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斯玛特学习能力提升中心(斯玛特创始人武志)

斯玛特学习能力提升中心(斯玛特创始人武志)武志:目前斯玛特学校主要有两种方式:商场店和社区店,加盟机构比较多,有将近300家加盟校。学员方面山东省最多,其次是浙江。加盟校大多在200~300平米的空间,运营成本低,对于做教育的人来说,资金压力比较小,这就使他们可以更加用心的去做教育。我们还是以邻居的身份与家长互动,每一个有斯玛特校区的社区,都会为当地居民打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斯玛特式生活方式,什么是斯玛特生活方式呢?先卖个关子,一会再告诉你。鲁京津:斯玛特创业初期是以社区为中心,以邻居的身份出现的教育工作室,我理解的是就像社区里的7-11、洗衣店一样,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却长期存在,粘性比较好。那现在呢?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发展的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的斯玛特直营校和加盟校一般都是什么规模呢?还是社区里的工作室吗?武志:用父亲的心做教育是我提出的,当时我也的确是一名父亲角色,但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理解。其实,用父亲的心做教育这里面

斯玛特学习能力提升中心(斯玛特创始人武志)(1)

斯玛特教育集团: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发源于中国本土的美术教育机构。斯玛特教育集团旗下包含斯玛特儿童美术中心、SMART HOME、SMART TRAVEL等业务内容。集团成立至今,已经在全国拥有近300家儿童美术中心,教师达到1000余人,全国从业人员2000多人,已为近3万中国儿童家庭提供美术教育服务。

武志:斯玛特教育集团创始人、斯玛特美术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刊学术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组子课题组长。多次受邀参加央视、北京卫视少儿节目。

斯玛特学习能力提升中心(斯玛特创始人武志)(2)

北京中心实景图

鲁京津:“用父亲的心做教育”是斯玛特的教育理念,是否有很多家长也跟我一样问过你:为什么是父亲的心而不是母亲的心?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似乎母亲才是教育的主角,像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尤其现在,抓孩子学习和作业的基本都是母亲。斯玛特当时提出这个理念时是怎么考虑的?是不是因为创始人是一位父亲?

武志:用父亲的心做教育是我提出的,当时我也的确是一名父亲角色,但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理解。其实,用父亲的心做教育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用心,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待所有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第二个关键词,我想应该是唤醒。正如你所说那样,现在很多家庭妈妈一般承担起教养的角色,爸爸呢?往往因为要赚钱、要养家、要发展事业,而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其实孩子受教育的时间很短暂,我们是想唤醒中国爸爸们,回到家庭教育中来。

第三个关键词是陪伴,从家庭角色来看,妈妈更像家长的形象,但是父亲更容易像玩伴一样陪在孩子身边,陪伴过程中既是孩子的父亲,又是跟孩子灵魂沟通的角色,陪伴孩子成长,给予启发、引导、帮助。另外,父亲的力量更大,速度更快,在父亲的陪伴下,孩子往往有更宽广的空间去成长、去体验。从市场角度来说,市场上父亲形象的教育机构很少很少,所以斯玛特想建立一个更阳光、更可依靠的父亲形象。

第三:发展的故事——创业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家长和孩子!

鲁京津:斯玛特创业初期是以社区为中心,以邻居的身份出现的教育工作室,我理解的是就像社区里的7-11、洗衣店一样,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却长期存在,粘性比较好。那现在呢?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发展的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的斯玛特直营校和加盟校一般都是什么规模呢?还是社区里的工作室吗?

武志:目前斯玛特学校主要有两种方式:商场店和社区店,加盟机构比较多,有将近300家加盟校。学员方面山东省最多,其次是浙江。加盟校大多在200~300平米的空间,运营成本低,对于做教育的人来说,资金压力比较小,这就使他们可以更加用心的去做教育。我们还是以邻居的身份与家长互动,每一个有斯玛特校区的社区,都会为当地居民打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斯玛特式生活方式,什么是斯玛特生活方式呢?先卖个关子,一会再告诉你。

鲁京津: 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加盟校数量越来越多,在外人看来这不过是一组组冰冷的数字,但对您而言这却是一部充满汗水和泪水的奋斗史。发展过程中,哪个阶段最难?有哪些难忘的记忆跟我们分享一下吧!

武志:初期创立直营店时难度非常大,当时房租等运营成本很高,我们的收费自然水涨船高,当时报课要报整年的,因此受到家长质疑:学美术能干什么?在家长看来不就是个兴趣班吗?当时家长不认同斯玛特的理念,我们往往要花很多的精力去跟家长沟通、让家长理解。当时那段时间过得很艰难,几度想要放弃。但是有一部分家长不断给予鼓励,有一年冬天,店面刚装修完,过完年之后资金短缺了,工资发放都有困难。这时候有不少家长一次性交纳了3年的学费来支持我们,让我们继续干下去,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鼓励。有几次没钱发工资了,员工便借钱给我,让我给大家发工资,很多次做不下去的时候都有人支持着。这个时候就觉得创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长和员工,这其实是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要求我必须坚持下去,而且不能只是为了利益去做这件事。从走入低谷到被扶上来,是一个洗礼的过程。

斯玛特学习能力提升中心(斯玛特创始人武志)(3)

斯玛特学习能力提升中心(斯玛特创始人武志)(4)

斯玛特学习能力提升中心(斯玛特创始人武志)(5)

后来选择做加盟方式,是因为对整体校区运营和课程内容足够自信,当时想把斯玛特的模式和理念让全国其他地区的家长和孩子知道,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做传播,只好采取加盟的方式。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我记得2012年底刚做加盟的时候,我们只是对自己的课程体系很自信,就在网上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网页,当时就连LOGO、理念这些基本的资料都没有,没想到的是,第一个打电话咨询的就成功加盟了,这让我们信心大增。那段时间我们全部开足马力,每天都过得很忙碌,我们到每一家加盟店讲课沟通,甚至帮他们谈单。我记得那年大年初五,石家庄签了一家加盟,我们几个人第一时间赶了过去,几个人围着一个加盟商做了好几个小时的培训。

鲁京津:成立教育集团后,除了在软硬件上面进行升级外,还做了哪些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武志:斯玛特的课程每年都是100%升级,这一点区别于行业,因为研发难度和成本都非常大,斯玛特不惜成本来做这个事情,本身在市场上就与别人不一样。现在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形式是“艺术 学科”的形式,其中包括艺术 医学 宇宙 历史 动物 植物 矿物 数学 科技等等,让艺术无边界,使学科可视化。这跟目前美国很流行的STEAM教育很相似,用艺术的形式让孩子了解各学科,可视化的感受每一个学科。比如,让孩子用国画油水分离法画X光,就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斯玛特学习能力提升中心(斯玛特创始人武志)(6)

同时,我们和英国DK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都有战略合作,在教材的内容和质量上,精益求精。另外,一方面我们于今年3月在北京成立了斯玛特美术教育研究院,由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庆平担任名誉院长,此举的宗旨是打通学术和实践的连接。另一方面我们和中央美院、北师大、人大等院校进行合作,把更多的优质资源嫁接到斯玛特的一线教学中来。

第四:关于美德教育——让孩子认清自己,比学到知识更重要!

鲁京津:我在之前采访其他校长时,有位校长曾经说过:教育的顺序应该是做人第一、兴趣第二、成绩第三,这与斯玛特提倡的美德教育不谋而合,接下来请您谈谈美德教育。

武志:能分清美丑的人一定能分清善恶,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也是追求善的过程,画画就是引导一个人向美、向善。斯玛特课堂中有五大环节,第一环节就是美德环节。美德区别于品德,美德的核心是通过美德愉悦自己,是完全符合人性的,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愉悦感,斯玛特用美德教育来影响孩子的感知和创作。

儿童生理、儿童心理、美学是老师必备的三大基础。我认为美术教育是一个塑人教育,它不等同于应试教育。其实,内在的塑造比外在的塑造更复杂,现在很多人混淆了内在塑造和外在塑造的主次,在斯玛特则一直强调孩子认清自己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第五:关于家庭教育——家长不是围观者,而是重要参与者!

鲁京津:最近经常听到这样一句引人沉思的话,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武校长是怎样理解的?

武志: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最核心的部分,任何的学校教育都是辅助的,但是中国家长把这种责任全都抛给了学校和社会辅导机构,认为孩子没教育好是学校的责任。目前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的家长太过于功利,又非常不专业。社会上甚至有5 2=0的说法,幼儿园养了5天的好习惯,周末两天在家,最后什么习惯也没养成。中国家长在审美上面不了解,总是强加给孩子自己的审美想法,美术教育和家庭审美互相冲突,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先引导家长。

我们在开全国老师大培的时候,问大家在教学过程中最难解决的困难是什么,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家长”。针对这个问题,斯玛特另辟蹊径开创了SMART HOME,把家长纳入到教育中来,家长不再是一个围观者,而成为了重要的参与者。每周都会与家长进行互动,同时给家长布置作业,让家长带着思考,带着触动离开课堂。每周5分钟,一年下来就是200多分钟,相当于给家长上了四次讲座。我们有很多学生的家长,经过SMART HOME项目的熏陶,已经有了相当的画画水准。

斯玛特学习能力提升中心(斯玛特创始人武志)(7)

斯玛特学习能力提升中心(斯玛特创始人武志)(8)

斯玛特学习能力提升中心(斯玛特创始人武志)(9)

鲁京津:说一说书房这个话题,在中国以往的大师里,出现了很多像金庸这样的文学巨匠,他们从小深受家庭书房的影响。反过来看看我们现在,先不说高房价敲碎了很多人的书房梦,现在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不怎么读书,又怎么给孩子营造一个家庭书房的学习环境呢?对此,武校长怎么看?

武志:我想未必是书房,也可以是书架。关键是让孩子有好书可以读。在smart home之外,我们马上要执行斯玛特书架项目。这个项目就是针对你刚才说的家庭藏书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和大百科全书有战略合作,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书单,把书和书架配送到孩子家里。同时斯玛特学校内会有图书馆,我们用共享的方式,每个家庭捐出3本书,就能成为会员,孩子们可以前来借阅。因为本身就开在社区,这样一来大家来斯玛特中心的频率又增加了。这时你会发现,斯玛特真是中国好邻居。同时,这也是我前面跟你卖的关子的答案——这就是斯玛特式生活方式。

鲁京津:如何概括一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

武志:我认为家庭教育是核心,学校教育是基于家长想如何培养孩子能力的教育。另外我不赞成社会教育为应试教育服务这个说法,我认为社会教育更多应该是学校教育不能满足下的补充,是中国应试教育的营养辅食。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斯玛特做的是社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需求,更多是想改变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念。

第六:关于户外体验课——美术最重要的是感悟和体验,有了体验才能去表达和创作!

鲁京津:我们都知道旅行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价值,您如何看待旅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武志:我所理解的斯玛特课堂有两个,屋里的和屋外的。美术最重要的就是感受和体验,有了感受和体验才能去表达、创作。比如,读城计划,这个地方的名人、小吃、著名景点等等,读了自己的城市才会更爱自己的城市。我们首先先让孩子读自己的城市,之后读别人的城市,通过细节深度了解自然、人文,读自己城市的时候已经形成体系,当他有了这个知识结构、学习经验后到任何地方都会深度去体验这个城市,快速吸收这个城市的养分。

斯玛特学习能力提升中心(斯玛特创始人武志)(10)

鲁京津:斯玛特在组织学员旅行过程中,有哪些好的经验与我们分享一下。

武志:最重要的是激发每个人的潜能,让家长有更多的参与感。有一次去敦煌,在沙漠里徒步十公里,每人全程只有一瓶水,要求家长和孩子两个队伍分开走,始终保持1公里距离。走完后大家在一起分享,孩子们很兴奋,家长们的分享基本是对孩子能走下10公里很吃惊,那几天家长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我记得那次旅行前三天没见一个爸爸笑过,后来在沙漠里露营、分享聊天就有所不同了,爸爸们有说有笑参与其中,通过旅行他们回归到家庭教育中来,找到了责任和快乐。

第七:素质教育对孩子的帮助——人生很长,越往后拼的越是综合能力!

鲁京津:您曾经说美术教育是学科教育的营养辅食,今天是高考第二天,借这个话题,最后问您一个问题,您觉得吃了多年营养辅食的孩子参加高考有什么不一样?对高考会有什么帮助?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会有什么帮助?

武志:我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我很喜欢美术,但我的文化课水平很差,本来没什么希望考上大学。但我在复习期间、在临场发挥方面,都比平常好很多,后来就考上了大学。我不清楚对高考帮助有多大, 但对人生的帮助肯定会很大,人生很长,越往后拼的越是综合能力。我曾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做过一个采访,当时我就说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审美能力,因为那时可能已经创造出了一批人工智能的机器,他们已经有能力去进行创造,但是他们创造的一定是人的审美意识,比如房子怎么做符合时代审美以及情感需要。那时候选拔优秀人才,审美能力是第一位的,而不是现在的技术能力。

另外我觉得我们当今的高考不像是选拔人的机制,更像是淘汰人的机制,先把一批人淘汰掉。中国是人口大国,应试教育本身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中国家长认为应试教育是教育的全部,未来,家长应该更多的关注一下真正的素质教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