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公务员申论水平(如何加强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应试能力)
怎么提高公务员申论水平(如何加强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应试能力)1.2背景材料的普遍性申论考试的性质是由国家公务员的工作特点决定的,国家公务员的工作,通俗地概括为办文、办会、办事,而这一切均离不开对大量信息的处理。公务员时时要面对各种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提出对策建议,辅助决策。申论考试在有限的考场和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给定材料的阅读、分析、概括、解决的要求正是对应试者公务员工作能力的考察。其考试结构规范,目的明确,首先给定1组3000-6000字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做题。答题形式具体有3步:第一,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或主要内容、主要观点,近年来这一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如,2005年11月国家机关招录公务员是将这一问题变为选择和归纳);第二,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第三,在完成上述2项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性法律,标志着我国公务员的管理正在步入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轨道。
根据《公务员法》第四章第二十八条规定:“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国家公务员需要具备全面的搜集、分析、概括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国家招考公务员,采用了考申论的方法。
这也是面对世界政治多元化,经济一体化,打破原来干部录用由纯粹的个别人说了算转向由基本素质说了算,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多年来招录公务员的通行做法。
申论意在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考试全部为主观性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限共150分钟,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其考试结构规范,目的明确,首先给定1组3000-6000字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做题。
答题形式具体有3步:第一,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或主要内容、主要观点,近年来这一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如,2005年11月国家机关招录公务员是将这一问题变为选择和归纳);第二,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第三,在完成上述2项程序的基础上,紧紧扣住给定资料及其反映的主要问题,申明、阐述、论证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1仿真性
申论考试的性质是由国家公务员的工作特点决定的,国家公务员的工作,通俗地概括为办文、办会、办事,而这一切均离不开对大量信息的处理。公务员时时要面对各种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提出对策建议,辅助决策。申论考试在有限的考场和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给定材料的阅读、分析、概括、解决的要求正是对应试者公务员工作能力的考察。
1.2背景材料的普遍性
申论考试的资料内容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均有涉及。2005年甘肃省考题是以“2·3敦煌机场事件”为背景材料,谈公平理念,其实质是考查应试者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与看法,话题较单一。
2005年11月,国家招录公务员时,申论题目是《关于处理突发公共事件问题》,其试题较为规范,材料表述明确,涉及的内容和观点都不偏颇,没有争议,每个考生都能有论而发。但资料内容多,5000字左右,牵涉到在社会转型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业与再就业、人口的增加、社会保障、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等,可概括为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实质是在考问政府的执政能力,涉及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2方面内容,对试题的作答难度明显加大。
1.3时政针对性
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申论考试中2个基本要求,认识和抓住了这2点,才能真正领会申论考试的精髓,找准答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从而能够高屋建领、鞭辟入里地建构思路和完成论证。纵观历年申论考题所围绕的、所针对的无一不是时政热点问题。
1.4知识的综合性
申论考试要求考生透彻、全面、清晰地分析、解决和论证问题,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试题多从社会热点中提取具有时代气息的主题,构思出一系列与各学科有关的综合性较强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
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审读材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4个主要环节,考试中要准确完成对这4个环节的把握。
首先,审读材料。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材料是申论考题展开的基础,对它的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整理、归纳、综合是行文成功的关键,是完成其他3个环节的前提条件,体现公务员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比如,200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就是一组包含10多个“噪音扰民”的子材料,论证经济发展与城市布局问题;而2001年的录用考试则是大家曾经关注的治疗感冒药康泰克中含“PPA”的问题,提倡加大政府有关部门监管力度和老百姓的知情权;2002年是网络安全与建设;2003年是安全生产问题;2004年是加入WT0、汽车工业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2005年的农村、农民问题:2006年的关于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问题。近几年申论考试都紧扣社会热点。
如2003年“非典”暴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05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2005年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事件等为材料。但无论是哪种材料,都是非文学性的表述。
因此,考生必须拿出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40分钟左右)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的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事件的本质,也才能按照要求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或内容,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切忌匆匆忙忙浏览一遍,不求甚解,不细看要求,以致作答文不对题。
审读材料要求做到主次分明、轻重有别,具体是:
(1)看准要求,细读材料,边读边用铅笔作些有用的记号和小注,弄清楚考试的具体要求,便于下一步对材料的整理。它的目的是:通过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等,显示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随时对材料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整合“碰撞”联系,进行发散性思考、联想思考及收束性思考等。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综合,为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显示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其次,概括主题。这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对前面阅读资料环节的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又是提出对策和方案以及论证的前提,需要求准、求深,并使提出的对策或可行性方案以及论证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是其据以立论和展开的基础。若是主题概括不准确或不够全面,就无法进行下一步答题程序。
概括主题形象地讲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及相关侧面:“两个基本点”一是指问题产生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二是指解决问题的必要和方向。具体方法是:
(1)分段归纳法(扫描法)。就是将材料分段,将内容一致的材料作为一个部分,归纳出段意。这是一种最基础的方法,多数考生从小学就在做这个练习。这也是概括主要内容的最有效方法;概括主要内容是概括主要问题的前提,所以即便是要求概括主要问题也需要概括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对于回答概括主要观点的要求更是有效,而且,这种方法不会有遗漏观点的危险。
(2)主要问题归纳法(深挖法)。一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惟一的。当然在材料中,主要问题会衍生出次要问题,但主要问题是本质,我们只归纳主要问题。
概括要点的其他方法还有求同辩异法、追本溯源法、联想类推法、抽象概括法、发散凝察法等,答题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做出选择。
再次,提出对策。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关键环节,它重点考查考生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所提对策、建议及方案等要切实可行,具体详实,并要论证、表达这样实施的充分理由。这表现了公务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
提出对策要做到“三观解决”,就是“宏观整体笼盖,中观弹性把握,微观具体解决”。
这一环节必须结合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按照行政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申论考题一般都是较具体的事件,有明显的矛盾冲突,考生一定要分析清楚其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联系前面概括的要点,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着力解决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
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并力求使自己所提出的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就事论事,切忌没有直接联系的宏图大论、不切实际的空话废话或模棱两可。
最后,进行论证。这是申论考试最关键的环节,它要求应试者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前面的3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但总的来说,都只是积极有益的铺垫,此处的论证过程则需要多费些笔墨。
这不仅因为它的字数要求多,分值高于其他部分,更重要的是,论证才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能全面考查和衡量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
进行论证应当做到:材料引进,主题鲜明,措施可行,理由充分。就材料展开论述时,考生应从材料引入议论,就给定资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牢牢把握国家公务员的专业视角,即慎思明辨,发挥思辨能力。
切忌脱离给定资料,离开所完成的第一、第二步要求来进行最后的论证。论证要做到言信行果,立足于现实,设计的方案要有可行性。并要注意论题鲜明、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详略得当这些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答题的3个部分、4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不可分别作答。
综上所述,申论考试好比整理内务卫生。开门之后,面对混乱,首先要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之后,要按要求重新整理摆放;最后,还要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布置的理由。了解这一思路,把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步曲,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就能较好地完成申论考试。
考试过程中具体应注意以下要求:
(1)注意限制要求。申论考试中对字数是有限制性要求的。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在150字以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简要说明,要求在350字以内:申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在1200字以内。超过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低于要求字数的10%,否则要扣分。
这种要求不是不合理的机械性要求,而是对应试者阅读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文字水平的综合性要求与测评。所以应试者不应突破各项要求的字数限制,否则影响考试成绩。
(2)临考前做适量的模拟题。应试者通过适量的练习可以了解考试试题的总体设计、考试时间的安排,把握做题的速度,并且熟悉、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角度与答题技巧;特别是通过往年真题的练习,仔细分析参考答案,寻找自己对问题的定位与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与标准答案的差距,发现问题,力求向标准答案的思路靠拢。这是在考前短期内可能提高分数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
2004年招警考试,我院学生报考的883人中,共入围173人,最高成绩319.2分,最低成绩111.8分。据初步统计,在参考学生中,申论考试成绩最高91分,最低只有17分,平均成绩在60分左右。
2005年招警考试,我院学生共入围249人,最高成绩312.8分。在参考学生中,申论考试成绩最高85分,最低52分,平均成绩70.87分。
从总体看,今年申论考试成绩较2004年有所提高,平均成绩提高了10分。究其原因,主观方面看,2004年申论的主题是高考阅卷问题,属于比较偏冷的社会问题,学生把握起来难度相对较大,2005年申论的主题是敦煌机场少年坠机事件,属于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把握起来较为容易;客观方面看,我院教师在今年申论辅导当中注意把握社会热点问题,辅导教师及时向学生讲授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相关热点材料。
因此,我院学生2005年申论考试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改进。
首先,我院学生基础薄弱,文字运用能力较差,经常有学生为凑字数而大伤脑筋,而文字驾驭能力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迅速提高的。所以对于我院学生来说,申论考试成绩的提高还有待于扎实的学习和逐步的训练。
其次,申论考试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地、有深度地分析材料中提出的相关现象和问题,这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院学生由于逻辑思维发展水平和社会知识素养处在发展的初期,答题思路和过程不适应申论考试的要求,从而导致失分偏多、没有高分的现象。加之申论材料篇幅长、内容杂,虽然集中训练时重点讲授了观点的提炼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较大困难。
如最后的论述部分,很多学生没有综合考虑,论点偏激,论证肤浅,语言苍白甚至语句不通,结果失分很多。这些都是造成申论考试成绩普遍不高的原因。
再次,还有一些学生不重视考前辅导,有的学生毕业后只顾眼前利益,不重视集中时间复习。这些也是造成一些学生成绩不甚理想的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1)从学生入校起就开始进行公务员考试教育,让他们能够及早地认识到其中的种种困难及其重要性,在树立信心的基础上,强化认真、重视的意识,刻苦学习和钻研,关注社会时政热点,注意平时信息搜集和知识储备。只有在校充分准备,将来才有选择权。
(2)通过系统学习,经过理论指导、范文选读、大量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促进申论成绩的提高。申论测试的是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高度概括、综合分析的能力,而这些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有所提高的,也不是能够通过集中培训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相反,它的提高必须经过完整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
这些措施包括:①加大申论写作讲练比例,力争达到1:1的练习量,使学生熟能生巧;②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评改,通过设立墙报、板报的形式展示范文,引导学生模仿:③摘抄、复印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材料,促使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④要求学生自觉练习钢笔书法,改善学生答卷的美观程度。
这就要求教师在逐步讲授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同时,通过个别指导、范文选读、写作训练、热点摘抄、书法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大量练习,使其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概括、分析和论述能力。
(3)将现有的申论考试资料进行内容的合理取舍,编写出内容新颖、体例规范,更具操作性的适合我院学生实际、经济实用的申论辅导教材。
文|徐宏勋 周晖,来源:申论荟公众号,侵删
欢迎关注@申论荟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张申论定乾坤。申论荟,会申论,让申论考试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