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她为孩子们插上学习科学的兴趣翅膀)
为孩子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她为孩子们插上学习科学的兴趣翅膀)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镇鳌仙村鳌仙小学学生观察植物种子时的场景。(受访者供图)“水火箭”的原理是把水注入“动力舱”,加入高压,在反冲力的作用下快速升空。“以前做‘水火箭’需要购买专门的材料,后来我们尝试把塑料瓶连接起来做‘舱体’,效果也不错。”王洋说。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她尝试着把教材上的一些简单实验演示给学生看。有时,她会找来醴陵特有的瓷泥,手把手教学生捏陶瓷,让他们体验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孩子们都很认真。”王洋回忆道。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镇鳌仙村鳌仙小学的学生正在准备发射“水火箭”。新华社记者 余春生 摄2015年,王洋在外出培训时,接触到了更多样的科学教育形式。她认为别人能做出来的,自己想想办法说不定也能弄出来。她仔细记录下别人的教学方法和一些科学小发明的制作技巧,一回到学校就开始研究。如今,科学课上“出镜率”最高的“水火箭”便是她在那次培训班上的收获。
新华社长沙6月7日电(记者余春生)两栋校舍,一块不大的空地,59名学生,这是位于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镇鳌仙村的鳌仙小学。
去年2月,教师王洋的到来,这里掀起了一股科学探索之风。
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镇鳌仙村鳌仙小学老师王洋在给学生们上科学课。新华社记者 余春生 摄
王洋出生于1990年,已经有10年教龄,2012年来到醴陵市东富镇龙楚小学任教。也是从那时起,王洋开始给学生们教授科学课。“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讲书里的知识点。”王洋说。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她尝试着把教材上的一些简单实验演示给学生看。有时,她会找来醴陵特有的瓷泥,手把手教学生捏陶瓷,让他们体验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孩子们都很认真。”王洋回忆道。
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镇鳌仙村鳌仙小学的学生正在准备发射“水火箭”。新华社记者 余春生 摄
2015年,王洋在外出培训时,接触到了更多样的科学教育形式。她认为别人能做出来的,自己想想办法说不定也能弄出来。她仔细记录下别人的教学方法和一些科学小发明的制作技巧,一回到学校就开始研究。如今,科学课上“出镜率”最高的“水火箭”便是她在那次培训班上的收获。
“水火箭”的原理是把水注入“动力舱”,加入高压,在反冲力的作用下快速升空。“以前做‘水火箭’需要购买专门的材料,后来我们尝试把塑料瓶连接起来做‘舱体’,效果也不错。”王洋说。
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镇鳌仙村鳌仙小学学生观察植物种子时的场景。(受访者供图)
鳌仙小学的科学课上,学生们的创造力也被“水火箭”点燃了。有的学生发现用硬纸板做尾翼很容易被打湿,于是找来塑料板替代;有的学生发现“水火箭”下降速度过快容易损坏,就是用塑料袋添置了“降落伞”……
乡村小学的教学条件虽然比不上大城市,但村小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乡村的环境是自然教育特别好的资源。”王洋说,“通过自然教育,让孩子们学会观察,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王洋带着学生们走到大树下、花坛旁、草地上……寻找不同植物的种子,观察这些种子是什么样的?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镇鳌仙村鳌仙小学学生郭宇硕手写的研究计划和实验记录。新华社记者 余春生 摄
出于好奇,六年级学生郭宇硕在家做了个“醋对蛋影响”的实验,并模仿书上的实验记录,在纸上画出整齐的表格,一笔一画记录下了他的实验过程和观察发现,“1分钟,蛋沉了下去,蛋壳冒出许多小气泡”“4个小时,蛋漂上来了,蛋变得QQ弹弹”……
这张实验记录,是王洋特别珍贵的“宝贝”,“这说明我们的科学课是有价值的,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她说,希望自己能一直坚守,一直努力,为乡村的孩子们插上科学的翅膀,让他们看见更加广阔的世界。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