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夫子之教各因其材(夫子说木铎之任)

夫子之教各因其材(夫子说木铎之任)经典故事夫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采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4.斐然:斐(fěi),有文采的样子。5.不知所以裁之:有观点认为,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为“吾不知所以裁之”,省略了主语;也有观点认为,此句是承接着上文“吾党之小子”,我赞同后者。6.裁:裁剪,节制。

每日论语:读故事,学论语(公冶长篇总第113章)

经典原文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1.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2.吾党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为党。吾党意即我的故乡。小子,指夫子在鲁国的学生。

3.狂简: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

4.斐然:斐(fěi),有文采的样子。

5.不知所以裁之:有观点认为,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为“吾不知所以裁之”,省略了主语;也有观点认为,此句是承接着上文“吾党之小子”,我赞同后者。

6.裁:裁剪,节制。

夫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采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经典故事

玉玦与玉环:夫子的离开与归来

在电影《孔子》中,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季孙斯(即季桓子)虽有心向善,却最终被私心占了上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通过公伯寮送给孔子“玉玦(意即诀别,离开)”,并谎称是鲁定公之意,孔子由此走上颠沛流离之路,开始其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也正是因为这一时期,他到各国传授学业,专心研究,为处世之道提供了借鉴的经验,成就了一代伟大的教育家。

夫子之教各因其材(夫子说木铎之任)(1)

风烛残年的季孙斯,让其儿子季孙肥(即季康子)派人将“玉环(意即归还,回国)”交给夫子,让其结束周游列国的生涯。也体现出季孙斯知错就改的诚意,虽然有些晚,但仍做出了让人佩服的决定。

夫子之教各因其材(夫子说木铎之任)(2)

天之木铎

另据《史记·孔子世家》载:

鲁哀公三年,此时孔子年六十,仍在周游列国,当时正在陈国。鲁国派使者召冉求任职,冉求向夫子征求意见,得到允许后准备启程回国。

夫子看到鲁国已派人召回冉求,知道即将会大用他,所以由衷地发出思归鲁国之叹,说:“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此乃肺腑之言,实为夫子有感而发。因为,夫子周游列国(公元前497年━公元前484年,共14年),颠沛流离在外,本是为觅明君以行大道,无奈今日大道不行于天下,所以,想回到鲁国一心一意教育后进者,编撰《六经》。

夫子之教各因其材(夫子说木铎之任)(3)

今又有鲁之召冉求,虽冉求未足担当大任,但夫子已看到希望,看到光明,倍感欣慰,浑身上下全然释放,内心充满着喜悦。

人逢喜事精神爽,自然也感觉到“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但又担心吾党之小子“不知所以裁之”。夫子只是想赶快回到故乡,引导教育他们纯净本心本性,让其生命全然绽放,发挥生命意义。总有一天,像冉求一样,终有能大用于世。若不能大用于世,则亦可以传道于后世。

正如仪封人请见夫子时说的,“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夫子就是木铎之任、菩萨心肠,即便是漂泊异乡,颠沛流离十四年,仍想着“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夫子之教各因其材(夫子说木铎之任)(4)

《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夫子之教各因其材(夫子说木铎之任)(5)


“天之木铎”、“菩萨之心”夫子视之如浮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亦是夫子之乐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