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铅笔有多长》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直观比较物品的长短,二年级上册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节课,学生将继续学习分米和毫米,进一步发展量感,为后续认识周长和面积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说联系顺德区杏坛昌教小学 陈煜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我将从以下两大板块进行课后说课。一、说研究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1)

  说课视频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2)

  说课稿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顺德区杏坛昌教小学 陈煜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我将从以下两大板块进行课后说课。

一、说研究

(一)说联系

《铅笔有多长》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直观比较物品的长短,二年级上册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节课,学生将继续学习分米和毫米,进一步发展量感,为后续认识周长和面积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比较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图1-2),可以发现,各版本在关于分米、毫米的课程要求和重难点上基本一致,但在活动设计和素材选取等方面不尽相同,北师大版教材从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生活例子出发,尤其突出以下两个亮点

1.重视通过测量、想象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体验;

2.估测活动贯穿其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估测意识。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3)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4)

(二)说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 经历测量的过程,直观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初步发展估测意识,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性。

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建立1分米和1毫米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新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和灵活敏捷的思维品质,形成理性精神。

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经历测量的过程,学会运用数学语言,简约、精确地表述生活中的物体长度;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培养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意识。

(三)说学情

为帮助学生有效建立量感,我对学生进行课前访谈(图3):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5)

并整理得到以下数据(图4):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6)

尽管有较多学生在生活中听说或了解过“分米”、“毫米”,但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尤其对于1毫米这样肉眼难以察觉的长度,学生在生活中较少接触,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理解上存在困难,这恰恰是建立量感的关键。

(四)说重难点

据此,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建立实际表象。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教学难点。

重点: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建立关于长度单位的实际表象。

难点: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五)教法学法

皮亚杰说:“动作是智慧的根源”。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探究欲望强烈。因此我在认识分米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认识毫米环节,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师生合作教学法,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这样的教与学的策略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可做如上表述。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7)

教法:多媒体教学法、师生合作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二、说教学

(一)教材处理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应该跳出封闭的教室和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分析教材、研究学生,合理选择教法的基础上,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感知 “量感”。创设生动情境,自主探究1分米有多长,感知量感。

2.合作学习,发展“量感”。师生合作,多媒体辅助,充分感知1毫米,发展量感。

3.梳理脉络,丰富“量感”。课堂游戏打通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丰富量感。

4.拓展视野,升华“量感”。了解“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故事,浸润数学文化,渗透量感价值。

下面请您随我一起走进教学片段展示。

1.认识分米

同学们,这是喝酸奶的吸管,请量一量,吸管有多长?

学生自主测量,互相交流结果,我在巡视过程中,对测量不规范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

很快,学生得出:吸管长10厘米。我顺势引出,10厘米也叫作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用手指夹住吸管,这样一拃就是1分米。

随后,我让学生同桌合作,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2分米,3分米,……,一直到10分米,学生欣喜地发现,10分米就是以前学习的1米,从而得出“1米=10分米”(板书)。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8)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名发现者,探索者。”二年级孩子更是如此。本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测量吸管长度,构建1分米的实际表象;通过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发现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2.认识毫米

在“认识毫米”环节,我设计以下教学步骤:

(1)估一估。铅笔有多长?我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估测、表达。(播放学生语音:我估5厘米;我估8厘米;我估1分米。)

(2)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我用小棒代替铅笔,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测量,再汇报(播放学生语音:铅笔比6厘米多一点,不到7厘米;铅笔比6厘米多3个小格。)只要学生大胆说出想法,我都给予表扬。

(3)认一认。显然,整厘米数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测量需要,大部分学生还不能精确表达多多少还是少多少,加上刻度线细小密集,观测也存在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放大刻度尺上的1厘米,和学生一起辨认,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间隔是1毫米,2小格就是2毫米,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另一个长度单位——毫米。

(4)读一读。接着,我让学生尝试读出这支铅笔的实际长度。(出示图片)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9)

学生出现这两种读法:①6厘米3毫米;②6厘米4毫米。这是一个高频易错点。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请这两位学生分别演示读的方法,第一位学生数小格子,第二位学生数线。我指出正确读法,强调读毫米数时看的是小格子数,而不是第几条线。紧接着,我播放微课,总结认读方法,学生进一步学习1厘米里有10小格,因此1厘米=10毫米(1cm=10mm)。(板书)

(5)摸一摸。为了更深刻地建立1毫米的实际表象,我让学生摸一摸校卡的厚度,说说感受,加深感性认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心理特征,作为合作者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产生知识冲突时,我因势利导,提出“1毫米”概念;信息技术手段的加持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毫米的实际意义。整个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在探索中体会。

(三)练习处理

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我遵循趣味性、探究性、实践性的原则,设计三个层次的数学活动。

1.“火眼金睛” (把你认为不恰当的地方,圈出来并改正。)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10)

设计意图:本题以日记形式展示,生动有趣,学生学以致用,在思辨中梳理知识脉络。

2.体验“最窄胡同”

学生观看《钱市胡同》微视频,将课室过道摆放成7分米宽,走一走,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11)

3.跨学科主题活动——栽苗记

开展跨学科的主题活动“栽苗记”,学生从个人栽苗,记录数据到每周小组分享交流,再到1个月后班级汇报展示,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核心素养;同时渗透劳动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四)教学评价

最新版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本节课形成性评价适时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终结性评价真实评思,丰实自信心;自评、互评促进自主学习;传统与现代化评价方式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多种评价方式相互配合,形成“教—评—学”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作用。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12)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分饼教学评课(顺德数学之窗杏坛昌教小学陈煜铅笔有多长说课分享)(13)

(五)教学特色

史宁中教授说,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本节课我将“三会”精神贯穿始终。贴近学生生活,让测量活动富有温度;抓准认知起点,让测量活动提升效度;捕捉灵动生成,让测量活动彰显深度。自主探究,师生合作,品尝数学味道,让量感在深深扎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倾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