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初中时代经历的那些事(上初中的那些往事)

初中时代经历的那些事(上初中的那些往事)日往月来,时移世易,确实是老了,老念叨过去的事。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中期,毕业分配到山区小县城的粮食部门工作,粮食部门在小县城里算是好单位了,其实无非就是利用便利可以帮人买到无需票证的米糠、麦麸之类的副产品,可以买到一斤粮票两斤的碎米,也就这点福利。有趣的是,在山区牲口也有粮食供应,山区交通不便,有些地方货物运输还靠骡马,这些骡马粮食部门每天定量供应5斤粮食,指定只能卖些小杂豆给牲口吃,小杂豆现在可是高档食材。这些牲口都瘦骨嶙峋的,翻山越岭骡马劳动量大,一天5斤粮食的定量根本不够。那时候,吃饭在街道大食堂,食堂就办在同学梓荣家里楼下。吃的是用粗土陶钵蒸的“双蒸饭”,“双蒸饭”是将米饭蒸熟后,加水再蒸一次,说是出饭量可以更多,那时候各地都在推广,其实是很不靠谱的事情。小学生一天能有9两粮食定量,过早要吃二两,中晚餐还剩7两饭票,如果中餐吃了四两饭,晚餐就只能吃三两饭,天天都为中餐吃三两、还是吃四

初中时代经历的那些事(上初中的那些往事)(1)

( 2022 . 09 . 26 )

迅儿这学期念初中了,孙儿长大了,我们老了。

年纪大了容易健忘,常常是刚才的事转眼就忘,出门不是忘了戴口罩,就是忘了拿手机…,没办法,脑袋进水了。近的记不住,远的忘不了,过去了几十年的事情历历在目,记得好清楚。

我上初中是在上世纪60年代前中期,国家还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上中学了,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每个月可以多吃几斤大米饭,粮食定量由小学生的27斤增加到初中生的32斤,那时候家里每月能多几斤粮票绝对比父母亲加工资都要重要。

小学生掌握的成语词汇量不多,一句成语“朝三暮四”感受最深。

那时候,吃饭在街道大食堂,食堂就办在同学梓荣家里楼下。吃的是用粗土陶钵蒸的“双蒸饭”,“双蒸饭”是将米饭蒸熟后,加水再蒸一次,说是出饭量可以更多,那时候各地都在推广,其实是很不靠谱的事情。小学生一天能有9两粮食定量,过早要吃二两,中晚餐还剩7两饭票,如果中餐吃了四两饭,晚餐就只能吃三两饭,天天都为中餐吃三两、还是吃四两纠结。上初中了不必纠结了,中晚餐都可以吃四两大米饭了。“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两句成语打小就理解得好另类、好深刻。

孩子初中开学第一周是军训,我那个时候到上初中了,学校才恢复体育课。读小学期间好几年学校都取消了体育课,肚子吃不饱要减少学生运动量。小学念的是济生巷小学,位置在汉口六渡桥闹市里,学校的大操场被学校老师开垦成绿油油的红薯田,学生们天天踩着窄窄田梗走进教学楼。前几年六渡桥的小学同学们相聚,还忆及此事。

计划经济时期,粮油实行定量供应,分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做脑力劳动的一般都是每月27斤粮食定量,政府官员、教师等属于脑力劳动者,一样吃不饱肚子。做重体力劳动的每月粮食定量可有4、50斤,如锻工、搬运工等。尽管粮食定量现在看来真不算少,那时候肚子里没油荤,还是闹饥荒。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中期,毕业分配到山区小县城的粮食部门工作,粮食部门在小县城里算是好单位了,其实无非就是利用便利可以帮人买到无需票证的米糠、麦麸之类的副产品,可以买到一斤粮票两斤的碎米,也就这点福利。有趣的是,在山区牲口也有粮食供应,山区交通不便,有些地方货物运输还靠骡马,这些骡马粮食部门每天定量供应5斤粮食,指定只能卖些小杂豆给牲口吃,小杂豆现在可是高档食材。这些牲口都瘦骨嶙峋的,翻山越岭骡马劳动量大,一天5斤粮食的定量根本不够。

日往月来,时移世易,确实是老了,老念叨过去的事。

初中时代经历的那些事(上初中的那些往事)(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