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说孩子这样长大才会优秀(走下神坛的于丹)
于丹说孩子这样长大才会优秀(走下神坛的于丹)很多人问我:你教自己的孩子背诗词吗?我说,当然教,但是我不会让她背着手一本正经的背诵,而是在她玩滑板车时,我们一起大声地背诵,或者她在浴缸里扑扑着水花时,突然饶有兴致的提议:妈妈,我们背首诗吧!于丹曾这样描述她如何培养女儿背诗词。
于丹虽然走下了神坛,但并不意味着一无是处。她的育儿理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
于丹曾这样描述她如何培养女儿背诗词。
很多人问我:你教自己的孩子背诗词吗?我说,当然教,但是我不会让她背着手一本正经的背诵,而是在她玩滑板车时,我们一起大声地背诵,或者她在浴缸里扑扑着水花时,突然饶有兴致的提议:妈妈,我们背首诗吧!
于丹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成长比成才重要,比起在专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就,她更希望女儿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正因为如此,所以女儿背诗词的时候,她从不限制孩子如何使用和想象。女儿2岁多的时候,于丹出差回来,问女儿想不想妈妈,结果女儿竟回答"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有一次,女儿在大床上蹦来蹦去,爸爸说她:"你别蹦了,都把床单蹦坏了",谁知女儿一边继续蹦一边高声说"人生得意须尽欢",噎的她爸爸瞠目结舌。
与于丹类似,女作家池莉曾经写过一本自传体的书,里面详细描述了她养育女儿的过程,在书里,有一段令我十几年后依然记忆犹新。池莉这样描述道:
亦池才五岁多的时候,跟随我下厨房,那时候她正起劲地学习把鸡蛋磕破,并运用腕力用筷子在碗里打鸡蛋花。忽然她随口问我:妈妈,你刚才放进锅里的是什么?
我说:油和盐。
她就说:啊,我知道了。妈妈胡椒味精盐,酸甜苦辣咸,这就是押韵吧?
我那份惊喜啊,我看着她:连声叫好,我说:当然,当然!这就是押韵!
我立刻关掉炉火,放下锅铲,蹲下身来,把我的小姑娘拥在怀里,这是一个再恰当不过的好火候,我们就此自然地进入了学习诗歌的领地。我们母女面对面,坐两只小板凳,亦池的眼睛格外晶亮,这是因为自豪。我告诉她:押韵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点,押韵了就会朗朗上口,就像吟唱一样,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我的小亦池,手里还玩弄着青菜叶子,就接着呤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她还顽皮地以手遮檐,做了一个动作,显然她是明白这句诗歌的意思了。
我马上进了一步,吟诵:昔人已乘黄鹤去。
她接:此地空余黄鹤楼。
我吟:黄鹤一去不复返。
她道:白云千载空悠悠;之后她说,妈妈,后面的我说了算了,你好去做菜了。 她还是一边玩弄她的青菜叶子,一边行若无事地吟咏: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咏罢还大叹一口气:唉——她见我这般惊讶,便解释说:唉呀就是发愁呀。
两位才女教育孩子的方式似乎如出一辙,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女作家,我们可都是普通人,自己每天忙的像个陀螺,一堆家务事,谁能做着饭把火关了陪着孩子念诗词?!
这话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实则却经不起推敲。这里面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方向在哪?
我看到一个高收藏的问题: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家长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规划安排,教育好孩子(英语、运动、阅读、拼音、识字等等)?
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从这个普普通通的问题里,足以看到父母的爱子之心,天下间,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变得更好。只不过,大家都带着这样的初心,但结果却不尽相同。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陪伴孩子的方向问题。我们应该尽力,还是尽心?
比如高赞问题的这位家长,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规划,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开花,这当然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景,但是当家长带着这种刻意为之的心态时,其实就已经让孩子输了一半。
因为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区别,不在于父母懂多少知识,学历差多少,而在于是否愿意以孩子为主体,顺应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
如果以孩子为主体,那么家长就需要费心费力,不行使父母特权,以简单的命令来"管理"孩子,而需要有加倍的爱心和耐心来陪伴孩子成长,就像池莉那样,当发现此刻是孩子最适合的学习押韵知识的时候,马上停下手头上的事情,顺着孩子的思路引领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孩子诗歌素养的熏陶。
反之,如果以家长为主体,则家长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情况,以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如何管理孩子,规定孩子什么时间练琴,什么时间作业,背后都是以"不麻烦自己"为考量,所以,最好是孩子乖乖听话,按照自己设定的"程序"做好该做的事情。否则,家长就很容易暴怒。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力,但结果却并不如意。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尊重孩子的规律,而过多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
也许很多家长都意识不到自己有多自恋——以自己为主体管理孩子,不管是包办溺爱,还是严苛管制,本质上,都是在满足自己的自恋。
比如说,有一种著名的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妈妈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体贴的妈妈,是尽责的妈妈,是为孩子着想的妈妈,但是却很少有妈妈反省:这样做,是否是以自己的感受替代了孩子的感受?是否是没有尊重孩子作为独立的人能够感知温度的本能?是不是本质是对孩子(连冷热都分不清楚)的不信任?
也许有的妈妈会说:我让他穿厚点,如果听孩子的,没有穿,最后冻感冒了,那不是孩子受罪,我也麻烦吗?
对啊,照顾一个生病的孩子多麻烦啊,所以,为了让自己不麻烦,就不要让他生病,就替他试好温度,准备合适的衣服?
那孩子天然感知冷热的系统在哪呢?孩子为自己负责的自律在哪呢?如果不让他承担选择错误的后果,他能把父母的经验直接变成自己的吗?
这就是教育中的死循环:父母剥夺了孩子的生命力,但是又对埋怨孩子缺少自律和自觉。
一条秋裤,一件大衣,一首唐诗.....看似微不足道,体现的却是家长的认知和理念。
教育孩子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事,这个不轻松,不仅是体力的消耗、时间的占用,精力的透支,更主要的,是还包括需要父母打破原来的自我,不断成长的痛苦。
父母是需要学习的职业,但是大多数没有这个意识,他们的目光都聚集在孩子身上,总想着怎么样能像修剪树木一样,将孩子修剪成一个完美的"产品",很少有人意识到,其实父母自身的人格不成长,心智不成熟,就不可能教育出一个他们期待或者满意的孩子。
比如说,父母脾气暴躁,总是自以为是的给孩子贴标签,那么孩子,会不会经常觉得委屈?而这种委屈,很可能会成为心理上的创伤。
我一个朋友,她2岁的女儿用温水将乌龟烫死了,孩子的爸爸勃然大怒,说孩子冷血无情,甚至还预测这孩子将来也不会是好人。但事实的真相,是孩子担心冬天水凉,冻死小乌龟,出于好心给小乌龟加了热水。
如果父母是这样的人,经常让孩子生活在委屈和冤枉中,那孩子的心理能健康发展吗?
再比如,父母缺少耐心,对孩子很难共情,那这样的孩子,会不会在内心深处,伤痕累累?
一个孩子想吃汉堡,妈妈说他嗓子疼不能吃,提议用别的东西替换,孩子不依不饶,甚至打骂妈妈,妈妈非常生气。
相信面对此情此景,很多家长都会心生烦躁,认为孩子这种行为挑衅了家长的权威,应该暴揍一顿。但是很少有人站在儿童的心理,共情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为什么表现的如此执拗?
恰恰很多时候不是满足的太多,而是在不恰当的时候给予了过度的满足,但是在该满足的时候又没有满足,所以孩子的内心才因为匮乏感才导致了行为的执拗。
如果家长总是对所谓的道理一知半解,却将其当成尚方宝剑管理孩子,那么同样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心理上的创伤。
比如很多家长都知道的棉花糖实验,并当成法宝,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但却少有人深究,棉花糖实验的本质,是孩子自主做出选择(糖是现在吃还是等一会儿再吃),而大部分家长的延迟满足训练,是家长说了算,家长告诉孩子现在不允许,并因为孩子的哭闹断定是自己平时溺爱太多。
如果家长懂一些儿童心理学,就能够充分的共情孩子,就会知道"明确拒绝"孩子的要求,对于孩子,尤其是幼小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挫折。这根本不是什么延迟满足训练,而是在孩子的心理成长上不断制造创伤性体验。
其结果和初心,常常南辕北辙。
世界上所有的道理,都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功利型的家长必然焦躁,追求完美的家长必然缺少慈悲,总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的家长必然总是失望,自恋的家长必然对孩子诸多控制.....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但是家庭教育的真谛,绝不是父母充当检察官和修剪员,不断的挑剔孩子,指出孩子的问题,或者像保姆一样对孩子事必躬亲,服务周到。
好的父母,懂得给孩子自由和尊严,懂得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质,学会爱,更能超越爱。不是"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必须管你、照顾你"的那种爱,而是"你虽然是我的孩子,但是我却愿意和你一起成长,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也能不断反思自己的问题,和孩子做灵魂上共舞的父母"的那种爱。
就像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这首诗,值得每一个家长深思。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