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类简介(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类简介(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卢世主 学科首席教授 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负责人朱明健 学科首席教授 教育部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 02 招生专业▶ 03 师资力量潘长学 学科首席教授 教育部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 01 学院概况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学学科与专业创立于1987年,主要培养国家文化艺术传承、产业进步、城市建设所需的艺术与设计高端人才。艺术与设计学院是我国中南地区首所拥有设计艺术学博士点、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业设计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学院,设计学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目前,学院拥有设计学、艺术学理论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艺术学理论博士点下设的艺术教育研究方向已成为湖北省艺术教育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目前,学院还建有设计学、艺术学理论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设计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艺术硕士(MFA)、工业设计工程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办了6个本科专业,其中产品设计、动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五个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芬兰阿尔托设计学院,美国普渡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日本筑波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建国大学,中国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台湾艺术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与教育、科研的合作关系。
学院本着“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科建设理念,注重办学国际化、设计服务与创新、学科交叉与协同,培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多层次艺术与设计人才。
▶ 02 招生专业
▶ 03 师资力量
潘长学 学科首席教授 教育部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朱明健 学科首席教授 教育部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
卢世主 学科首席教授 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负责人
袁晓芳 国家青年拔尖人才
师资概况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专任教师85人,包括教授27人,副教授49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51人。教师中有全国艺术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2人、艺术学理论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设计学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美育指导委委员1人,工业设计专业指导分委委员1人;四青人才1人,学科首席教授3人,特色专业责任教授3人。
导师名单及介绍见艺术与设计学院官网(http://a-d.whut.edu.cn/)
▶ 04 科研概况
科研基地
学院依托武汉理工大学行业背景,基于国家重大装备艺术设计价值提升的行业需求,与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特色与优势。现建有8个重点科研基地:
重点科研基地 |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邮轮与游艇美学设计中心 |
武汉理工大学邮轮游艇设计研究院 |
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创新设计中心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
武汉市船舶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建材(深圳)有限公司-武汉理工船舶舱室技术研究中心 |
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与邮轮游艇研究中心 |
武汉理工-海尔重点创客实验室 |
科研项目
我院“十三五”期间承担工信部国家邮轮美学设计重大专项为代表的国家、省部级以上项目近百项,科研合同经费总量超过1.5亿元。
类 别 |
数 量(项) |
工信部国家邮轮美学设计重大专项 |
1(经费1.3亿)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
2 |
▶ 05 质量工程
学院先后取得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及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一流课程,20余本“十一•五”与“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以及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试验区、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项目、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建设成果。主办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设计艺术研究》。
▶ 06 专业介绍
设计学
我院设计学学科始建于1987年,1995年获批工业造型艺术(后调整为设计艺术学)硕士点,2003年获批获批中南地区首个设计艺术学博士授予权,2005年获博士后流动站,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B 档。学科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坚持以重大行业为依托,坚持交叉协同,围绕建材领域(玻璃、陶瓷)、交通领域(邮轮、游艇、未来海洋设施)和汽车领域广泛开展设计创新,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城市、信息产品设计等方向形成了丰富的成果,已成为船舶、汽车、材料、信息等行业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科下设6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工业设计及其理论(含智能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视觉传达设计及其理论、信息与交互设计及其理论、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研究、设计艺术史论。
(1)工业设计及其理论(含智能设计方向)
工业设计强调科学、技术、工程、管理、人文、艺术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原创设计、设计文化、知识组织和方法集成推动产业的价值提升,服务于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人才培养重视国际化和前瞻性视野,重视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和跨学科的协同创新,重视研究探索、转化应用和协同合作能力。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华为、海尔、美的、东风、通用、中船、中建、百度、阿里、腾讯等企业及国内高校。
(2)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
环境设计以地域性文化为研究视域,探索本土化及地域性的环境景观文化特征、造物特征、设计系统、设计符号等学科领域,吸收与继承本土优秀文化精华,构建完整的环境设计理论体系。强调围绕“美丽中国、智慧城市、生态家园”建设,凝练艺术与数字科技融合的优势,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3)视觉传达设计及其理论
视觉传达设计立足长江文明与荆楚地域文化,融合传统媒介、现代数字影像技术、新媒体技术,培养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当代艺术表现力的视觉设计人才。
(4)信息与交互设计及其理论
信息与交互设计面向人工智能背景下万物智联的设计趋势,聚焦科技与艺术的创新融合,人机交互、用户体验与信息设计研究,为智能设计、数字交互、数字娱乐、数字艺术与文化传播培养高水平设计人才。
(5)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将现代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紧密结合,围绕数字媒体、数字娱乐、数字出版、文化传播等领域展开研究与实践。培养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重视新媒体、新技术、新工具等在设计和表达中的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6)设计艺术史论
设计艺术史论致力于中国传统造物智慧、工艺技术与民生设计研究,在造物史论、楚文化、革命遗产保护工程等研究领域开拓引领,围绕智能可持续城市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等对设计领域知识的需求进行理论探索,为设计学学科发展提供广泛的理论支撑。
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理论学科始于我校创办于2000年9月的艺术设计学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在2011年艺术学升格门类、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后,成功申报艺术学理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国内较早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也是中南地区唯一的艺术学理论博士学位授予专业。
学科研究方向包括艺术史论研究、艺术管理研究、艺术教育研究、艺术美学研究等。学科以培养高素质的理论型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服务于中国传统艺术资源的学术研究、传承及开发等工作。同时结合所在院系设计实践类学科的平台优势,以培养跨学科领域服务于文化艺术创意、策划与管理等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人才。学科以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为指向,以地域特色文化为依托,探索兼顾学科发展与地域服务的学科建设方向。
美术学
美术学学科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科研成果显著,是学校重点建设与发展的学科之一。学科设置美术史论、中国画2个培养方向,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掌握系统美术创作方法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能够适应社会文化、经济、产业发展及协同创新需求,益于文艺事业发展的艺术创作、艺术设计高层次专门人才。
艺术硕士
艺术设计学院学院为全国MFA首批授权单位,下设艺术设计和美术两个领域。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围绕船舶、汽车、新材料三大特色行业的艺术设计人才需求进行学科建设。学位点包含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等研究方向,培养面向国家行业发展战略、产业品质升级、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艺术文化传承、艺术与科技融合,具备创新理念、专业技巧、智能技术应用、国际视野,勇于担当并能独立从事艺术设计创作实践、方法研究、组织与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美术
根据美术领域及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以我校优势学科与地域行业特色,作为专业办学定位的依据。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掌握系统美术创作方法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具有组织与协调、创作与设计实践能力,能独立承担科研、创作/设计工作,在高等院校设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领域教学、研究、实践、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工业设计工程
1999年获批我国首批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有交通工具创新设计、装备制造设计、智能产品设计等。本学科主要培养在工业设计工程领域,能胜任科学艺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设计与实施、推广与应用、策划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家电、装备制造、汽车、船舶、互联网等行业企业。
▶ 07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027-87885181
欢迎报考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