超
开胸验肺当事人张海超:开胸验肺者张海超张海超回忆,自己第一次见王某某,是2009年3月,地点在新密市信访部门。4月6日下午,张海超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与王某某之间的交集并不算多,只见过两次面。4月5日下午,正在开公交车的张海超接到朋友发过来的一张新闻截图。他大概扫了一眼,陷入惊讶。截图内容,正是关于王某某在“开胸验肺”一事后,收受企业40万元一事的报道。“在‘开胸验肺’一事中,我有想到过存在收红包现象,但没有想到是他。”当天晚上回家后,张海超详细浏览了关于此事的报道,心情十分复杂。
河南商报记者 韩忠林
近日,据媒体报道,2009年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被曝光后,时任新密市委书记王某某曾收涉事企业董事长侯某某给予的40万元。
时隔10多年,“开胸验肺”再次成为焦点。这些年来,作为当事人的张海超过得怎么样?他对此事怎么看?4月6日下午,河南商报记者对张海超进行了专访。
张海超:心情十分复杂
4月5日下午,正在开公交车的张海超接到朋友发过来的一张新闻截图。他大概扫了一眼,陷入惊讶。
截图内容,正是关于王某某在“开胸验肺”一事后,收受企业40万元一事的报道。
“在‘开胸验肺’一事中,我有想到过存在收红包现象,但没有想到是他。”当天晚上回家后,张海超详细浏览了关于此事的报道,心情十分复杂。
4月6日下午,张海超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与王某某之间的交集并不算多,只见过两次面。
张海超回忆,自己第一次见王某某,是2009年3月,地点在新密市信访部门。
当时张海超已经多次上访,可依旧没有拿到职业病诊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而那一天刚好是市委书记接待日,所以他想着去“碰一碰运气”。
“他当时给的回复,让我充满了希望。”张海超称,当时王某某曾表态,进行职业病诊断需要的材料,一定会让企业提供。之后确定企业应该负的责任,也一定会要求企业落实。
“当时我以为事情很快会有进展,可事实并非如此。”张海超表示,之后事件进展依旧缓慢。直到2009年5月,他才进行了第一次职业病检测,得到的结果却是肺结核。
“之前我曾经在北京、郑州多家医院进行诊断,都说是尘肺病。”对于第一次检测结果,张海超存在质疑。于是他申请再次进行检测。
最终,无奈之下,张海超于2009年6月“开胸验肺”,证实自己患有尘肺病。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得到媒体关注。
2009年7月,“开胸验肺”被媒体曝光后,郑州市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张海超患有尘肺病。
“当天他就来我家了。”张海超回忆,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左右,双方才正式见面。
“他直接说,老弟,我来晚了,让你受苦了。”张海超称,第二次见面时,王某某告诉他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当天就给解决。
不过,律师曾建议过张海超,“开胸验肺”已经引起很多人关注,赔偿之类的问题,最好按照法律流程走,不能“狮子大开口”。所以,当天张海超并未提出赔偿要求。“我也担心被扣上敲诈勒索的名号。”
开公交的收入, 是一家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当时有些人觉得,我发了一笔财,可那真是用命换回来的。”经过多方努力,张海超最终获得了共计120万元赔偿。
2013年,张海超在江苏无锡进行了肺移植,花费了四五十万元。刚出院不久,母亲又中风住院。基本上在同一时间,父亲也查出患有间歇性脑梗。
“一家四口人,三口每天都得吃药。”张海超介绍,唯一不用吃药的女儿,还处于学生时期,开销也不小。
2014年,眼看着家里获得的那点赔偿越来越少,张海超不得不重新找一份工作。“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当年,在朋友推荐下,张海超拿出所有积蓄,并跟朋友借了一二十万元,承包了一辆公交车。
“我们这开公交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开别人的车,一天160元。另一种是开自己的车,当天所有收入都归自己。”张海超表示,大部分时候,他需要开别人的公交车,即便是开自己的车,一天工作12个小时,跑六七趟,按照新密市公交每名乘客1元收费标准,也只有200多元收入。好在每个月政府会有1000多元老年人乘车补贴。
五六年来,张海超开公交赚的钱,是全家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正是因此,他格外珍惜这个机会,没少在上面花费心思。
张海超记得,在对公交车进行油改电时,需要花费10多万元,自己拿不出来,就想着通过银行贷款。
在确定了贷款信息后,出于好意,一位朋友告诉银行张海超曾患有尘肺病,希望银行能够减少一些手续费。银行当时答应会酌情减少。可现实却是,银行得知消息后莫名取消了贷款。无奈之下,张海超只能以朋友名义进行贷款,而自己作为担保人。
“最近两年生意不好。”张海超表示,开公交车带来的收入,一大半都用在了自己和父母的医药费上,再加上其他开支,渐渐有些入不敷出。
张海超表示,正是因为经济困难,他的管理费经常不能按时缴纳。于是没有办法从公交公司等地方获得审车材料。如今,他的公交车很快就要过年审期,他只能干着急。
“这些年生活很艰难,但我一直努力的活着,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还为了社会上关注我的人。”张海超说。
从网站到朋友圈、抖音,他坚持帮助尘肺病患者
“我得了尘肺病,能不能帮帮我。”
“有劳动证明没?”
“只有人证,而且比较多。”
“其他的证据没有吗?”
“没有。”
“你这样维权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前几天,一位尘肺病患者通过微信联系张海超,试图得到帮助。
据张海超统计,2009年至今,自己见过面的尘肺病患者有2000多名;通过电话、网络、微信联系他的尘肺病患者,也有2000多人。
“这些人找我,一般有两种目的。”张海超称,其中一部分人找他,是想在维权方面得到支持,例如传授维权经验,帮忙推荐律师、媒体等。还有一部分人找他,是想获得更多的社会爱心捐助。
“开胸验肺”至今10多年,在得到社会各界帮助的同时,张海超积极参与职业病维权方面的公益事业。
2014年时,张海超曾经创建网站,专门介绍一些尘肺病维权案例,以期帮助到更多的人。如今,疲于为生活奔波的他,没有多少时间进行写作,于是他创建了自己的抖音号,通过短视频方式继续传播尘肺病相关知识。
“前些年比较厉害,最多能帮别人筹到20多万元善款。”张海超称,以前他将其他尘肺病患者情况发到朋友圈、微博上时,很快就会得到爱心帮助。很多媒体也会为尘肺病患者进行爱心募捐。
“我的力量毕竟有限,朋友圈发一次两次可以,发多了谁也不可能一直捐。”虽然如今自己筹不到太多钱,但他遇到尘肺病患者时,依旧会转发到朋友圈,或者抖音上。
自己是尘肺病患者中幸运的一个
“在众多尘肺病患者中,我是幸运的一个。”张海超说,幸运的是自己维权成功,幸运的是自己进行了肺移植,幸运的是自己还活着。
张海超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在自己认识的尘肺病患者中,维权成功的是少数,进行肺移植的少之又少。
“那些顺利进行工伤赔偿的,谁也不会来找我。”张海超称,但凡是找自己的都是在维权过程中遇到困难的。
“有的没有劳动证明,甚至有的公司都已经不存在了。”张海超表示,其实自己也不是专业律师,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因为亲身经历过,每当遇到无助的尘肺病患者,张海超都会感同身受。有时候,他会通过筹款平台捐献一些钱表达自己的心意。
“一般都是三五十元,毕竟我自己生活也很紧张。”张海超称,很多尘肺病患者的遭遇,比他更悲惨一些。
因为“开胸验肺”一事成为关注焦点后,张海超也曾经面临很多选择。
今年3月,张海超正在工作时,有一名自称医药公司代理商的工作人员,专门跑到公交车上找他。
这名工作人员告诉张海超,让他帮忙推广尘肺病相关药物,可以获得提成。而张海超拒绝了这个提议。“如果药真的有用,不需要我推广,如果没有用,那是在坑人。”
除了医药公司销售人员外,也曾经有律师找到张海超,希望他能帮忙介绍案件,胜诉后可以分得一部分费用,同样被他拒绝。
“君子爱财,就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张海超说,一些患者在求助时,会想要将事情全权交给他处理,报酬是维权成功后给予数万元。
对于这些人,他通常会告诉对方,尘肺病维权很难,如果自己都不上心,基本是没有可能成功的。
10多年前,张海超用“开胸验肺”的极端手法,来争取活在世界上的机会。如今,生活艰辛,可是为了家人,他依旧坚强地活着。
对他来说,活着就是生命最简单的真谛。
编辑 吕瑞天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