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贝早教六大教学理念:知名早教金宝贝
金宝贝早教六大教学理念:知名早教金宝贝转课至少也得是同等级别的早教机构才行,这样难度就大了,因为同级别的机构,如今大都也陷入困境。家长陷入两难的境地,很多人交了2万多快钱,还一节课也没上呢,不转课,钱又拿不回来。等家长反应过来,已经人去楼空,投诉无门,退费无望。这些地区的机构虽然发文称将协助家长转其他机构,但这个建议能否落地也不好说。家长当初挑选金宝贝,就是看重它优越的环境和它营销的教育理念,不是简单地找个地方托管孩子。
| 观点:秋叶大叔 | 编辑:林琳
最近,知名早教金宝贝在全国多地爆出突然关店、搬迁的消息。
这两年教培机构关门都经历了相似的过程,金宝贝也不例外——
陷入现金流困难后,一面拖欠老师工资,一面加大对家长的营销,结果坑还是填不完,最后宣布放假,某天深夜,突然发文宣布停业。
等家长反应过来,已经人去楼空,投诉无门,退费无望。
这些地区的机构虽然发文称将协助家长转其他机构,但这个建议能否落地也不好说。
家长当初挑选金宝贝,就是看重它优越的环境和它营销的教育理念,不是简单地找个地方托管孩子。
家长陷入两难的境地,很多人交了2万多快钱,还一节课也没上呢,不转课,钱又拿不回来。
转课至少也得是同等级别的早教机构才行,这样难度就大了,因为同级别的机构,如今大都也陷入困境。
无独有偶,知名早教机构七田真也传出多地门店关闭的消息,上海、福建、广州等地的家长都炸了锅,门店也遭遇了维权纠纷。
很多人问我,你说家长是不是太没眼力?这两年教培倒闭,媒体报道的维权事件层出不穷,怎么还有人心那么大,一下子买几万块钱的课时呢?
其实也不能全怪家长。
疫情之下,很多早教机构收了钱,但是时开时不开的,很难销课。但运营成本每个月都要开支,结果就从赚钱生意变成了亏本生意。
这些都可以理解,问题是个别机构明明经营遇到困难,不选择诚实面对,而是瞒着家长,大搞促销,继续让家长预存大额课时费。
比如让课程顾问天天找你聊续费,说他们即将涨价,差价接近1万元,最后你就心动了,付了两三万,买了100多个课时。
等察觉不对劲,联系退费,就告诉你,可以退,但要排队,排多长时间不知道。
像下面这种话术和套路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今后还是要小心为上。
当现金流压力压垮一切时,什么教育情怀,什么为家庭赋能,都顾不上了。
这些金牌早教纷纷倒闭,是不是就意味着早教这条赛道没有未来了呢?
我想谈谈三个判断:
第一,早教机构不是一夜入冬,而是被政策逐步挤出泡沫。
有人说双减和疫情是压垮早教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只是说出了外因。
可能大家没有留意,早教高速发展是在2014年到2019年之间。
那是因为,2013年发生了一件事,国家就教育法的修改草案向公众征求意见,关于“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表述被取消了。
这一取消,资本立刻闻风而动,教育行业的投资案例大幅增长,鸡娃的理念被大肆宣传。
鸡娃风气逐渐在学科培训盛行,家长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就把起跑线拉长到了早教行业。
“高端早教”,“国际教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多数中产家庭青睐。
金宝贝、七田真就是高端早教的典型,面向中产以上家庭,一个课包至少万元起,一个孩子一年早教花费过两万是平常的事。
中产家庭的家长这些年又信奉圈层教育,再一看,这些国际早教装修高大上,活动氛围友爱,老板气质佳,老师服务好,他们当然倾向于信任这样的机构。
所以,那几年教育行业的大部分赛道都是赚钱的。
这种浮躁的氛围,就免不了想赚钱的人涌进这个行业,他们疯狂开店扩张,只想快速做大赚风口的钱,这些做法自然堆积出大量的行业泡沫。
如今双减政策一下,不允许教育资本化,就是政策回归到2013年之前,逼教育从业者回归本心。
早教,包括整个教育,本来都应该是一件很慢的事。
想要快速投入快速收割的人,是没有办法静下心来慢慢做的。
这样一来,那些投资教育行业的机构大大减少,偏好投机,想赚快钱的人逐渐撤出这个领域。
而那些走得慢一些,但真正保有教育初心的人反而能够留下来。
第二,早教行业均值回归,亲子早教要走向平民化。
我的朋友古典老师有一个观点:任何一个行业,并没有什么神话。你看着某个“神话”破灭了,其实是一种均值回归。
金牌高端早教机构的倒下,不表示这个市场就没有未来,它只是这条赛道的正常调整而已。
我曾经和金宝贝一个负责人谈过,他说他在金宝贝鼎盛时期投资了几百万加盟费,还不包括一流商圈几百平米的铺面租金,环保装修的费用,每个月老师的工资和水电费。
前几年行情好,他当然靠加盟赚到钱。
但好的教育和高端的商圈,高级的装修,华丽的宣传有必然联系吗?这些成本其实也是由家长来承担。
他说没办法,有的家长追求这样的体验。
结果遇到疫情和双减的打击,这么大的投入难以为继,他现在也撤出了。
但是,我也见过经历这几年的疫情,能够撑到今天的早教机构。
有家早教机构的负责人是幼儿园园长出身,她的机构开在普通的居民住宅里,装修朴实,宣传几乎没有,但一开十几年,直到今天。
他们解决的问题很明确——
新手父母不懂怎么带三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带孩子过来和老师玩,免得你们在家鸡飞狗跳。
提供半托服务,三岁以下的小孩子吃完午饭再回家,将来他上幼儿园就不容易哭闹,适应得很好。
这难道不是解决了父母们的刚需吗?
没有资本会投这样的小机构,收费不高,只能凭着口碑,附近的孩子源源不断。
小而美,做熟人生意,靠内容和服务赢得客户。
疫情期间是要难过一些,但没有火烧屁股的焦虑,疫情一缓和,马上就可以正常运转。
不能发财,但可以生存。
家长大多是从众的,以前有的机构宣传差异化教育,刺激了家长的焦虑,的确可以赚快钱。
但现在,国家鼓励共同富裕,鼓励生育,你的项目如果收费太高,会让年轻人焦虑,不敢生孩子。
一句话:只要你的行业,给年轻人生孩子带来压力,都不会受到政策的鼓励。
第三,线下机构疫情后会全面回归,线上教育昙花一现。
早教依然有刚需,它最大的价值应该在于帮助父母”合格上岗“,解决当下家庭教育的困难。
但疫情绵绵无绝期,线下活动在很长时间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那么家长们的需求会如何解决呢?大家会自然而然地转到线上。这种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推广亲子阅读,很多阅读推广人录视频,上直播,在小红书等平台辅导父母给孩子选书,教他们如何给孩子读书。
新东方刚刚开启直播带货时,带货的产品主要就是儿童类图书和亲子教育类产品。
像“少年得到”这样的音频内容,疫情期间播放量根本不受影响,2022年还成为教育部认证的非学科培训机构。
孩子如何时间管理,孩子每天吃什么,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孩子学习不好怎么办,这些内容在视频平台上永远是热点。只要你有好内容,就不愁没有粉丝。
可以这么说,疫情之下,早教行业家长和老师都是惊弓之鸟,线下机构注定要度过一段艰难时期。
等疫情过去,家长真正的刚需是有人帮我带娃,解放我的精力,让我可以去赚钱。
线上教育其实没有解决刚需,能解决的还是线下业务。
所以线下艰难的早教企业们,还得坚持,才能看到曙光啊。
不过等曙光来到,还想收高价赚钱,恐怕是很容易被政策监管的,那时接受被国有化运营改造再推出平价服务,也许会是真正的趋势。
教育这个行业,首先是民生属性,其次才是市场属性啊。
一个人最大的明智就是:能赢对手,但对时代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