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听写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语法听写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体听写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语法听写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本文探讨一种与传统听写方式不同的听写活动——整体听写(dictogloss),又叫语法听写(grammar dictation),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性的任务型教学活动。教师可选择短文和小故事(四到五句较适宜),或采用课文的一部分、报刊的精彩段落、或学生的优秀习作等作为听写材料。听写材料通常朗读三遍,其中第一遍和第三遍为常速朗读,第二遍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进行停顿,以便学生写出所听内容。读第一遍时,学生应快速获取大意;读完第三遍后,学生可用英语互相交流合作,集思广益,构建与原文接近的故事。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时,许多一线英语教师忽视了说前活动的设计,通常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听说任务后,就让学生开口说或者直接让学生按照模拟题的编排顺序练习听说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因语言输入和词汇量有限,及听说内容的限定性,学生往往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渐地他们就会对听说训练失去兴趣。甚至,有些英语教师急功近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毕少琴
摘要:2011年广东省英语听说考试纳入高考总分,听说教学成为高中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国内外现有的文献和实践成果,根据听说教学理论、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与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探讨语法听写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有效性。经过实验研究,最终结果表明:语法听写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有利于学生英语听说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语法听写;听说法;听说考试
引言
根据《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广东省普通高考英语科考试从2011年开始分别进行笔试与听说考试。其中,听说考试占英语科总分(满分150分)的10%,主要包括模仿朗读、角色扮演和故事复述三种题型。由于题型的变化,听说比重的加大,广东省高中英语教学将会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其改革重心就是注重听说能力的训练。听说能力的培养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测试等方面。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今天,听说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成绩成为一线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
从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长期以来,由于高考的反拨作用,许多高中英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但英语教学仍局限于以应试为目的的训练。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听说能力大大落后于读写能力。此外,传统的英语听写活动主要由英语教师读出单词、词组或句子,学生写出教师所读内容,或学生就教师所读内容写出相应的中文意思。在这种听写模式中,英语教师起主导作用,控制了全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呈现出教师所读内容,整个过程枯燥,单调。
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时,许多一线英语教师忽视了说前活动的设计,通常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听说任务后,就让学生开口说或者直接让学生按照模拟题的编排顺序练习听说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因语言输入和词汇量有限,及听说内容的限定性,学生往往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渐地他们就会对听说训练失去兴趣。甚至,有些英语教师急功近利地让学生直接上机训练,结果发现学生们对着计算机就“卡机”和“哑言”,教学效果极差(钟明,2011)。训练前,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听说能力,在角色扮演和故事复述过程中,学生们认为很难听明白故事的情节发展而且他们缺乏记笔记的技巧;学生们也意识到说前阶段的准备的重要性,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说前阶段多为学生准备训练材料,教授有效的训练方式。
本文探讨一种与传统听写方式不同的听写活动——整体听写(dictogloss),又叫语法听写(grammar dictation),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性的任务型教学活动。教师可选择短文和小故事(四到五句较适宜),或采用课文的一部分、报刊的精彩段落、或学生的优秀习作等作为听写材料。听写材料通常朗读三遍,其中第一遍和第三遍为常速朗读,第二遍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进行停顿,以便学生写出所听内容。读第一遍时,学生应快速获取大意;读完第三遍后,学生可用英语互相交流合作,集思广益,构建与原文接近的故事。
一、研究综述
Wajnryb(1988,1989)、Celce-Murciah和Hilles(1988)及Thornbury(1997)等认为,语法听写是练习语法和词汇的有效途径(转引自梁红梅,2004)。语法听写通过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如果将语法听写应用在听说教学中,将有利于学生讨论、整理甚至重新回忆他们的经验(Taylor,1981),为听说教学奠定语法和词汇的基础;此外,Taylor(1980:90)也指出语法听写能够检测语言学习者的语法连贯性,使他们学会如何使用语言知识,并可以帮助学生使用完整信息、准确的句子复述所听到的故事,关注篇章结构的连贯性。
在国外有关语法听写的实证研究不多见:Kowal和Swain(1994:87)及Nabei(1996:61)的研究发现语法听写能鼓励学生从以理解为主的语义处理转向语言产生所需的语法处理。通过中国期刊网的搜索,笔者发现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将语法听写应用在听说教学的实验研究的文章很少。高晓芳(1998)、 鲍冬娇(2007)的研究发现,语法听写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写方面的语言能力;张红霞(2004)、赖曼珍(2006)和毕少琴(2009)的研究表明语法听写应用在外语教学中能帮助学生练习写作;梁红梅(2004)的实证研究探讨了语法听写为英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的作用;刘伟(2008)的研究证实了语法听写比传统的听写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刘佳(2008)的实验研究也表明了语法听写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都认为语法听写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方法。
上述研究大都是在高等院校进行的,而且涉及到听说能力的很少。为了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尝试探讨:(1)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语法听写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2)语法听写是否能提高高中生的听说成绩?如果可以,语法听写对高中生的听说能力有什么影响?为此,笔者开展了实验对比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
二、研究意义
Heaton(1991)认为,口语能力的提高不是仅仅依靠考前的应试技巧训练就能够实现的。因此,教师看待英语口语教学要有全局观念,综合考虑,做好规划,细化能力(钟明,2011)。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语法听写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有效性,尝试将听说教学的理论、方法与语法听写结合起来,从而促进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并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对语法听写应用于听说教学中的实验结果做出分析和评价,探讨如何优化听说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和听说的效率。这不仅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语法听写与英语课程的整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理论依据
(一)听说教学法
“听说教学法”主要指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侧重及强化听和说两项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听说为主导,强调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口语交流和表达。以“听说教学法”为基础而形成的教学模式可归纳为:机械性操练(mechanical drill)——背诵(reciting)——理解性操练(comprehensive drill)——使用(application)。这种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句型操练对学习者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外语教学过程中,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这种方式培养了许多外语人才(罗立胜、董玉真,2005)。
听说教学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胡春洞,1990:347)。
1. 听说为先,兼顾书面语;
2. 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 句型为纲,组织教学;
4. 趣味性、实用性并重。
基于听说教学理论,语法听写应用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应先听后说,中间过程兼顾书面语,帮助学生输出语言。
(二)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
根据克拉申第二语言理论的“输入假设”,人们习得语言的最基本途径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何广铿,1995)。英语教学中应增加“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为学生创造语言习得的条件。Swain(1985)的输出假设认为语言学习过程中应强调语言输出的重要性。输出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的流利性,而且还具有使学习者借助有意注意、进行假设验证和自觉反思等调整学习策略的功能,从而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教师通过语法听写向学生输入可理解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问答、故事复述有效地输出语言。
(三)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育部,2003:6)。由此可见,语法听写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符合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
四、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笔者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进行研究,其中调查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
(二)研究对象
本实验研究对象是高三(4)和(5)两个班的学生,年龄为17-18岁,他们的学习经历基本相同,其中高三(4)班为实验班(36人),高三(5)班为控制班(33人),共计69人。
(三)研究步骤
实验过程持续10周,每周一节课采用语法听写活动,控制班和实验班均由笔者授课。其中,在控制班教师采取传统的听写方式,完成听写任务后,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在实验班,进行故事复述前,由教师选取一篇以记叙文为体裁的短文进行语法听写活动,然后学生进行重构、提问和复述。语法听写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模拟题里的故事复述题的内容,还可以采用教材课文以及其他课外阅读中的阅读材料。在语法听写活动过程中,简单介绍生词和朗读听写短文后,教师负责进行监督等,确保学生认真地完成和修正听写内容。分析纠正后教师把原文整理出来,为学生进行故事复述做好准备。表4.3.1为实验班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任务情况。
在控制班中,教师使用了传统的听写方法(见表4.3.2),表中详细介绍了控制班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任务以及教师所扮演的角色。
表4.3.3 表明在实验班和控制班中使用的两种教学方式的特征,通过使用不同的说前活动对比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课堂氛围、输入方式和评价方式。可以看出将语法听写应用于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能够使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短文重构过程中,学生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学会了与人合作,使课堂氛围更活跃。
五、研究结果分析
为了客观地评价实验结果,笔者分别在实验前后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具体统计数据如表5.1所示。
从表5.1可以看出,实验前,将前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值的显著值均大于0.05(p>0.05)说明两个班的听说成绩没有显著的差异,听说水平相当;实验后,将后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值的显著值小于0.05(p<0.05)说明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听说成绩有显著差异,证明将语法听写应用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成绩。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语法听写的接受程度和反应以及语法听写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实验班的3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经过10周的语法听写式听说教学的尝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语法听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78%的学生对语法听写的接受程度持积极态度。75%的学生认为语法听写应用在英语听说训练的说前阶段是有意义的,对培养听说能力有积极影响,可以促使他们训练听说能力;77%的学生认为语法听写对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并希望在课堂中继续进行这种听写活动。
(二)语法听写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经过训练,在听说能力方面,84%的学生认为语法听写对学习词汇和掌握语法很有帮助,学生能理解所听短文,并能在重组整体听写短文时,更加注重语音辨认、单词拼写、段落的完整和语法准确性。此外,72%的学生认为语法听写能帮助他们关注说前准备阶段,更加关注听说技巧,为备考听说考试积累了各种有利的应试技巧。在说前阶段应用语法听写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输出和复述故事,2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发音更加准确、语调自然,31%的学生更关注篇章连贯,复述故事时内容更充实。
(三)语法听写可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75%的学生认为在语法听写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在交际活动过程中,提高了听说的能力,也从与人讨论中学习了其他同学的观点、思路和表达方式,并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但通过访谈也了解到大部分后进生由于词汇量的限制,影响了他们的听力理解,使他们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收获并不多。另外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班级纪律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在讨论环节,如果教师监控不到位,很容易出现学生闲聊的现象。最后,53%的学生提出建议希望以后可以多增加同伴互评环节和引入竞争机制等。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引入语法听写,是有效和可行的。该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达到用英语表达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成绩。但本研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首先,实验时间短、样本小,如果实验时间延长或进行大样本的实验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二,在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方面只靠本校教师完成,会存在主观的因素;另外,本实验的研究对象的英语水平属于中下水平,如果将实验应用到其他英语水平的受试中,教学效果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所提到的问题有待其他教育者进一步研究。
六、结语
本研究将语法听写的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尝试把听说教学的理论、方法与语法听写这种具体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在语法听写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互动,协商解决问题,在可理解的输入下,兼顾语法和词汇,学生们通过重构和分析、修正与所听内容相关的听写短文时,从听写短文中学习到复述故事时要关注的词汇、语法和语篇衔接方法和如何记下关键词的技巧,从角色扮演中学习提问和回答的技巧,从最后的朗读环节学习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并内化为自己的口语表达方法与技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将这些口语表达方法和技巧使用到听说考试中,在听说考试中更加关注记笔记的重要性、篇章的连贯性,以及复述文章时的结构完整性。
总之,语法听写活动有利于促进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听说的地位在高考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将语法听写应用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不仅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语法听写活动与英语课程的整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Heaton J. B.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 [M]. London: Longman 1991.
[2] Kowal M. & Swain M. Using collaborative language production tasks to promote students’ language awareness [J]. Language Awareness 1994 3 (2): 73-91.
[3] Nabei T. Dictogloss: Is it an effective language-learning task? [J].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1996 12 (1): 59-74.
[4] 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A]. In Gass S. and Madden C.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Mass: Newbury House 1985.
[5] Taylor C. V. Dictation as a test of English proficiency [J]. RERC Journal 1980 11 (2): 88-92.
[6] Taylor B. P. Content and written form: A two-way street [J]. TESOL Quarterly 1981 15 (1): 5-13.
[7] 鲍冬娇. 语法听写与外语习得相关性实证研究[J]. 外国语言文学,2007(1).
[8] 毕少琴. 以整体听写活动提高高中生英语基础写作成绩的实验研究[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F9).
[9] 高晓芳. Dictogloss——寓语法教学于听说写之中[J]. 外语界,1998(2).
[10] 何广铿. 英语教学法基础[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11] 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2] 赖曼珍. 整体听写活动——提高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能力的有效途径[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7).
[13] 梁红梅. 整体听写活动初探[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4).
[14] 刘佳. 整体听写任务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15] 刘伟. 关于整体听写任务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的一例研究[D]. 天津:天津外国语学院,2008.
[16] 罗立胜,董玉真. 试论“听说教学法”产生的理论背景及其现实意义[J]. 外语教学,2005(2).
[17] 张红霞. 语法听写——在课堂互动和显性二语知识练习中学习写作[J]. 课程·教材·教法,2004(9).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9] 钟明. 广东高考英语听说测试的交际性及其备考策略[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1(1).
The Applications of Dictogloss to Listening and Speaking of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Bi Shaoqin
Abstract: Since the Computer-based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st was included in 2011 NMET in Guangdong,the teaching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has become a must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fter discussing the problems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inadequate researches i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he paper raises a reform proposal concerning the promotion of dictogloss to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mpetence. Firstly the paper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of audiolingual method input hypothesis output hypothesis and new concepts advocated in New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enior High Schools. Then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s of dictogloss to the teaching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and conducts a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ctogloss is a efficient way which can increase students’ confidence as well as improve their ability i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enhance their scores in the test.
Key words: dictogloss; audiolingual method;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st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