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深度揭秘(一年学费30万的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深度揭秘(一年学费30万的国际学校)老肖所在的武汉爱莎,今年9月将开学。我记得最深的是,一年学费约30万,是武汉最贵的国际学校。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学校吸引他。与他的一次聊天中,他讲到这家教育集团在广州做的成功案例。在武汉开的IB国际学校,一园双校模式(一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一所双语国际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
老肖,是我在地产入行时认识的朋友。
他在专业市场、旅游房产方面,是行家老手。
每次遇到专业难题,我都会求教于他。
直到有一天,他转行了,做起了教育。
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学校吸引他。
与他的一次聊天中,他讲到这家教育集团在广州做的成功案例。
在武汉开的IB国际学校,一园双校模式(一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一所双语国际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
我记得最深的是,一年学费约30万,是武汉最贵的国际学校。
老肖所在的武汉爱莎,今年9月将开学。
01
7月10日,我与儿子参加了这所学校的Campus Tour。
我想让儿子开拓一下眼界,看看武汉最贵的学校,长什么模样。
同时,也想儿子做做国际学校的测试卷子,找一下差距。
沿着江城大道,一路往四环外,两边越来越郊野。
儿子说,“武汉的富豪们,会把孩子送到这里吗?”
我给儿子解释,这里是车谷的中心城。今后,全球的造车“大脑”都在这里。
这里有江有河有山,也有地铁,未来将有大商场。武大、华科等三四所高校将在这里建新校区。
儿子是汽车迷,对国外名车如数家珍。路过Lotus全球总部时,我指给他看了一眼,“今后,Lotus的跑车就在这里研发。”
在武汉爱莎的千人会议厅里,我们听了一场报告。
校长James,毕业于牛津大学,在上海等5个城市,参与了10所学校的创校与管理。他说,爱莎培养的是 Lifelong Learn(终身学习)的世界人。
对于终身学习,我非常赞同。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真正杰出伟大的人,都是在接受终身教育。因为,唯有不断思变,不断创新,不断和新生事物同步,才不会被时代抛弃。学习是生存的必须,像呼吸一样,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武汉爱莎的教师团队,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70%以上硕士与博士,拥有15年以上教龄。在武汉爱莎,老师的录取比例是5%,中外教比例是3:2。他们来自Elite School。Elite,精英。精英的教师团队、精英的教育模式,是武汉爱莎的优势。
武汉爱莎的校园布局,两大体育场在空中,周围是图书馆、行政楼、餐厅、教室、宿舍等功能区,配置有室内恒温恒湿游泳馆、室内体育馆。立体的布局方式,很像二七滨江的绿城黄浦湾与新希望D10等豪宅。
从6月底到7月初,我和儿子去过几家民办学校咨询。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家民办初中的校长坦言,教育没有绝对的公平,有的学校就是为社会培养精英。未来的社会,是精英主导的社会。
当前的武汉,非常重视公办教育。今年,一批公参民学校转公办。公办教育,是武汉的“刚需”;民办学校,是武汉的“改善”;国际学校,是武汉的“顶豪”。
最近,网络热词“小镇做题家”刷屏。它指的是那些出生在不知道是多少线的小镇上,没钱没势,只能靠着读书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多年苦读,也无法追平原生家庭和出身带来的巨大差距。
很多时候,我们奋力的终点,还不如别人的起点。在我们身边,很多企业家以前也是小镇上的寒门学子。他们更懂知识的无价,更懂全球视野与格局的重要。
02
报告会之后,我被分到初中部参加家长会,儿子在旁边的教室上科学课。
家长会上,中学部的姜璟校长播放了一条动画短片。
视频中,孩子们在教室里上课,听着上下课铃声,遵守各种规矩,养成好的习惯,学习好的被表扬。
工人们在工厂的车间里,听着上下班的铃声,在流水线上生产零件,工作好的也被表扬。
我们的这套教育模式,是在工业化时代的传统模式。这套老模式,造成了当前的教育以传授知识、刷题为主,各种内卷,被动学习。
然而当前的环境,已发生巨变。在全球化的智能时代,我们的教育模式,该怎么变?
比占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抱智慧,成为一个有感情有创造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IB全称是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是由国际文凭组织IBO为全球3-19岁的儿童开设的课程体系。
IBO组织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瑞士日内瓦创立,为解决二战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大批外交官子女在异国他乡求学,为了帮助其考取母国大学而开立的IB标准课程。该课程经过几十年以来的不断精进和高标准授课,得到众多世界名校的广泛认可。
IB 分为不同阶段的课程,分别是小学项目(PYP)、中学项目(MYP)、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和国际文凭职业教育证书项目(IBCC),旨在培养思想开放和全面发展的学生。
我们通常说的IB课程,全称是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 简称 IBDP),是一个两年制、对象为16至18岁学生的课程,相当于在国内的高二和高三是学习的课程。
IBDP课程包含六个学科组和三大核心课程,六个学科组包括母语、第二语言、个人与社会学、实验科学、数学和计算机以及可选修的艺术。必修核心课程包括 认识理论课 (TOK)、拓展论文(Extended Essay)和社会实践活动CAS(Creativity Action and Service)。
目前,全球90个国家的4000所大学承认IB成绩。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录取的学生有超过30%是来自IBDP毕业生。
姜校长说,IB培养人的品格、能力、思维等,重视全人教育,使得孩子知识渊博、坚持原则、懂得关爱、勇于尝试、积极反思等。
他还介绍,武汉爱莎的培养模式,是从人才的“出口”制定课程。既有走出国路线的,也有参加国内高考的。一人一课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化升学通道。
这种根据市场“出口”制定的模式,更灵活,适应更多家庭的需求。同时,除拥有全球化的教育天团外,武汉爱莎还引入了武汉外校、长春街、华师一等名校的知名教师。
03
“让他们成为走向世界的未来人才,成为有国际情怀的中国人。”
IB教育专家蔚政伟博士说,面对这个烦恼又激动的世界,我们要把孩子送出去,也能让孩子们能回来。
“教育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家长要与学校、老师一起合作。”
IB课程体系,是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源于欧洲,而兴盛于美国。
国内的新课标,是一套很接近IB的体系。在IB课程中,很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
读完IB的孩子,在国外大学不怕写报告,他们懂得如何分析数据,如何论证与探究。蔚博士说,IB的一些论文,难度超过国内的大学毕业论文。
家长会后,我去了儿子上科学课的教室,坐在最后一排观摩。
马老师用双语给孩子们讲解溶液、酸碱性等,孩子们穿着做实验的“白大褂”,戴着护目镜。孩子们的手上有一张实验表格,记录着对白醋、矿泉水、雪碧、小苏打等实验结果。
有一个女孩问马老师,“鸡蛋煮熟了,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
多么有趣的问题。
台下的我,也许是职业习惯,在观察教室的窗户电动开窗模式、中央空调的出风口设置以及“无主灯”灯光的布置,有点参观样板间的感觉。
看过餐厅与宿舍,儿子说,“这30万的学费很值,宿舍像星级酒店。”
尽管校区刚交付,在礼堂、食堂、教室等区域,没有那种刺鼻装修的味道。
这个学校的装修标准、材料与工艺,按照世界级WELL v2标准建造(全球绿色建筑业界的新认证标准,是迄今为止需通过最严格测试和审查的WELL建筑标准版本,被人们誉为“建筑界的奥斯卡”)。
04
最早听说IB学校,是从房地产开始的。
上世纪90年代,在广东,碧桂园的IB学校,成为碧桂园的房产销售利器。
每天下午放学时,IB学校门口,是一座城市上流社会的缩影。
北京与上海,是国内优秀国际学校的聚集地。
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国际学校第一名;广东碧桂园学校,位居第9名;万科梅沙学院,位居第16名。广州爱莎天河学校,荣登2021年胡润百学·中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TOP20。
一线城市的民办国际化学校一年学费大约25-30万,公立学校国际部一年学费大约10-15万。
对于国际学校,有人说“国际学校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奢侈品”,也有人说“国际学校就是有钱人玩的游戏”。
而我很喜欢武汉爱莎的一句Slogan “Where education is a way of life.”
在《2022胡润百学百强榜排行榜》上,广州科学城爱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位居第18位,同时位居中国国际学校美丽校园第2名。
武汉的国际学校数量,位居全国第6名。
在武汉,英中、枫叶、美加、海淀、三牛、为明、光谷外校,以及各大重点中学的国际部、国际班,累计45所。主要以A-Level课程课程为主,其次是美高、AP课程,不少学校也开设有IB课程、加拿大、澳洲、法国、德国、韩国等课程。
公办国际部的学费多集中在7-8万/年之间,民办国际学校的学费多集中在13万/年左右。武汉爱莎,一年约30万的学费以及办学的软硬件配置,已将武汉的国际学校拉升到一线城市标准。
[后记]
当前的年轻人,主要有四大出路:出国、考公、躺平与卷死。
如今,疫情影响、经济萧条、大厂裁员,应届毕业生、回国求职留学生逐年上升,易烊千玺等艺人开始考公。公务员身份意味着面子、铁饭碗,以及父母亲戚的期盼。如今的职业稳定性排序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
我并不认为如此。这只是暂时的排序,并非固定不变的。有一天,还将出现一大批人逃离体制,或被体制与时代抛弃。最好的投资,是对自己的投资,而不是背后的平台与体制。
对于武汉的富豪们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送孩子出国。豪宅、豪车、豪校,是他们的生活标配。也有一些70后、80后的城市中产家庭,千方百计挤进国际学校,让孩子有更好的未来。
他们曾经很努力,从草根做到了阶层越级,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想用金钱换知识与眼界,希望孩子能走出去,到世界一流学府,最终成为Elite。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