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制图入门教程零基础cad 教程(旋转法绘制倾斜对象)
电脑制图入门教程零基础cad 教程(旋转法绘制倾斜对象)将黄色竖直线段AC分别向左、右偏移17.5个单位,得到黄色竖直线段EF、黄色竖直线段GH。将黄色水平线段AB向上偏移175个单位,并将得到的黄色水平线段CD向左拉长,交黄色竖直线段AC于点C。2.1、按键盘上的“F8”键,打开“正交”,命令行输入“L”后回车,启用“直线”命令,绘制一条黄色水平线段AB,一条黄色竖直线段AC,两条线段交于点A。20210816_012.2、命令行输入“O”后回车,启用“偏移”命令,进行以下偏移操作。
搞懂“外切相加,内切相减” ,让绘图易如反掌 CAD 制图 AutoCAD 实战教程 机械制图 工程制图
1.3、对于绘制倾斜对象,有时候可以先摆平绘制,然后根据所给定的角度旋转为倾斜对象。
1.4、如果已知一个圆与另外两个已经确定位置的对象相切,并且半径已经给定,那么首选“相切、相切、半径”方式绘制该圆。
20210816_01
二、详细绘制步骤2.1、按键盘上的“F8”键,打开“正交”,命令行输入“L”后回车,启用“直线”命令,绘制一条黄色水平线段AB,一条黄色竖直线段AC,两条线段交于点A。
20210816_01
2.2、命令行输入“O”后回车,启用“偏移”命令,进行以下偏移操作。
将黄色水平线段AB向上偏移175个单位,并将得到的黄色水平线段CD向左拉长,交黄色竖直线段AC于点C。
将黄色竖直线段AC分别向左、右偏移17.5个单位,得到黄色竖直线段EF、黄色竖直线段GH。
2.3、命令行输入“C”后回车,启用“圆”命令,绘制以下圆。
捕捉点A为圆心,绘制两个白色同心圆A,直径分别为20个单位、50个单位。
捕捉点C为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100个单位的白色圆C。
2.4、下面开始绘制左上角R15的圆(对应原图左上角R15的圆弧)。
要绘制的R15圆与白色圆C内切,因为“内切相减”,所以命令行输入“C”后回车,启用“圆”命令,捕捉圆心C为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100-15=85”个单位的红色虚线圆C,与黄色水平线段CD交于点D。
2.5、直接回车,再次启用“圆”命令,捕捉点D为圆心,绘制两个同心圆D,白色内圆D的直径为15个单位,青色外圆D的半径为15个单位。
2.6、命令行输入“O”后回车,启用“偏移”命令,将白色圆C向内偏移30个单位。
由绘制过程可知,青色外圆D与白色外圆C内切,与白色内圆C外切,半径为15个单位,圆心D落在黄色水平线段CD上,满足原图的要求。
2.7、命令行输入“E”后回车,启用“删除”命令,将红色虚线圆C删除掉,完成后如下图。
2.8、命令行输入“TR”后回车,启用“修剪”命令,根据绘图需要进行修剪,完成后如下图。
2.9、命令行输入“REC”后回车,启用“矩形”命令。
2.10、在黄色竖直线段AC上捕捉任意一点P作为矩形的第一个角点。
2.11、输入矩形另一个角点R的相对坐标值“@50 87”后回车。
2.12、这样就绘制出了一个50x87个单位的青色矩形NPQR,左边NP落在黄色竖直线段AC上。
2.13、命令行输入“L”后回车,启用“直线”命令,捕捉边PQ的中点S作为直线的第一个点,向上绘制一条长度为20个单位的青色竖直线段ST,接着向上绘制一条长度为50个单位的黄色竖直线段TU。
2.14、命令行输入“C”后回车,启用“圆”命令,进行以下绘制圆的操作。
捕捉点T为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8个单位的红色圆T。
捕捉点U为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8个单位的红色圆U。
2.15、命令行输入“O”后回车,启用“偏移”命令,将黄色竖直线段UT分别向左、右偏移8个单位,得到青色竖直线段VW、青色竖直线段XY。
2.16、命令行输入“TR”后回车,启用“修剪”命令,选择青色竖直线段VW、青色竖直线段XY作为修剪边界后回车。对红色圆U、红色圆T进行修剪,完成后如下图。
2.17、选中青色矩形NPQR、红色圆弧U、红色圆弧T、青色线段VW、青色切线XY、青色线段ST、黄色线段TU以及它们的尺寸标注,命令行输入“RO”后回车,启用“旋转”命令,捕捉点N作为旋转的基点,输入旋转的角度值“27”后回车,这样就将选中对象以点N为基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了27°。
2.18、命令行输入“L”后回车,启用“直线”命令,捕捉点E作为直线的第一个点,向右绘制黄色竖直线段GH的黄色垂线段EG,垂足为点G。
2.19、选中青色矩形NPQR,命令行输入“X”后回车,启用“分解”命令,将青色矩形NPQR分解。
2.20、命令行输入“EX”后回车,启用“延伸”命令,选择黄色竖直线段GH作为延伸边界后回车,将青色线段QP向左延伸至与黄色竖直线段GH交于点Z。
2.21、选中青色线段NP、青色线段PQ、青色线段QR、青色线段RN、红色圆弧U、红色圆弧T、青色线段VW、青色线段XY、青色线段ST、黄色线段TU以及它们的尺寸标注,命令行输入“M”后回车,启用“移动”命令,捕捉点Z作为移动的基点,捕捉点G作为移动的目标点。
2.22、移动完成后如下图,青色线段QZ的端点Z与点G重合,而点N仍然在黄色竖直中心线段AC上。
2.23、命令行输入“C”后回车,启用“圆”命令,接着输入“T”后回车,选择“相切、相切、半径”方式绘制一个红色圆,该圆分别与青色线段NP、白色圆弧KM相切,半径为25个单位。
2.24、命令行输入“TR”后回车,启用“修剪”命令,根据绘图需要进行修剪,完成后如下图。
2.25、标注尺寸,使用“图层”管理图形,将所有轮廓线放在“Object”图层;所有中心线放在“Center”图层;所有标注对象放在“Dimension”图层,将“Object”层置为当前图层。
2.26、点开“图层”工具栏上“图层控制”右侧的下拉箭头,点击前面的“开/关图层”按钮,将除“Object”图层外的所有图层关闭掉。
2.27、这样就只显示“Object”图层上的对象。
2.28、命令行输入“H”后回车,打开“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点选“渐变色”选项卡,在“颜色”栏点选“双色”,将“颜色 1”设置为“绿色”,“颜色 2”设置为“绿色”,然后点击“添加:拾取点”按钮。
2.29、在要填充图案的区域内部单击一下,可以预览到填充效果。
2.30、觉得填充效果没有问题后点击“确定”。
2.31、颜色填充完成后如下图。
2.32、选中绿色填充对象,命令行输入“LI”后回车,启用“查询”命令。
2.33、在弹出的“AutoCAD 文本窗口”对话框中,可以看到绿色填充区域的面积为“12402.69”。
2.34、点开“图层”工具栏上“图层控制”右侧的下拉箭头,再次点击前面的“开/关图层”按钮,将之前关闭的图层打开。
2.35、最终完成效果见下图。
20210816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