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电子书(读书笔记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⑧)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电子书(读书笔记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⑧)婴儿出生后头颅骨不像成人那样已融合成一块 而是由多块骨骼组成的 每块骨骼间存有缝隙 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出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婴儿的颅骨都处在没有融合的状态 细心的家长可以摸到骨缝或轻度颅骨重叠。有的孩子头顶上会出现一道颅骨凸起 那是分娩时形成的顾骨重叠 随着长大会自然消失。婴幼儿颅骨发育与头围婴幼儿身高增长规律身高(身长)指头、脊柱、下肢长度的总和 即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身高(身长)有其增长规律 婴儿诞生时身长50cm左右 出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 约25cm 为生长第一高峰;随后身长(身高)增加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减慢 前3个月的身长(身高)増长约等于后9个月身长(身高)的増长。也就是说 婴幼儿的身长(身高)发育同样也是一个非匀速増长过程。
读书笔记——《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⑧——小儿生长发育》摘录1
婴幼儿体重增长规律
体重是婴幼儿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 它是反映婴幼儿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婴儿诞生时平均体重为3.3千克左右 出生前半年的婴儿体重增长较快 尤其是头两个月体重每天増加20~30克。出生后第一年是小儿体重增长最快的一年 为生长的第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期内 体重增加速度随年龄増长而减慢 前3个月体重的増加约等于后9个月的体重増加 并非一个匀速増长过程。1岁以后孩子的体格发育速度有所减缓 但在1~2岁内 体重仍然呈稳步増长 一年平均增长2.5千克左右。
婴幼儿身高增长规律
身高(身长)指头、脊柱、下肢长度的总和 即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
身高(身长)有其增长规律 婴儿诞生时身长50cm左右 出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 约25cm 为生长第一高峰;随后身长(身高)增加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减慢 前3个月的身长(身高)増长约等于后9个月身长(身高)的増长。也就是说 婴幼儿的身长(身高)发育同样也是一个非匀速増长过程。
婴幼儿颅骨发育与头围
婴儿出生后头颅骨不像成人那样已融合成一块 而是由多块骨骼组成的 每块骨骼间存有缝隙 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出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婴儿的颅骨都处在没有融合的状态 细心的家长可以摸到骨缝或轻度颅骨重叠。有的孩子头顶上会出现一道颅骨凸起 那是分娩时形成的顾骨重叠 随着长大会自然消失。
多块骨骼交界处存有菱形区域 称为囟门 分成前囟和后囟。后囟小 一般会于生后3个月生理闭合;颅缝一般于生后6个月闭合:前囟较大 一般会于生后18~24个月闭合。囟门过早闭合不利于大脑的发育。前囟能够反映大脑的一些问题。当颅骨内压力过高时 可以看到前囟膨隆;当颅内压力过低时 可见前囟凹陷。引起颅内压力増高的可能是剧烈哭闹、脑炎或脑膜炎等;引起颅内压力减低的可能主要是脱水。在前囟闭合前 每块颅骨间的骨缝还存在。判断前囟是否小或闭合前 应检查颅缝。囟门闭合后 意味着多块颅骨融合成一个头颅骨。
头围指头的最大围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
婴幼儿骨骼发育
经常会被家长问及孩子的骨密度不足是不是因为缺钙。对婴幼儿来说 骨密度反映生长速度 与缺钙关系不大。
骨密度代表骨内钙质沉着的状况。从表面上看 骨密度低代表骨内钙质沉着不够。但因为婴幼儿处于生长高峰期 骨骼处于拉长、增粗的过程 促使骨骼生长的激素--骨碱性磷酸酶必然增高 单位容积内钙质自然偏低 即骨密度低。对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婴幼儿来说 骨密度的“低下”并不意味着缺钙。
相反 相对低下的骨密度才有可能使更多钙质不断进入骨骼、逐渐沉积 支持骨骼 骨骼才可不断拉长。此时 母乳、配方粉喂养、均衡的婴幼儿辅食(如婴儿营养米粉)等都可提供充足钙质。骨生长不仅仅依赖钙 还需要坚持均衡的营养。母乳喂养婴儿应补维生素 D 以调控进入骨骼内的钙量 仅补钙不能获得预想效果。若生长发育正常 就意味着骨骼正在生长 也就是正处于拉长过程 是非常好的迹象 与缺钙无关。
但也并不是说骨密度正常就代表孩子长得慢。婴幼儿的生长不是真正的“斜坡”样生长 而是类似“阶梯”状 也就是说,生长速度有时快些 有时慢些。生长快速时 骨密度相对偏低;生长慢速时 骨密度相对偏高。这就是为何多次给孩子测定骨密度会有不同结果的原因。提醒家长们要观察孩子的生长状况 不要被一些测定值牵着走。
孩子的高矮与骨骼发育
孩子的高矮是由骨骼发育决定的。与身高相关的骨骼有头颅骨、脊柱骨和下肢的长骨三部分,其中下肢骨的长短起决定性作用。
出生后第一年头部骨骼生长最快,脊柱次之,四肢最慢,而到了青春期时则下肢增长最快。
孩子的动作发育应与脊柱的发育相适应,即孩子2-3个月大时会抬头,6-7个月大时能独立坐,8-9个月时会爬,10-11个月时能站立,12-16个月时能走路。若没到相应的月龄,孩子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以免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这将会影响其身高。
婴幼儿的出牙进程
个别婴儿出生时就有1~2颗牙齿 有的婴儿从4个月开始出牙 大部分婴儿从6~9个月开始出牙 还有个别孩子到9~12个月才开始出牙。第1颗乳牙在生后18个月内萌出都属正常 对大部分婴儿来说 门牙最先萌出。平均出牙数量=出生后月龄—6。
婴儿出牙并不按照时间平均长出。有时1~2个月一颗牙都没长 有时几天内可出3~4颗牙。婴儿出牙过程不仅指牙齿萌出前后的时期。出牙的征象通常从出生后几周或几个月内即已开始 一般婴儿出生后2~3个月就可表现出相应的征象了 直至牙齿完全萌出为止。只有20颗牙齿全部萌发 出牙过程才算结束。
孩子出牙的时间早晚与“缺钙”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无关。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出牙晚或出牙慢而紧张。3岁时绝大多数孩子能够出满20颗牙。每个孩子的出牙过程非常个体化 这与遗传有很大关系 比较会发现孩子的出牙时间与父母当年出牙有类似之处。“牙齿从下牙先萌出 而且成对萌出 左右对称”只是指常见情况 但要关注的是 当孩子出牙后 家长可以使用软布或指套牙刷为孩子清洁牙齿。
婴儿在6个月内不鼓励竖抱,过早竖抱,不利于脊柱发育。
新生儿出生后就可开始趴着,但未满3个月的婴儿不建议趴着睡觉,以免出现窒息。婴儿睡醒后、喂奶前,尽可能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趴着。让孩子趴着,既可看到周围环境,又可锻炼腰背、四肢肌肉和协调性,对心肺功能也是锻炼。
婴儿大运动发育:爬、站、走
对正常婴儿不需要强迫进行爬行训练 婴儿到6~8个月时才会有自主爬行欲望。如果孩子到10个月还不会爬 家长应该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以确定神经和下肢肌肉发育是否有问题。如果婴儿爬得不够“标准” 即不是手膝爬 可以多给孩子练习爬的机会。如果孩子不喜欢爬 而只想站 说明发育没什么问题。但还是应尽可能创造机会多让孩子爬。
孩子是否可以站立 除了与孩子是否有站立的意识和能力有关 还要注意孩子站立时的姿势。如果脚掌能轻松着地 同时又能自己扶着物体站立 才能鼓励他练习站立。一般在10个月后オ会有这样的能力。会站还有一个前提 就是孩子能平衡身体自主的晃动。只要脚跟能轻松着地 身体平衡也能控制得很好 就不会出现站走引起的下肢发育问题。
孩子站立时 如果是脚尖着地 说明还未达到站立的阶段 不要扶着婴儿站立 否则对婴儿脚弓、下肢肌肉发育不利。而且 一旦形成习惯 会影响走路的姿势。还是应该多让孩子趴着 学会爬 婴儿就逐渐会坐、会站、会走了。一般来说 孩子在一岁之前会站 大动作发育就是正常的。
会走是在会站的基础上完成自身的位移而不跌倒 2岁完成即可。家长注意观察孩子是否会站会走 不是仅观察孩子是否能站起来,能向前迈步 而是重点观察孩子站、走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