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逛书店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吗(即使我们必须读书)
经常逛书店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吗(即使我们必须读书)但,即使未来的自动物流可以使“购买”这一行为加速至毫秒之间,读书仍旧需要慢下来。人类的生理限制决定了自身漫长的学习过程。除非开发出如电影《黑客帝国》一般的植入科技,否则人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旧要忍受着一个字接着一个字,一句话接着一句话,一个知识接着一个知识摄入的枯燥与等待。“本文若干字,读完几分钟”,即便是如水的鸡汤,也得一口一口的喝下去,等待它从口腔流进肠胃,滋润身心。而等待的过程,时间与空间无一不可或缺。古人“三上”读书,马上、枕上、厕上,尽皆包孕着一定之时间与空间,或概而言之,场景。课堂上听讲是一个场景,图书馆里自习也是一个场景,在书店里选书翻书自然也是,而互联网买书也许不是,这么说是因为便捷虚拟的网络将一切时间、空间都压缩到了极致,所需不过一部手机,“嗒嗒”几下点击,网站先进的算法甚至能在你搜索某一本书籍的瞬间告诉你,与你消费习惯相似的客户,买了什么书,关于这个话题,你还需要读
在人们的心目中,书店究竟是什么样子?是知识的殿堂,还是照片的美丽背景?是欧洲古堡中的幽暗烛火,还是明清木楼中的嘎吱作响?抑或,是每个孩子都不愿光临的买教辅的地方?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个书店的模样,即使本身久已习惯在网站上,点击付款。布店、米店、粮油店,渐次被新一代们遗忘,历史更久远的贩书之所却在人们的生活中长存。这样说来,买书,也许是远比衣食住行更必不可少的存在?这当然是一个图书从业者的意淫,一项以对抗人类惰性为己任的行业,怎可能长盛不衰?身边的书店开了关,关了又开,总难逃避越来越少的命运。旧书市场慢慢烟消云散,连知道的人都已经记不起来。曾如雨后春笋一般开遍大街小巷的书报亭,也一个个消失,难得坚持下来的几家,也无非是为往来的行人提供冰水与早点。智能手机就是新一代,从个人知识终端到个人信息终端。是否人类总有一种天性将他人到经验揽为私有,从最八卦的小道消息,到最宝贵的智慧箴言。“知道”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只是,读书向来并非我们“知道”的唯一途径。儿童们学着歌谣进入学习之途,言传而身教。读书识字只能说是我们接近人类整体的一种方法,老话甚至有“人生忧患识字始”的讲法。从某种角度来讲,识字从来跟人生的成就或幸福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是在这个普遍大学的时代。“刘项原来不读书”,所谓三日不读书,自觉面目可憎的说法,大抵就是读书人的自矜。读书也完全有可能读坏人的脑子,天天研究“回”字有几种写法。所以,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么多编辑辛苦做书贩书,究竟是为了什么?人们冒着亏本的危险,在高档的商业中心开起一家又一家“美丽”的书店,又是为了什么?文艺的笔调,或者会在此时引用无数智者的名言或是名家的妙笔,“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诸如此类。然而,肉麻的笔调向来只适合热恋中的男女,非此,写下这些句子无非只是试图感动自己。书店,不同于布店、米店、粮油店而不被时代淘汰的合法性只能从更理性的思考中获得。否则,随着网络书店、电子图书、公共图书馆系统的逐渐升级、发展,书店终有一天会失去自身最后的“合理性”。“虽然现实很糟糕,但这是唯一能吃一顿美食的地方。”除了实实在在的空腹之欲,人类实在找不出一种理由走出网络媒体营造起的虚拟空间,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个人戴着VR眼镜,双手伸向虚空之中,在“书架”上挑选、翻动一本本“不存在”的书。
光的空间新华书店“群星璀璨”公共阅读区
即使我们必须读书,为何要选择书店?当我参与到上海光的空间新华书店“群星璀璨”公共阅读区项目之中的时候,“合理性”这个词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打转,从最浅层的“贩书之肆为何要保留一个免费的读书区”,到最根本的“实体书店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必要性”。我试图在与形形色色因书联系到一起的人的交流中,寻找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是商店吸引、挽留人流的精明手段,是为好书提供更多展示空间的公益之举,还是为了让看书的人参与到书业的互动中来,令作家、编辑、读者共坐在一片星空之下,思考“深度阅读”的价值?直到在《城市画报》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在这个时代,书店的涵义一直在拓展,‘一个与阅读相关的空间’,人们在其中做一些与阅读相关或者无关的事。但认真追究起来,这个空间最根本的美感与气息,始终都是,且只能是书籍赋予的。”才最终使我心中纷乱的思考,达到暂时的统一,好的书店(也许)是一种媒介。每一种新的媒介,都是人类的延伸。经验延伸出言语,言语延伸成文字,文字延伸到书本,书本延伸到书店,“一个与书有关的空间”。人类由此从有限的肉身中解放出来,放大为由“连天”书架上书籍构成的环境,任意站立行走,倚坐阅读,由此再通过一个个敞开的“窗口”与更伟大人类整体相接。而每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并不意味着旧有的消亡,而只是将之作为内容包孕其中,倍增其速。因此,互联网络中的书店,既不是末日,也并非独一之未来,它只是一种新的媒介,让人们能更快地完成选书、购书的流程。加速是这个时代的一切。
但,即使未来的自动物流可以使“购买”这一行为加速至毫秒之间,读书仍旧需要慢下来。人类的生理限制决定了自身漫长的学习过程。除非开发出如电影《黑客帝国》一般的植入科技,否则人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旧要忍受着一个字接着一个字,一句话接着一句话,一个知识接着一个知识摄入的枯燥与等待。“本文若干字,读完几分钟”,即便是如水的鸡汤,也得一口一口的喝下去,等待它从口腔流进肠胃,滋润身心。而等待的过程,时间与空间无一不可或缺。古人“三上”读书,马上、枕上、厕上,尽皆包孕着一定之时间与空间,或概而言之,场景。课堂上听讲是一个场景,图书馆里自习也是一个场景,在书店里选书翻书自然也是,而互联网买书也许不是,这么说是因为便捷虚拟的网络将一切时间、空间都压缩到了极致,所需不过一部手机,“嗒嗒”几下点击,网站先进的算法甚至能在你搜索某一本书籍的瞬间告诉你,与你消费习惯相似的客户,买了什么书,关于这个话题,你还需要读什么书。再也不需要伏案苦读,将引文注释中的文字一一勾划,寻找知识地图上的下一个站点。在网页上输入“想学点哲学,应该看什么书”,一键导航,路线规划成功,你只需要到该转弯的地方转弯就可以了。高清晰度的网络媒介,将一切都呈现在你眼前,一本书哪怕你不阅读,通过简单地搜索功能,人们可以从一个网页跳转到另一个网页,迅速的知道其中的“大意”。但也仅止是大意罢了,因为学习需要时间,网络的极速与你的大脑无关。
因此,无论网络技术多么发达,算法多么“贴心舒适”,如果把书店想象成一种媒介的话,它在很长时间内,依旧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用一个也许恰当的比喻来说,在互联网的对比下,书店就像一种清晰度极低的冷媒体,再美好的书店也无非只能以干瘪的书脊朝向你,用吸引或者不吸引人的名字面对往来的读书人。你当然可以掏出智能手机,从网站信息、网友的点评中迅速了解一本书的“大意”与优劣,但此时恐怕更直接的方式是把某个突然引动你的书名从书架上抽出,惊喜地见到美或者不美的封面,打开,一行行地阅读过去,忽然你就被卷入到整个儿的阅读场景中,成为书店的样子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想象中,书店可以是各种样子的,书架高耸或低矮,间隔宽阔或逼仄,陈设摆放精美或简陋,但其中没有一种想象不包含三三两两读书的人。“不好意思,请让一下”,扒开另一个读书人的肩膀,我们看到他身后遮掩着的书架,浏览过或惊喜或失望的书脊,然后决定是默默离开,还是与他并肩而坐,一起成为场景中的一角。没有一种书店的样子,与超市一样,顾客们挎着篮子,将货架上的货品随手抛进篮中,形色匆匆。“为读书人创造一个读书的场景”于是就成了我对“璀璨星空”公共阅读区的最终的理解。光的空间是人与人,人与书相遇的地方。这一相遇,既可以是短暂的回眸,也可以是长久的凝视;这一相遇,既可以是伴着咖啡的闲适,当然也可以是排除一切的纯粹。
无论如何,书店的样子,就是读书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