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一个月生活费2万(过半大学生月生活费超千元)
学生一个月生活费2万(过半大学生月生活费超千元)最后,还是父母给他发短信愿意增加生活费,小段才回家。为每月多争取500元,前几天,小段和父母吵了一架,跑到网吧去上网。那两天他没有接父母电话,让他们着急。“要么自己妥协,要么父母妥协。”据重庆当地媒体报道,8月17日上午,一名即将入学的大一新生在重庆某大学贴吧发帖向师姐师哥求助。帖中提问:“我是今年大一新生,马上就要来报名了,一个月2000元生活费够不够呢?”这名新生发帖不久,很多师姐师哥便在下面留言:“够了,完全够了。”据悉,这名准大学生姓段,家住重庆合川,今年考上川外。“有时我跟父母去主城区,一家人吃一顿火锅要三四百元,坐一次出租车也要二三十元,比老家消费高。”他说,大学里除了吃饭,还要看电影,和同学去聚餐,周末出去玩玩,父母每月给1500元生活费可能不够。
高校开学在即,“每个月给孩子多少生活费合适”又成了家长们热议的话题——给少了担心孩子吃苦,给多了又怕孩子浪费。近日,“重庆一名准大学生为每月多争取500元生活费,网吧待两天抗议”一事又为这个话题添了一把火。
那么,石家庄的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呢?近日,本报记者在省会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事件背景
嫌生活费少 重庆准大学生与父母吵架不回家
据重庆当地媒体报道,8月17日上午,一名即将入学的大一新生在重庆某大学贴吧发帖向师姐师哥求助。
帖中提问:“我是今年大一新生,马上就要来报名了,一个月2000元生活费够不够呢?”这名新生发帖不久,很多师姐师哥便在下面留言:“够了,完全够了。”
据悉,这名准大学生姓段,家住重庆合川,今年考上川外。“有时我跟父母去主城区,一家人吃一顿火锅要三四百元,坐一次出租车也要二三十元,比老家消费高。”他说,大学里除了吃饭,还要看电影,和同学去聚餐,周末出去玩玩,父母每月给1500元生活费可能不够。
为每月多争取500元,前几天,小段和父母吵了一架,跑到网吧去上网。那两天他没有接父母电话,让他们着急。“要么自己妥协,要么父母妥协。”
最后,还是父母给他发短信愿意增加生活费,小段才回家。
本报调查
43%的大学生 每月花费1000~1500元
开学在即,各大高校马上迎来又一批新鲜“血液”。那么,在石家庄求学的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钱呢?本报记者在省会大学生群体中随机发放了80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1%的大学生月生活费超1000元。“我父母每个月定期给我打到卡上1000元,我会按计划花费,基本上够用,但也省不下钱来。”女大学生小张告诉记者,基本上宿舍里的同学生活费都在1000元左右。
相比女生,男生的生活费稍高一些。即将上大三的男生小李告诉记者,父母每月给他1500元,偶尔有个别月份会感觉“吃紧”,得“勒紧裤腰带”。“在食堂吃饭,一天饭费大约20元,一个月600元,但不可能每天都在食堂吃,有时订个外卖,或者出去吃,一顿饭可能就要100多元。再加上抽烟一个月差不多200元。总会感觉钱不够花。”
调查显示,仅有8%的受访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会超过1500元。
八成大学生 生活费主要用于餐饮伙食
大学生们的生活费都花在什么地方了?通过调查不难发现,餐饮伙食所占比例最大,高达80%。其次是购买穿戴和化妆品,之后是用于社交娱乐。
此外,记者还发现,虽然绝大多数的受访大学生生活费主要用于餐饮伙食,但女生在购买衣服鞋子和化妆品方面花费多于男生,男生在打游戏、聚餐、交女朋友等社交娱乐上的花费则高于女生。“每次开学前,我都会向父母要一笔‘置装费’,买一套化妆品能用一学期,再买两身衣服。但即便这样,每个月除了吃饭外,还是会买点乱七八糟的东西,女生都爱买。”大学生小宇告诉记者。
马上上大三的小杜是机械工程学院的,上学期刚谈了一个女朋友,每个月跟女朋友吃饭、看电影的花费就在800元左右。他说:“家里每个月给我1500元,还好我不抽烟,不打游戏,还能省点钱。平时大都在食堂吃饭,但即便这样每个月后期总会过得紧巴巴的。”
生活费不够 近四成大学生选择做兼职
如果生活费超支,你会怎样解决呢?本报调查发现,半数以上大学生会“向父母要”,还有39%的受访者选择自己做兼职“补亏空”。此外,有2%的学生会选择互联网金融贷款来“江湖救急”。
“我没做过兼职,也没有别的赚钱渠道,要是生活费花完了,只能给父母打电话,其实内心也挺不好意思的。以后我也想去做兼职,到时候就不会再额外向父母要钱了。”大学生小张说。
随着银监会整顿校园贷,学生们也大多远离了校园贷,但一些网贷软件仍然可用来缓解“生存”之急。“一次不会借太多,这个月借的,用下个月的生活费来还,下个月省省钱。”小佳同学表示,网贷很方便,即时到账,还不用向父母要,不用受责备,身边有不少同学在用。
调查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理财意识太差,表示不愿父母一次性支付一学期的生活费,以免自己前松后紧,提前花完。
家长声音
虽说每月都有定额 孩子再要还是会给
究竟每月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合适呢?记者也采访了省会部分家长。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女儿在北京读大三,北京那边物价高,一个月会给女儿2000元生活费。“女儿在外求学,不能让她为了钱犯难,我每次都会叮嘱她不够的话张口要,但女儿从未再额外要过。”
严女士每月给上大学的女儿1500元生活费,但孩子会经常抱怨不够。“有时候刚过了半个月,女儿就打电话来说钱不够了。没办法,当天就会给她打钱过去。父母节省点,吃穿差点都无所谓,但不能苦着孩子。”
“都说女儿要富养,儿子要穷养。我每个月给儿子1200元生活费,他每个月会自己出去当家教挣钱,挺好的,顺带激发了他的赚钱能力。”郑先生骄傲地说,儿子很懂事,从没再额外伸手要钱。
采访中,记者发现,其实家长们对此也有些茫然,大多是孩子要多少便给多少。“虽说花钱没有节制不好,但孩子开口要了,心疼孩子孤身在外,还是会给。”为了防止孩子乱花钱,家长们都是每个月定期打钱,不会一次性就给孩子一学期的生活费。
专家建议
家长给钱要有计划 学生之间不要攀比
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李志斌告诉记者,个别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确实存在着铺张浪费。一些学生家长也没有很好地管控,只想着不能苦孩子,孩子要多少钱便给多少钱,助长了孩子的不合理消费行为,让孩子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念。
李志斌介绍,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在新生开学第一课,会从吃、穿、住、行、用等方面引导学生合理消费,不要攀比浪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建议要根据自身家庭收入水平来决定消费水平。同时,他也建议家长们要了解当地的消费水平,以及学校的伙食价格,在保证孩子每天吃饭不愁的基础上,每个月多给四五百元即可。要做到有计划地给予,合理引导。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朱丽娟实习记者邹畅
■制图/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