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苏格拉底一生思考的主题(幸福是一项需要去不断练习的技能纳瓦尔宝典读书笔记3)
幸福是苏格拉底一生思考的主题(幸福是一项需要去不断练习的技能纳瓦尔宝典读书笔记3)幸福:是没有痛苦,没有欲望,不沉溺于对未来或过去的思考,真正拥抱当下,拥抱现状,拥抱现实的一切。在《纳瓦尔宝典》里给出了现在阶段纳瓦尔对幸福的理解:我理解的,更多人的理解的对方问的这个幸福是指,自己现在快乐吗,满足吗,成功吗,富有吗。是一种情感、情绪。同样的问题,在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时,他回答“我不知道。”难点成功没有让他幸福吗,还是他理解的幸福和我们不一样。
今天阅读的是《纳瓦尔宝典》的第二部分幸福,真的需要我们多读几遍,里面的宝藏非常多,就这样静静地等着我们去挖掘,一层一层的向下挖掘。这部分我也推荐我的妻子去阅读。写得真好。
让我们开始吧。
幸福是内心平和的一种状态记得以前中央台有一次街头采访,随机问:“你幸福吗?”。
有一个回答“我姓曾”,但更多的人回答,要么是幸福,要么是骂娘说不幸福。
我理解的,更多人的理解的对方问的这个幸福是指,自己现在快乐吗,满足吗,成功吗,富有吗。是一种情感、情绪。
同样的问题,在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时,他回答“我不知道。”
难点成功没有让他幸福吗,还是他理解的幸福和我们不一样。
在《纳瓦尔宝典》里给出了现在阶段纳瓦尔对幸福的理解:
幸福:是没有痛苦,没有欲望,不沉溺于对未来或过去的思考,真正拥抱当下,拥抱现状,拥抱现实的一切。
特点:幸福与基因无关,甚至与选择无关,它是一种与个体密切相关、可以后天习得的技能,就像通过锻炼强健体魄、通过吃饭摄取营养一样。
①幸福与个体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有对幸福的各自理解。甲之真理,乙之谬误,反之亦然。
②幸福可以后天习得,因此每个人不同的阶段对幸福的理解不同。
③过去已经无法改变,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我们拥有现在、当下。
纳瓦尔理解的幸福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种内心平和的状态。
1.现实
我们认为现实是残酷的、是不公平的,资源是稀缺的,快乐是短暂的,主要是应为我们认为,不,是期望现实对自己公平,或者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先对我公平,甚至是只对我公平。
但这种期望,也就是个人欲望达不到是,我们就愤恨,当达到的时候我们不会停下,会产生更大的期望、欲望。
所以在这种看待现实的情况下,我们的情绪只能是痛苦的、烦躁的、不满的。
纳瓦尔在书中带我们重新认识了现实。
现实实际上是中性的,现实不做评判。一棵树没有对与错、好与坏的概念。
个体对于宇宙、地球,甚至对于自己所在的社会都是渺小的,如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组织离了谁都在运转,地球离了谁都在旋转。
我们毕生的努力,就像一个细菌在水上写字,在沙滩上建堡垒,最后都被时间抹去痕迹。
这就是现实。
人生在世,我们从大千世界中获得各种各样的感官体验和刺激,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至于如何思考、判断和对待你所感知的一切,全由你自己决定——选择权在你手上。
世界只是折射个人感受的一面镜子,所以每一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但现实是一样的,不因每一个渺小的人而改变自由的运行轨迹。
3.认识情绪
要知道每一个积极的想法其实都包含一个消极的想法。比如我们形容一个人有魅力,也就是我们认为其他一些人没有魅力。
同样的,当我们产生一个情绪的时候,其实也在孕育着相反的情绪。当我们有快乐的情绪,就一定会经历不快乐的情绪,当我们有满足的状态,就必然会有不满足的状态。
所以情绪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我们也会享受,但我们也总会受伤。这样的状态能是幸福吗。
情绪不是我们要追求的,是需要我们控制的,甚至是消灭的。
2.拥抱现实
如果想获得内心的平和,你就必须超越对万事万物的善恶评判。拥抱现实。
这不是逆来顺受,这不是掩耳盗铃。
所谓的拥抱现实,就是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忍受我们不能改变的,这也是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有的勇气。
瑞·达利欧在《原则》中写道:“你要拥抱现实,有效应对现实。毕竟,生活的真谛就是从你所处的现实中汲取出最大的价值。”
人必须看到消极的一面,才能去憧憬和欣赏积极的一面。但我们不会只看到消极的一面,我们要从中去发现积极的一面。
现实就是这样的,它既包括我们认为的消极的一面,也同时包括我们认为的积极的一面,虽然它不这样划分。
拥抱现实吧,从停止对万事万物的善恶评判开始,直至超越建立一种平和的状态。
获得幸福的三块绊脚石我们充满欲望,因此我们渴望成功,我们妒忌一切超过我们的人。问题是总有比我们强的人,所以我们的欲望再次膨胀,渴望更大的成功,再次妒忌超过我们的人。这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无休无止的旋转中,我们在其中眩晕、痛苦、异化、麻木、颓废……,甚至死亡。
欲望是主动选择的不开心、成功不一定带来幸福、妒忌是幸福的敌人。
怎么办?
1.控制欲望
欲望就是你跟自己的约定,约定的内容是: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是不会快乐的。
欲望是认知上的错误,让我们认为通过个人努力或得到老天眷顾,就能够改变外部环境而获得长久的幸福。
就像我们希望换一部新出的智能手机。在得到之前,我们会不断地在头脑里预演得到新手机的那种幸福感,身边人赞赏的眼神、新手机拿走手里的轻盈感、使用起来的飞速和科技感,我们认为这种感觉会一直维持下去。
我们的根本错觉是:总有一样东西会让我一直满足、永远快乐。
在拿到手机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所有的愉悦感都在快速地衰减,当看到一则其他品牌新品手机的广告后,我们甚至会产生懊悔的痛苦感觉。
我们记不住得到手机刹那的快乐感觉,但是能记住没有得到之前的缺憾感,以及得到之后的懊悔感或者说无趣感。
我们做得越多,欲望越多,越不快乐。
但欲望是无法彻底消除的。纳瓦尔对欲望的控制方法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尽量不让自己对生活有一个以上的欲望。(虽然他知道,即使只选择一个欲望,也是在自寻烦恼)
最近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相较于做一些不是自己百分之百想要做的事情,努力调整欲望更重要。
2.保持成功的单一目标
成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是对现状的改造。
追求成功我认为是对的,就是因为有这么多人对现状不满,才推进了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在这本书里,纳瓦尔只是认为追求成功,会让他无法获得心境的宁静平和,所以也无法获得他追求的幸福,也就是平和的心境。
他对成功人士的定义也是随着时间在不断地变化的。在早起他认为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网景公司的马克·安德森、发明比特币的中本聪,已经现在的艾隆·马斯克是成功的人士。
现在纳瓦尔认为那些已经完全退出所谓成功游戏的人,甚至根本不玩游戏的人是成功人士。这些人内心无比强大,有极强的自控力和清晰的自我意识,他们不需要从任何人哪里获得任何东西。
知道了他的这两种观点,我们不需要去辩论谁对谁错。没有永远的快乐满足,我们只是需要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去内观自己的内心去打磨自己的价值观点。
我们想做成功人士吗?我想啊。
但什么是我以为的成功人士,难道真的把艾隆·马斯克作为我的标准吗,那我岂不是永远不快乐。
现在,在看完这本的这个时点,我想的成功是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积累自己的专长,能去做一些事情,满足尽可能多的需求。
这就是我当前的欲望,我还有其他欲望吗?还有很多,牵扯个人就不和大家分享了。
读完这本书我学习并去践行什么?
可能就是思考我的这些欲望里哪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然后暂时放弃其他的欲望,或者说压制其他的欲望,专心做这一件事。
这个需要不断地思考,坚定信心,否则……
3.换个游戏,扼杀嫉妒
先让我们认识一下嫉妒。
嫉妒是一种情绪,很难克服,并且有害,它根本不能改善生活,只会让人不快乐。
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妒忌而受到伤害,只有你自己会被妒忌的小刀不断地痛割。
这样的妒忌有什么有。
纳瓦尔说我们妒忌别人,只是妒忌他们的某些方面。我们不会想得到他的全部。我们妒忌富人的富有,却不想拥有他垂老的年级。我们妒忌他获得成就,却不想像他996的全力出击……
这样的妒忌有什么用。
有一本书《有限与无限的游戏》所世界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是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比如高考、竞聘、升值、竞标;一种是无限游戏,一延续游戏为目的,比如个人成长。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成有限游戏,哪比如有只有一个胜利者,因为游戏规则就是这么写的。这样我们不可能不嫉妒,嫉妒起步比我早的人,嫉妒富二代,嫉妒别人有贵人相助,嫉妒胜出的人。即使是我胜出,我还会嫉妒那些有时间娱乐的人,嫉妒那些不需要付出,也能和我差不多的人……太多的不同角度的嫉妒,我们抑制不住的不断的去嫉妒。
在无限游戏里,比如成长,就是自己一个人的游戏,我需要考虑的是今天经历了什么,今天学习了什么,今天积累了什么。即使没有思考,我最差也和昨天一样,但只要我有一丝的积累,我就比昨天有成长。如果是这样看到这个世界中的自己,我不可能去嫉妒。
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绝大多数人注意不到无限游戏,他绝大多数的注意力都被有限游戏所吸引。
好消息是,这詹姆斯·卡斯在这本书中写的,没有人能强制你参加有限游戏,你始终有自主权,决定何时退出这些有限游戏。
我们自己能做主,我们也必须自己做主,没有人能真正地与你感同身受。
习得幸福从本质上讲,生活的过程就是用精心培养的好习惯替换那些在不经意间养成的坏习惯,努力成为一个更幸福的人。你的幸福指数最终取决于你的习惯和你花最多时间与之相处的人。
1.练习冥想接受现实
纳瓦尔认为我们大部分的痛苦都来自逃避,就像我们暴饮暴食就是逃避他人对自己身材的评价,我们饮酒吸烟是逃避自己的无力感。
现在经过科学研究,8小时进食、16小时禁食方法是符合身体代谢的健康理疗方法(这个我正在尝试),同样的冥想也是一种思想意识的间歇性禁食方法。
太多糖会导致身体超重,太多干扰会导致大脑过载。拿出时间独处,用来专注地自省、写日记、冥想,这可以解决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让超负荷的精神变得清明疏朗。
在书中纳瓦尔介绍了对他最有效的一种冥想方法,叫“无选择觉知”或叫“无批判觉知”。
这种冥想方式就是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最好有跟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不跟任何人交谈,练习接受自己所处的当下时刻,不做任何评判。既不去想,“那边有个流浪汉,我最好到马路对面去”,也不要看着跑步的人暗想,“这人身材走样了,我的身材比他好”。
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每天至少一个小时。此时,你以臣服的姿态接受发生的一切,不争取,不对抗。如果有想法在头脑中涌现,那就任其涌现。
这时冒出的一些问题,都是从青年开始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现在,你已经是成年人了,以往的事件已经与你拉开了距离,你可以隔着时间和空间,以更客观的态度看待这些问题,进而直面、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一来,你就会慢慢解决掉脑海中许多根深蒂固但尚未解决的问题。总有一天,全部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而到那个时候你再坐下来冥想,大脑就会进入“收件箱为零”的状态。当你打开大脑的“电子邮箱”,里面没有任何邮件时,那种感觉会特别奇妙。
这时,你就达到了一种快乐、幸福、平静的状态。
(这个我们可以大家一起开始练习)
2.改变习惯
纳瓦尔提供了改变习惯的步骤:
首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次,知道该怎么做;再次,把规划告诉朋友,让一致性偏见发挥作用;最后,严格自律,知行合一,进行自我重塑,直至蜕变成全新的自己。
选择一件事情,许下一个愿望,并使其具象化。
规划一条可持续的路径。
确定需求、诱因和替代品。
把自己的规划告诉朋友。
一丝不苟地稳步前行。
自律是通向新的自我形象的桥梁。
全面接受新的自我形象,这就是现在的你。
往期笔记:
把自己产品化《纳瓦尔宝典》读书笔记1
一定要为思考挤出时间《纳瓦尔宝典》读书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