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1) 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2) 解题步骤:


1

简单应用题


(1) 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 解题步骤:


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1)


2

复合应用题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 7 ) 解答加法应用题:

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8) 解答减法应用题:

a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9) 解答乘法应用题:

a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

b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10)解答除法应用题:

a、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


b、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


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


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11)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 单价×数量

路程= 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

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小学生的典型应用题总共有30种,如下表: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2)


1、归一问题

【含义】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3)



2、归总问题

【含义】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4)



3、和差问题

【含义】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

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 2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5)



4、和倍问题

【含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

总和 ÷(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 - 较小的数 = 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6)



5、差倍问题

【含义】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数量关系】

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7)


6、倍比问题

【含义】

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干倍,解题时先求出这个倍数,再用倍比的方法算出要求的数,这类应用题叫做倍比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一个数量=倍数

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倍数,再用倍比关系求出要求的数。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8)



7、相遇问题

【含义】

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9)



8、追及问题

【含义】

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数量关系】

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

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10)


9、植树问题

【含义】

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距离、棵距、棵数这三个量之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第三个量,这类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数量关系】

沿线段植树

棵树=段数 1

棵树=总路程÷株距 1

株距=总路程÷(棵树-1)

总路程=株距×(棵树-1)


沿周长植树

棵树=总路程÷株距

株距=总路程÷棵树

总路程=株距×棵树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弄清楚植树问题的类型,然后可以利用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11)


10、年龄问题

【含义】

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但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生变化。

【数量关系】

年龄问题往往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尤其与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要紧紧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

【解题思路和方法】

可以利用“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12)


11、行船问题

【含义】

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船速与水速,船速是船只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只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是水流的速度,船只顺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和;船只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差。

【数量关系】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顺水速=船速×2-逆水速=逆水速+水速×2

逆水速=船速×2-顺水速=顺水速-水速×2

【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13)


12、盈亏问题

【含义】

根据一定的人数,分配一定的物品,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盈),一次不足(亏),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求人数或物品数,这类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数量关系】

一般地说,在两次分配中,如果一次盈,一次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盈+亏)÷分配差

如果两次都盈或都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大盈-小盈)÷分配差

参加分配总人数=(大亏-小亏)÷分配差

【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14)


13、工程问题

【含义】

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常常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只提出“一项工程”、“一块土地”、“一条水渠”、“一件工作”等,在解题时,常常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

【数量关系】

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1”,这样,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进而就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总工作量÷(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

【解题思路和方法】

变通后可以利用上述数量关系的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15)


14、按比例分配问题

【含义】

所谓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这类题的已知条件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比或连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占总数量的份数,另一种是直接给出份数。

【数量关系】

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分量的比;从问题看,求几个部分量各是多少。

总份数=比的前后项之和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把各部分量的比转化为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把比的前后项相加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以总份数作分母,比的前后项分别作分子),再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的值。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16)



15、 “牛吃草”问题

【含义】

“牛吃草”问题是大科学家牛顿提出的问题,也叫“牛顿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在于要考虑草边吃边长这个因素。

【数量关系】

草总量=原有草量+草每天生长量×天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求出草每天的生长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17)


16、鸡兔同笼问题

【含义】

这是古典的算术问题。已知笼子里鸡、兔共有多少只和多少只脚,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叫做第一鸡兔同笼问题。已知鸡兔的总数和鸡脚与兔脚的差,求鸡、兔各是多少的问题叫做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数量关系】

第一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都是鸡,则有 兔数=(实际脚数-2×鸡兔总数)÷(4-2)

假设全都是兔,则有 鸡数=(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

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都是鸡,则有 兔数=(2×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

假设全都是兔,则有 鸡数=(4×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

【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都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也可以假设都是兔。如果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如果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通过先假设,再置换,使问题得到解决。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18)


17、商品利润问题

【含义】

这是一种在生产经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包括成本、利润、利润率和亏损、亏损率等方面的问题。

【数量关系】

利润=售价-进货价

利润率=(售价-进货价)÷进货价×100%

售价=进货价×(1+利润率)

亏损=进货价-售价

亏损率=(进货价-售价)÷进货价×100%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19)

18、溶液浓度问题

【含义】

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溶液浓度问题。这类问题研究的主要是溶剂(水或其它液体)、溶质、溶液、浓度这几个量的关系。例如,水是一种溶剂,被溶解的东西叫溶质,溶解后的混合物叫溶液。溶质的量在溶液的量中所占的百分数叫浓度,也叫百分比浓度。

【数量关系】

溶液=溶剂+溶质

浓度=溶质÷溶液×100%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