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阅读专项练习题推荐:五年级课外阅读理解全能训练
小学五年级阅读专项练习题推荐:五年级课外阅读理解全能训练(1)橄榄枝: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 词语。 作为体育界曾经的王者,邓亚萍在拥有了耀眼的18个世界冠军头衔之后,完全有条件,充分享受这些胜利果实。但是她 不但继续在运动领域尽职尽责,并开始向完全陌生的领域攀登。邓亚萍以实际行动拒绝沉沦,突破了一些“后奥运冠军”的老路。很多曾经和邓亚萍一样成功的运动员,在获得奥运的金牌以后,国内一些大学纷纷向他们伸出了破格录取的橄榄枝,但有些奥运冠军并没有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而邓亚萍在1997年结束运动员生涯后,开始了11年的求学之路,分别在清华大学、 英国 诺丁汉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从2003年至2008年,邓亚萍又花了5年时间戴上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帽。而这些国外大学,是不会管你是不是奥运冠军,是不是世 界著名的运动员,邓亚萍的博士帽货真价实,令人羡慕。 邓亚萍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毫无疑问,这样的攀登人生,更值得称道,也更能激励
五年级课外阅读理解全能训练 暑假拓展篇阅读即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而语文的阅读理解又是重要之重要。阅读理解在整个语文考试中占大比重分值。这一块是我们拿分的重要阵地,也是我们失分的重点位置。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
01
邓亚萍的人生攀登
从只会说中文,到如今英文达到母语水平,并用 英文完成博士论文,拥有18个世界冠军头衔的“乒乓女皇”邓亚萍,又将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收入囊中。
作为体育界曾经的王者,邓亚萍在拥有了耀眼的18个世界冠军头衔之后,完全有条件,充分享受这些胜利果实。但是她 不但继续在运动领域尽职尽责,并开始向完全陌生的领域攀登。邓亚萍以实际行动拒绝沉沦,突破了一些“后奥运冠军”的老路。很多曾经和邓亚萍一样成功的运动员,在获得奥运的金牌以后,国内一些大学纷纷向他们伸出了破格录取的橄榄枝,但有些奥运冠军并没有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而邓亚萍在1997年结束运动员生涯后,开始了11年的求学之路,分别在清华大学、 英国 诺丁汉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从2003年至2008年,邓亚萍又花了5年时间戴上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帽。而这些国外大学,是不会管你是不是奥运冠军,是不是世 界著名的运动员,邓亚萍的博士帽货真价实,令人羡慕。
邓亚萍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毫无疑问,这样的攀登人生,更值得称道,也更能激励年轻人去奋斗。
阅读理解训练题: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 词语。
(1)橄榄枝:
(2)货真价实: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求学 之路正义之声
3.“邓亚萍以实际行动拒绝沉沦”一句中,邓亚萍的实际行动是指 。
4.“从只会说中文,到如今英文达到母语水平,并用英文完成博士论文。”邓亚萍获得这样的成功,原因是 。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邓亚萍说些什么?
02
艺术之都佛罗伦萨
素有“艺术之都”称号的 意大利佛罗伦萨,它是中古时期欧洲著名的贸易中心,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这里有世界著名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伟大的先驱但丁、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盖世奇才达·芬奇和著名科学家伽利略诞生于此地。
佛罗伦萨城位于意大利阿尔诺河谷一块平川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市有40多个博物馆、美 术馆,60多座宫殿和许多大大小小、形象各异的教堂、广场,并收藏了大量的优秀艺术精品和精荚文物。
漫步佛罗伦萨街头,到 处弥漫着优雅的艺术气息,那狭窄的街道,还能 听到马蹄声,仿佛回到往昔文艺复兴那辉煌的时代。街道和走廊连同市中心的广场,街道两旁布满了工匠店铺,内留有许多纪念诗人的文物古迹,如但丁绘画作品和雕刻作品等。广场如同露天博物馆,各种铜像、石雕栩栩传神。难怪它在15~16世纪就成了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以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全欧。伫 立在这里,翘首凝视整个美丽的佛罗伦萨市,你这才体会到真正的艺术魅力,特别是米开朗琪罗广场上的那些雕塑成了佛罗伦萨街头一大景色。那个大卫,在意大利人民心中,并非露着幽默而面带微笑的佛罗伦萨少年,而是神情紧张而悲壮的勇士。世界各地的艺术绘画人经常汇集到这里临摹绘画。
阅读理解训练题: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伫立(z hù chù) 翘首(qiào qiáo) 雕塑(sù suò) 博物馆(bé bó)
2.在文中 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俗--( ) 宽阔--( )
轻松--( ) 渺小--( )
3.佛罗伦萨的许多艺术大师诞生于此,伟大的先
驱( ),艺术大师( ),盖世奇才( ),著名科学家( )。
4.概括说明佛罗伦萨为什么被称为“艺术之都”?
03
珍惜时间的鲁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 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生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已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 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 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阅读理解训练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伟大--( ) 节约--( ) 延长--( ) 休息--( )
2.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
A.鲁迅很谦虚。 B.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他在工作。
C.鲁迅抓紧一切时间紧张地工作。
4.“他工作起来从不知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 ,一写就写到天亮。”这是因为( )
A.他有很多的工作 需要去完成,极为珍惜时间。
B.他有通宵工作的体力,从不知道什么是累。
C.他不需要太多的睡眠时间。
5.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