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国内外联合办学的大学(中外联合全市首批)

国内外联合办学的大学(中外联合全市首批)学校召开食品安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中心以明晰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食品安全控制为两大基本支撑点,围绕健康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与转化开展建设。中国—加拿大食品营养与健康联合实验室是北京工商大学获批的第一个科技部中外联合实验室,旨在通过与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的跨国合作系统研究食品营养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机理,加快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双方将紧紧围绕项目开展国际化科学研究、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汇聚国际化学术队伍,从而达到促进基础研究发展、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拓展对外交流途径、优化科研设施条件、提高服务社会水平等目的。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市首批启动建设的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该中心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建设管理,一个建设周期为5 年。北京市每年支持财政专项经费1亿元,用于中心作为"科技特区"和"人才特区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始建于1950年,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国内外联合办学的大学(中外联合全市首批)(1)

近年来,学校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推动面向区域和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科技工作,在应用研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拥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科技部中国-加拿大联合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精尖中心、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北京市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智库基地、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本期推送,就让我们走近北京工商大学,去看看学校里的部分实验室。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7年2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先后下达《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通知》,北京工商大学与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等4家机构联合申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获批。这是北京工商大学首次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其主要任务是针对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信息化程度不高、追溯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开展农产品追溯编码与产品标识、供应链信息快速采集、质量安全检测、农副产品关键质量信息实时监测、质量智能决策与预警、溯源数据交换与查询、大规模数据处理及查询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以实现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升农副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信息化水平。

中国—加拿大食品营养与健康联合实验室

国内外联合办学的大学(中外联合全市首批)(2)

中国—加拿大食品营养与健康联合实验室是北京工商大学获批的第一个科技部中外联合实验室,旨在通过与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的跨国合作系统研究食品营养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机理,加快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双方将紧紧围绕项目开展国际化科学研究、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汇聚国际化学术队伍,从而达到促进基础研究发展、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拓展对外交流途径、优化科研设施条件、提高服务社会水平等目的。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

国内外联合办学的大学(中外联合全市首批)(3)

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市首批启动建设的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

该中心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建设管理,一个建设周期为5 年。北京市每年支持财政专项经费1亿元,用于中心作为"科技特区"和"人才特区"建设。

中心以明晰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食品安全控制为两大基本支撑点,围绕健康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与转化开展建设。

"食品安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国内外联合办学的大学(中外联合全市首批)(4)

学校召开食品安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

2015年12月18日,北京工商大学举行"食品安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院士揭牌仪式上表示,"食品安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揭牌是学校、尤其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北京市创新体系建设中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标志着学校在食品与信息交叉学科建设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

食品风味化学实验室依托食品科学、应用化学、生物化工等北京市和校第重点学科建立而成,实验室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克复教授。实验室于2010年7月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增补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成立以来,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依托实验室研究成果开发的工程技术已在40多家企业实现产业化生产,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对食品工业的科技进步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北京工商大学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商大学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经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评审认定的以芦荟等特色植物资源为研究开发对象的科研、教学机构。实验室依托北京工商大学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秀的学术团队,充分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高新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植物资源;进行特色植物资源中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应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制开发绿色功能性添加剂,功能性化妆品和功能性健康食品。依托重点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和科研成果,已经建立了国家轻工业芦荟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设成立了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

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

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是整合北京市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研究力量与资源搭建的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平台,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建设,北京工商大学作为主要联合单位,并联合北京农学院、中粮集团、三元食品、北京顺鑫农业、北京资源集团、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教学、科研、生产及应用单位共同组建而成。实验室于2013年1月获批成立,是北京市农业、食品领域唯一的北京实验室。

中国轻工业酿酒分子重点实验室

为促进我国酿造酒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推进科研成果加速产业化,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进一步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增强民族自信,北京工商大学联合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申请建设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酿酒分子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19年11月18日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批复并正式成立。

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国内外联合办学的大学(中外联合全市首批)(5)

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6年获得首批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行业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发(废水、固废以及大气VOCs方向)、废弃物精深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化工过程和生物过程)以及技术评价与行业管理政策研究。多年来服务行业,优势和强项均贴切轻工行业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需求。

2020年,学校迎来建校7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建设具有商科、轻工和食品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秉承"求真、立德、勤奋、创新"校训,立足首都,对接行业,辐射区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不断为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首都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京工商大学招生就业处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健康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