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女子24年连生44个孩子(2009年非洲女大学生)
非洲女子24年连生44个孩子(2009年非洲女大学生)虽然刘桂海很喜欢在部队的生活,但是父母年事已高,不能长时间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刘桂海身体素质很好,报名参军入伍,在部队中历练了几年。身上的坏习惯和小性子都被改正,养成了坚强不屈的性格和作风。谁能想到1年前,刘家父母坚决反对儿子迎娶非洲媳妇,家里闹得鸡飞狗跳。1983年,刘桂海出生在辽宁庄河市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靠着一亩三分田养活5个孩子,生活过得紧巴巴的。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上头还有2个姐姐,父母对他颇为宠爱。
2009年9月,大连小伙刘桂海在产房门口焦急等待,心情既紧张又激动,一旁的家人嘴里一直念念叨叨说:“希望孩子随桂海白一点。”
护士把混血宝宝抱出来的时候,刘桂海和家人第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家的小孩。
肤色相比中国宝宝要黑,但是比起非洲妈妈琳达的黑皮肤,小孩的肤色已经算是很白的。
琳达和刘桂海满意地看着女儿,夫妻相视一笑,感情甜蜜。公公婆婆早就准备好鸡汤带过来,让儿媳妇补充营养。看似一副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景象。
谁能想到1年前,刘家父母坚决反对儿子迎娶非洲媳妇,家里闹得鸡飞狗跳。
非洲爱情故事1983年,刘桂海出生在辽宁庄河市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靠着一亩三分田养活5个孩子,生活过得紧巴巴的。
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上头还有2个姐姐,父母对他颇为宠爱。
刘桂海身体素质很好,报名参军入伍,在部队中历练了几年。身上的坏习惯和小性子都被改正,养成了坚强不屈的性格和作风。
虽然刘桂海很喜欢在部队的生活,但是父母年事已高,不能长时间从事繁重体力劳动。
但是家里又没有其他稳定收入,两个姐姐都已经嫁人,也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
2006年,刘桂海退伍了,进入一家高薪的远洋捕捞公司做船员。跟着捕捞船去往世界各地,看遍不同地方的美景,尝遍不同国家的地道美食。
这份听上去光鲜亮丽的工作,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航行在海上,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看久了都会厌烦。手机没有信号,只能靠自己打发无聊的时间。
船员大多都是来自不同国家,大家都是靠英语交流。但是刘桂海英语说得磕磕绊绊,经常都听不懂人家说什么。
为了能和大家顺畅交流,他每天空闲的时候都会抱着小册子苦读,经常找同事练习口语,英语水平提升很快。
船员的工作枯燥乏味,他能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是高昂的薪水。在船上几乎没有花钱的地方,他攒下的钱都会打给父母,改善老两口的生活环境。
刘爸刘妈都帮儿子把钱攒着,等着以后给他娶媳妇。他们经常旁敲侧击提醒儿子,让他多主动点。
但是刘桂海真的是有心无力,他们不是旅游船,上面全都是大老爷们,连个女人的影子都看不到,更别提找媳妇的事情。
相比于遥不可及的爱情,倒不如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他每次总是冲到最前面,卖力干活。私下经常主动求教,跟船员打成一片,很快就升到了大副一职。
一天,船队航行到非洲肯尼亚的一个港口,船上的人心情都很激动。
他们工作的大半个月几乎都是飘在海面上,偶尔会到港口补给物资,这是他们为数不多踏上陆地的放风时间。
船刚停稳,船员就迫不及待出去玩乐了。刘桂海作为船上的大副,还要肩负起船上物资采购的工作。
他们所要采购的物资很多,一般都是直接联系当地最大的超市,专人对接采购。
谁也没想到,一次采购促成了一对恩爱的夫妻,造就一段中非爱情故事。
当时负责接待刘桂海的两个人,一名是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琳达,一名是沉着稳重年龄很大的超市主管。
琳达是肯尼亚女大学生,英文说得很好,对于中国也有一定了解。笑起来露出白皙的小虎牙,黑皮肤也不能掩盖她的美丽。
大多数肯尼亚女孩念了几年小学,辍学回家结婚生子,能够读大学的女孩屈指可数。学费很高,大部分家庭都不会愿意负担女孩读书。
琳达感觉自己非常幸运,父母是肯尼亚当地的农场主,家庭条件非常好,父母名下有很多土地。他们支持女儿念书,一路鼓励她读到大学。
琳达大学还没毕业,父母跟超市老板打了声招呼,提前让女儿过来跟着学习。
刘桂海跟琳达交流采购需求的时候,琳达感慨说:“你的英文说得真好,你是哪里人?”
刘桂海笑着说:“我是中国人。”
琳达一听就来了兴趣,她对中国文化和传统习俗很感兴趣,但是之前一直都是通过网络了解,从来没有遇到中国人。
在工作结束之后,琳达主动约刘桂海去吃饭,两个人聊了很多关于中国和非洲的生活,相谈甚欢。
琳达的热情大方,深深吸引刘桂海。同样刘桂海的人生见闻比琳达要丰富得多,也让她对海上的世界产生了好奇。
两个人都对彼此有好感,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每天都一起吃饭聊天,刘桂海孤单的心渐渐被琳达填满。
可是随着船只补给完毕,船员都要回到海上重新开始航行,刘桂海不得不告别琳达。
两个人分别的时候,依依不舍,琳达专门到码头送他一程,提醒他说:“不要忘记给我打电话啊。”
每次航行到有信号的地方,刘桂海第一时间就会给琳达打电话,说说最近遇到的事情,分享彼此的生活。
琳达接到电话,总会第一时间放下工作,专心和他聊天说话。彼此都很珍惜打电话时间,想说的话都说不完。
期待刘桂海打过来的电话,成为琳达每天都日思夜想的事情,她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好像爱上了这个中国男人。
刘桂海同样如此,在海上漂泊工作的时候,特别想念琳达。爱情的种子悄悄种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3个月后,刘桂海工作的捕捞船需要再次上岸,补给物资,依然是上一次的港口。
琳达早早就等候在港口,她见到刘桂海的时候,勇敢大胆表达了自己的心生。
“我发现我喜欢上你了,和你分别的日子,我每天都在思念你。”
刘桂海第一次遇到这么热情奔放的姑娘,心情激动又惊喜。虽然他也很喜欢琳达,可是两个人似乎不太合适。
他的工作注定会长时间漂泊在海上,下一次再见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以后肯定是要回中国生活,不会留在非洲生活,琳达愿意为了他去中国吗?
刘桂海说出自己的顾虑,没想到琳达爽快地说:“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我们是真心相爱,我愿意跟你到中国生活。”
在琳达的世界里,爱情高于一切。只要彼此相爱,没有什么可以阻拦他们。
既然琳达都愿意为了他做出牺牲,刘桂海也不扭扭捏捏,答应了她的告白,确定了情侣关系。
但是当时两个人都太过于乐观,没想到这段中非爱情会遭受双方父母的强烈反对。
不顾家人反对两个人确定关系之后,感情迅速升温。
但是聚少离多的生活,依然让双方都感到痛苦不堪。刘桂海产生辞职的念头,想要快点和琳达结婚,过上孩子老婆热炕头的生活。
于是琳达回家跟父母坦白说:“我谈了个男朋友,他是个高大帅气的中国人,对我特别好,我们感情也很好……”
非洲父母听说对方的家庭条件很差,根本不愿意女儿嫁那么远。他们辛苦培养女儿,希望女儿能过上好日子,找到一份好工作。
中国跟非洲相隔那么远,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都很大。在他们印象里,中国都是很贫穷落后的地方,他们很担心女儿是被人骗了。
刘桂海知道之后,带着礼物拜访非洲岳父岳母,双方用英语聊得很开心。琳达爸妈知道他之前当过兵,对他的戒心就放下了。
双方聊天和相处当中,他们知道刘桂海是真的喜欢自己的女儿,也很坦诚说出自己的家庭条件一般,但是他很努力工作攒钱,生活越来越好。
如果琳达真的嫁到中国,他一定会竭尽所能对非洲媳妇好,不让她受一点委屈。
最后琳达的父母都被刘桂海的真诚打动了,同意了两个人结婚的事情。
刘桂海本以为结婚的事情能顺利进行,没想到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自己的父母。
当他开心打电话告诉爸妈说:“爸妈,我找了个非洲姑娘,我想娶她回家。”
父母一改之前催婚的着急模样,反而劝说儿子“你再好好想想吧”。
刘桂海的母亲甚至让4个女儿连番给儿子电话,劝阻他娶非洲媳妇的事情。
大姐说:“非洲媳妇来中国水土不服,双方生活习惯不能磨合,日子肯定过不长久。”
二姐说:“非洲媳妇皮肤那么黑,要是生下个黑皮肤小子,老祖宗估计都要骂人了。”
三妹说:“村里县里就没见过谁家娶个黑媳妇的,我们家等下就变成大家的笑话了。”
亲戚朋友也经常打电话过来劝他,赶快和非洲女朋友分手,找个中国女朋友。大家都认为他只是贪图新鲜,根本没想过以后的事情。
这是很多跨国婚姻都需要面对的困难,毕竟大部分人还是老实本分找个本地女孩,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社会和舆论对跨国婚姻还是有一定歧视。
面对重重阻碍,刘桂海的态度很坚定。坚决不会分手,反而带着非洲媳妇回到辽宁农村办婚礼。
他们感情很好,恋爱2年时间从来没有吵过架。刘桂海从来没有遇到过像琳达这么好的女孩,学历高,长相美,脾气好,家人朋友真正了解她之后,一定会喜欢上他。
所以他先回到肯尼亚,跟琳达领取了结婚证,准备带琳达回老家生活。
刘桂海的母亲被儿子的态度气到了,甚至扬言说:“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了。”
没想到等刘桂海真的带了琳达回来,最喜欢这个“黑媳妇”的居然是婆婆。
琳达自从结婚之后,每天都跟着公公婆婆下地干活,喂猪养鸡,不会的事情就主动学习,从来都没有半点偷懒。
她勤奋苦学汉语和方言,经常找公婆和邻居聊天,闹出不少笑话。大家都很佩服她的毅力,没过多久就能正常交流。
她甚至会给公公婆婆烧水洗脚,亲自端着盆给他们搓脚。两位老人劳作一天,脚上都是泥巴,不好意思让儿媳妇洗。
他们连忙拒绝说:“哪好意思让你洗,我们的脚太脏了,还是让桂海过来洗吧。”
琳达态度很坚定说:“谁洗都是一样的,我嫁来中国你们当我是亲闺女一样,给父母洗脚是应该的。”
泡着儿媳妇端的洗脚水,老两口感慨这个儿媳妇真的太好了,贤惠孝顺,勤快肯干,真的是娶得好!
夫妻努力过好日子琳达看着丈夫挣钱养家很辛苦,想要帮他分担压力,于是主动找到庄河市里的小学。
自告奋勇提出想应聘小学英语外教,她的文化水平和英语水平来教小学生已经足够了。
两所学校都接受了琳达的请求,聘任她为兼职外教,每天都过来给孩子们上课。
从村里到学校,期间十多公里的路程,都是她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往返,完全不需要丈夫和公婆操心。
每个月都拿出一部分的工资,给公婆当零花钱,让他们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公婆为了回报媳妇,尽心尽力帮他们做家务,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琳达坐月子的时候,公婆忙前忙后,一家人关系十分融洽。
但是随着孩子出生,家庭开支增多,琳达苦思冥想,怎么才能多挣点钱呢?
丈夫为了家庭,经常出海工作,几个月都见不到人。她不想丈夫继续干船员工作,寻思着夫妻俩在市里开个英语培训班。
琳达跟丈夫商量说:“我们俩英语都很不错,教孩子英语学习很轻松。培训班工作还算轻松,收益也很不错。”
刘桂海有点犹豫:“我都没有当老师的经验,市里那么多培训班,我们这个英语培训班真的能干起来吗?万一做不好,一家人真的要去喝西北风了。”
琳达提前想过这个问题:“我们培训班的优势在于帮助孩子说英语,我们俩都能独立进行英语对话和沟通。大部分英语机构都只是教做题,大多数都是哑巴英语。”
夫妻俩都觉得这个项目有前景,拿出所有积蓄租下了培训班的场地,购置了相关的教具和座椅。
前期没有钱招聘老师,只能夫妻俩硬着头皮顶上去。靠着在小学门口四处发传单,好不容易才招揽到十多个学生。
他们大多是都是学英语很困难,对英语望而生畏,一般老师遇到这种学生都觉得头疼,不敢打包票一定能教好。
琳达只能每天熬夜做教案,精心备课,运用这种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课堂上总是有欢声笑语传出去,孩子们的英语成绩提升很快,夫妻俩的“宇阳外语学校”的名气可算是打出去了,洋外教有办法也传到市区家长心里。
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招揽了不少学生来学习,每一期都能有上百个学生报名。
琳达终于实现当初的愿望:多挣钱,让老公孩子陪在自己身边,让公公婆婆过上好日子。
这么多年来,她很少回家看望父母,经常是想家却回不去。别人只知道她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殊不知她在背后的付出和牺牲。
祝愿琳达能够早日获得中国绿卡,夫妻恩爱永久!
参考资料:
华人时刊.2022-10-11.琳达有个:中国梦
央视网.外国人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