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幼儿国学经典启蒙书籍阅读顺序(国学典籍学习顺序及书籍目录参考)

幼儿国学经典启蒙书籍阅读顺序(国学典籍学习顺序及书籍目录参考)——《三字经》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十五岁~十九岁前(高中到大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二十岁后(大二以后):诸子百家、各类历史书籍【前言】关于学习时间和顺序的依据由来

最近研究了古代教育孩子的内容方法,和学习教材的时间顺序,参考宋代教育家朱熹的理论,整理了从启蒙教育到小学、大学的学习顺序和古代典籍的简要介绍,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样对大家的孩子教育有帮助,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学习内容及时间轴概述】

七岁前(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启蒙教育,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

八岁~十四岁(小学到初中):《小学》《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十五岁~十九岁前(高中到大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二十岁后(大二以后):诸子百家、各类历史书籍

幼儿国学经典启蒙书籍阅读顺序(国学典籍学习顺序及书籍目录参考)(1)

【前言】关于学习时间和顺序的依据由来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三字经》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朱熹

【译文】八岁的孩子,上自王公的子孙,下至老百姓的子弟,都进入小学学习。小学教学的内容是: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计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待孩子长到十五岁,则自君王可继位的太子和其他儿子,以及公侯、大臣、官员之正妻所生的儿子,连同老百姓中的优秀子弟,都进入大学。教学的内容是穷尽事理、端正本心、修养自身、管理人的原则和方法。这就是说,学校教育在年龄界限和深浅难易上是以大学、小学来划分的。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所以,朱熹认为:其一,时间上,15岁之前为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小学”阶段,15岁以后为明礼修身的“大学”阶段。其二,学习顺序上,要根据各书的不同功用,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再读《孟子》,最后读《中庸》。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三字经》

又根据《三字经》所述,《四书》学通后才开始读《五经》,然后是诸子百家,最后是历史书。

一、启蒙阶段(幼儿园)

幼儿国学经典启蒙书籍阅读顺序(国学典籍学习顺序及书籍目录参考)(2)

1.《三字经》用简明易记的三三一句押韵短文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经久不忘,奠定后世蒙学读物的基调。其内容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而且像《三字经》这样用生动的口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各个方面,传播“人之初,性本善”等积极人生理念,同时具有指导道德修养和学习次第顺序的功能,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完整明确的人生信念,被认为是古代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

2.《百家姓》集中国常用姓氏之大全,认祖归宗追根溯源,为人人必读,家家必备的常用书籍。《百家姓》广泛引证相关历史资料,对500多个姓氏起源作了简明准确的注释,能使读者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繁衍至今的持久生命力。

3.《千字文》是一千四百多年前,南朝萧梁才子周兴嗣编撰的一篇奇文,构思巧妙,寓意于理。

4.《弟子规》是清人李毓秀编纂的一部集中于儿童道德训示的蒙学教材,出世后风行海内,至今不衰。

二、小学阶段

1. 《小学》是一部传统的启蒙教材,一般认为宋代朱熹编写。

幼儿国学经典启蒙书籍阅读顺序(国学典籍学习顺序及书籍目录参考)(3)

在朱熹看来,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教授的内容是“学其事”,即须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再教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使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具体行事上,熟悉伦理纲常,达到存养已熟,根基已深的程度。他指出:“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儿童通过“兴其事”而知其然并养成习惯,形成封建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格。

《小学》完全是选录现成的文献编成的。全书6卷,凡分内外篇。

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和《稽古》,以选录儒家经书为主,“萃十三经之精华”。外篇则有《嘉言》和《善行》,辑录历代贤德之士的嘉言和善行,“采十七史之领要”。

内篇的《立教》、《明伦》和《敬身》,说的是道理,《稽古》则举的是具体事例;外篇的《嘉言》说的是道理,《善行》则讲的是具体事情。

2. 《孝经》共有十八章,是一本阐明孝道的书。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所以古人研究学问,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孝经》,要把《孝经》这本书的道理完全领会并融会贯通,再读“四书”,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打下一定的学问基础后,才能研究“六经”这些深奥的典籍。

三、初中阶段

1.《大学》。《大学》一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写,全书共有十章,主要内容是阐述一些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2.《论语》。《论语》是孔子教学传道的记录,一共有二十篇,主要内容是孔子的学生记载孔圣人的言行,谈论为人处世以及为政行仁的言论,也有很多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的记录。

3.《孟子》。《孟子》共有七篇,是孟子的学生万章与公孙丑等记录老师言行的书。内容讲的都是仁义道德之事,像崇尚王道、斥责霸道、阐明性善、辟斥邪说等从政治国的道理。

4.《中庸》。《中庸》一书是孔子的孙子孔伋所作,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则含有不易、不变的意思,中庸的意思就是不偏于一方,不改变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也算是一种成功之道。

三、高中阶段

幼儿国学经典启蒙书籍阅读顺序(国学典籍学习顺序及书籍目录参考)(4)

六经是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诗》《书》《礼》《易》《乐》《春秋》。而今《乐》已经失传了,或认为《乐》并非独立成书,而是包括在《诗》和《礼》中。所以又称“五经”。

1.《诗》:《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古代诗歌305首。

2.《书》:《尚书》,我国最早的历史典籍,相传是由孔子编选成书。记载有典章制度、谋略计策、政令训令、征伐誓言,文字深奥难懂。

3.《礼》:《礼经》,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为“三礼”。

周公制定了《周礼》,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吏部大冢宰的天官、户部大司徒地官、礼部大宗伯春官、兵部大司马夏官、刑部大司寇秋官和工部大司空冬官,都分属于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周代的政体模式为后世留下良好的政治典范。

汉朝时有两位被称为“大小戴”的著名儒者,述说圣人的言论,大戴将《礼记》删订为85篇,小戴则删订为46篇(为现今留存者,加上后人增补3篇合计为49篇)。其内容完整地保存了古圣先贤的言论,礼乐兼备。

4.《易》:《周易》,也称《易经》,相传是周人所作,通过卦形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推理性著作。

相传伏羲著有《连山》,黄帝作《归藏》,还有周公所作《周易》,从这三本书可知万物的变化运转。

5.《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籍整理删订而成的一本编年体史书。

《春秋》一书,文字简约,但意义十分深远,详尽地记述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240年间的历史,用来褒扬善行,贬抑恶行。

传是解释经书的文字,鲁国公羊高写的《公羊传》,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写的《左传》,还有汉朝榖梁赤所著的《榖梁传》,这三部书都是注解《春秋》的书。其中《左传》使用编年纪事的体裁为《春秋》作注解,最令人称道,只要是天子诸侯之事,兵革礼乐之文及兴衰存亡之因,都记载得很详尽,是研读《春秋》一书最佳的选择。

四、诸子百家

只有当四书和六经的要旨都明白之后,才可以读如老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诸子百家的书。

幼儿国学经典启蒙书籍阅读顺序(国学典籍学习顺序及书籍目录参考)(5)

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有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及庄子。《荀子》一书,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人性中存有贪婪好利等本性,所以要特别注重礼节和教育,希望能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引导人向善,其中的“劝学篇”是非常有名的。扬子即扬雄,汉朝成都人,著有《太玄经》《法言》二书,《太玄经》是参照易经而作,充分地诠释了“天、地、人”的互动理念。

文中子姓王名通,著有《元经》《中说》二书。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开创者,其思想影响中国人数千年,老子有《道德经》传世,其中心思想是倡导无为而治、崇尚自然,历来备受统治者追捧。

庄子著《南华真经》,是一本寓言式的著作。

五、研读历史书籍

将经书和子书融会贯通之后,就可以开始研读各种史书了。

幼儿国学经典启蒙书籍阅读顺序(国学典籍学习顺序及书籍目录参考)(6)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史书记载了历朝历代兴衰存亡之事,从中可以看出历代王朝传承的世系,知晓各国政治上的利弊得失及治乱兴亡的原因,从而让自己警惕清醒。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