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Abstract: Based on the schema theo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listeners’ schema knowledge on their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as well a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 teacher should foster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the listening materials by means of applying schema. (Hubei Water Resource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430070 China)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pplication of Sch
许俊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 本文以图式理论为依据 讨论了图式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图式去理解听力语篇的能力。
关键词:图式理论;图式;图式知识;英语听力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to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Xu Jun
(Hubei Water Resource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chema theo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listeners’ schema knowledge on their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as well a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 teacher should foster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the listening materials by means of applying schema.
Key words: Schema Theory; Schema; schema knowledge; English Listening
一、图式理论
著名的心理学家康德早在1781年就指出,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念、
新思想时只有把它们同固有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思。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Bartlett提出,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被学习者储存在大脑中的一种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以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鲁默哈特(Rumelhart D.E. 1980)认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他指出,按照图式理论,所有知识都组成为一定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包括在这种单元之中的东西,除了知识本身之外,还有关于这些知识如何被运用的信息。他强调人们已具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
实际上,图式的实质就是一种记忆结构,即:一种抽象的包含着空位的知识结构,它的每一组成部分为一个空位。同时,图式又是相对固定的,表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用以填补空位的内容,不一定来自话语信息,而有可能是说话人或听话人自己提供的。当有足够的具体事例填充图式的空位时,图式便具体实现了。
图式理论认为,一个人所有的知识与经验是以一些有序排列的知识网络,也叫图式单元储存于大脑中的。人们在接受、理解新信息时,往往需要将其与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生活经验、处事原则、价值观念等联系起来加以对比、分析、产生联想,不断对新的信息进行验证、修正、储存或摒弃,最后达到理解和解释新信息的目的。
图式理论注重两种信息处理方式 一是自下而上法(bottom-up) 二是自上而下法(top-down)。前者指输入信息起始于最基本的具体图式 结束于高层次或较大图式的形式。换句话说 自下而上法是指从最小的文字单位(如音素、词素、词语等)起始 通过译码而建立文字的意义 然后对脑海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现实的预测加以修正 得出正确的解释 这一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 也称材料驱动(Data driven)。后者则与此相反 是从高层信息出发 根据已有的知识 对文章进行推测和假设 然后依照文字层层向下推进 对预测或假设加以确证 这一过程是从抽象
到具体 也称概念驱动(Concept driven)。这两种方式在听力过程中交替使用。无论哪种方式都是调动头脑中必要的语言知识或是非语言知识,对所听材料预想、推理、论证、归纳、总结,最后达到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随着图式理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如Carrel把图式分为两类:内容图式(关于世界的背景知识)和形式图式(关于修辞结构的背景知识)。Cook则把图式分为三种:世界图式、文本图式和语言图式。Fillmore针对语言理解提出了三种图式,即语篇图式、风格图式和内容图式。国内学者也根据各自研究的需要,利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架构和研究方法,并对图式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刘明东教授强调在图式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对源语中的语言图式、语境图式、文体图式和文化图式等进行正确的解码并对其用目的语进行恰到好处的再编码,才能造就出上乘的译作[14]。贺玲认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对于听者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15]。常宗林教授根据对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在语言学习方面,尤其是在阅读方面,图式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主要类型:综合图式、本土语言图式、英语语言图式、本土文化图式和英国文化图式[16]。尽管国内外学者的分类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二、图式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从声音到意义的转化过程,是听者对口头语言所传递信息进行提取与理解的过程。根据图式理论的观点,人们大脑中的图式知识对语言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图式知识包括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指听者已有的语音、词汇、习语、语法等方面的基本语言知识。内容图式是指语言的意义和文化背景知识。
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听者既要启动大脑中内在的语言图式也要启动内容图式。语言图式中的语音知识包括同化、省略、连读、重音、英语语音的不同变体(美音、澳音等)等。如果听者的英语语音基础知识差,便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他们的听力效果。词汇是英语语言大厦的基石,如果没有词汇,就不能传达信息。如果听者大脑中能贮藏大量常用词汇的意义,便可以提高听力效果。习语是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注意积累英语习语,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听力效果。了解诸如虚拟语气、情态动词、否定句等英语语法知识也可以提高听者正确理解听力内容中句子、篇章的准确性。
听者大脑中贮存的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图式影响着听者的听力效果。换言之,如果听者大脑中存有许多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图式,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听者便可能推测出听力材料的真实含义。例如,由于人们经常去理发店理发 因此 人们的大脑中便具有一些有关理发方面的图式,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如果听到“理发师、美容师等词语时,听者便会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日常生活知识图式推测出与理发相关的一些信息,从而达到真正理解所听内容的目的。
对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在听英语材料时,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语言材料包含的异质文化,即: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个话语在一种文化中有极其丰畜的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就有可能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这往往会使听者导致话语不理解的障碍,从而出现原文作者与听者之间的认知语境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现象。那么,这就意味着要听懂英语语篇,需要听者具备大量的与英美国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听者不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不熟悉英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就无法建立正确的图式。如,当我们提到英语中“Hip-Hop”这个词语时,对没有学过英语的人来说,肯定就不明白这到底指什么。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的图式知识,所以很难将汉语中真正意义上的“嘻哈乐”“与英文‘Hip-Hop”联系起来。从图式理论的角度讲,上述事例属于“图式缺省”现象,这是由于听者对英美国家文化的接触或了解有限而造成的。
从上文可知,图式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学科色彩,而这两个特点是造成图式缺省的主要原因。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的文化蕴涵,而且要涉及到题材的广泛性。因此,扩大知识面,多了解一些人文、地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是构建新图式的重要保证,也是增强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此外,形式图式也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形式图式指听者在语篇的形式、修辞的组织和结构等方面所具备的知识。不同体裁的听力语篇发展方式各不相同:论述文一般采用三段论方式,即:引段、发展段和结论段;记叙文多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次序进行;新闻报道又多采用倒金字塔式,文章开始时首先用标题说出要点,然后逐步展开次要细节等。听者如果掌握了不同体裁的发展方式,将有助于理解预期的建立,及时抓住语篇图式的本质特征,准确把握听力内容,以便提高听力理解水平。
由此可见 听力理解不是一种纯语言的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系列主动思考、判断、预测的过程,其中语言知识和内容知识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 听懂英语材料并不完全依赖于听者的语言知识,还依赖于听者所具有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如果听者没有具备与听力材料相适应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根本不能正确地理解所听的听力内容。
三、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图式去理解听力语篇,以提高理解能力。可采用如下具体的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这种能力能使听者有选择性地将精力集中到将要听的信息上,在稍纵即逝的言语交流中能够有效地捕捉到相关的信息,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所指和意图。在听力练习中,对材料预测能力越强,听力理解的水平也就会越高。所以,在听之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强调要自问下列问题:(1)这篇听力材料主要讲的是什么? (2)将会如何讲? (3)听力材料后设计的问题是什么?同时,为了能让学生取得好的预测效果,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文字性的上下文,比如听力材料中的题目、副标题、黑体字、斜体字、说明及所给出来的问题等。(2)非文字性的上下文,比如听力材料中所附的图画、表格、图表等。(3)与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等。只要留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其实在我们听听力材料之前就已经向我们提示、暗示了很多与听力材料有关的线索。
2.培养学生应用图式,提高联想和判断的能力
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和判断能力必须从听英语短文开始。因此,使用的听力短文一般为题材熟悉、情节不太复杂的故事、讲话、叙述、对话等,如动物介绍、地区、大学情况介绍等。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大意、中心思想、重要细节的理解和领会。要求学生能根据所获取的相关信息做出联想、判断。要想听好英语短文,学生必须依靠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知识,交替使用“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这两种信息处理方式。例如:
Now back to the news. An early morning fire damaged the historic Geller House today. It destroyed the third floor of the building. But the firefighters saved the first and second floors. There were only a few elderly people living in the building at that time. And they were carried out to safety. The Geller House was built in 1718 and was used as a hotel for over 150 years. George Washington stayed there in 1782. Five years ago it was made into a building for the elderly. Several fire departments were called to the scene. When we asked the fire chief how the fire started he answered that most likely a burning cigarette caused it. He promised to make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ause.
Q. 1 At what time of day did the fire start?
Q. 2 Which floor of the building did the fire destroy?
Q. 3 Who lived in the building at the time of the fire?
Q. 4 When was the Geller House built?
Q. 5 What was the probable cause of the fire? .
在听这篇短文之前,学生首先要通过扫视与听力材料有关的问题,并灵活运用“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方式来迅速确定话题(失火),以及了解到一些主要信息,即:这场大火起于当天何时?大火毁坏了那层楼?大火发生时谁住在楼里?格雷院建于何时?可能导致大火的原因是什么?接着在听这篇文章时他们会利用大脑中与主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将原来“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方式自动转换成“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方式。通过对整体结构的识别,以及利用大脑中已有的抽象概念或知识来进行分析、处理新信息。听力文章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话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本文属于新闻报道的形式图式,其特点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听力语篇中首先说出要点 (An early morning fire damaged the historic Geller House today.),然后逐步展开次要细节(It destroyed…; But the firefighters saved…; There were only a few elderly people living…; And they were carried out…; The Geller House was built…; George Washington stayed…; Five years ago it was made into…; Several fire departments…; When we asked the fire chief…; He promised…)。了解篇章结构方面的形式图式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预测及话语主要内容的把握,从而提高他们的联想能力和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图式,对信息进行编辑、总结和推导性重构的能力
当听力材料内容繁杂,语速较快时,学生往往难以应付。这时记忆与理解间相辅相成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记忆中的图式便不能理解,理解之后很快忘掉,必将影响后面的理解。而整体性的材料即使有不同内容、不同事件,各事件又有子事件,但材料前后内容连贯,大的图式与小的图式相连构成网络,这样组织的信息就容易记忆。回忆时,也便于从上层图式向下逐级检索,遗漏的比例较小。因此学生应边理解边应用图式对记忆的信息进行编辑、总结和推导性重构,使信息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例如:
Coffee
Coffe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may have different amounts of caffeine and different flavors. For example coffee from Puerto Rice has 1ess caffeine than Brazilian coffee.Sometimes coffee has little caffeine because the beans are processed to remove most of the caffeine.In Germany,France,and New Orleans Louisiana,chicory,the root of a plant made into powder,is added to the coffee to give it a special flavor.
There are three major ways to prepare coffee.American coffee makers use a filter.The two most common types are the drip machine and the percolator. A percolator has a metal filter.A drip pot uses a paper filter and produces a purer pot of coffee.Italian coffee is made in a machine which uses steam pressure to produce a thick,powerful drink.Turkish coffee is made in a special metal pot with a long handle.The coffee is placed in water in the pot.It is heated until it rises.Then the pot is removed from the heat until the coffee goes down.This procedure is repeated three times.
以上语篇涉及的信息较多,要使学生建立起众多的图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学生大脑中已有说明文的图式,知道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特点、功用、种类、分布、组成等,熟悉举例、分类等说明方法,就能将这些信息分门别类地转化为Coffee图式中的变量,将本文概括如下:
Coffee
(1) Different Amounts of Caffeine and Different Flavors (Less Caffeine Most Caffeine Chicory)
(2) Three Major Ways to Prepare Coffee (American Coffee Italian Coffee Turkish Coffee)
以上提纲图式体现了作者的宏观语义结构。它简单、直观、层次分明,能使
学生有规可循,易于理顺听力文章思路,辨认各种信息的不同来源,弄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学生对相关主题形成概念,建立吸收信息的心理框架结构,以便纲举目张,使理解和记忆就轻松自然。对故事性的、议论文性的材料也应如此。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根据信息处理的需要,灵活交互使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种模式,以及在边理解边应用图式的同时能对记忆的信息进行编辑、总结和推导性重构,使极其复杂的听力语篇变为简单、直观、层次分明的提纲图式,从而有效地发展了学生听力理解语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Carrel P. L. Schemat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 [J]. TESOL Quarterly. 1983(12).
[2] Widdowson H.G.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3] Rubin J. A Review of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Research [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4 (78).
[4] Ur. P.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5] Bartlett F. C.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6] Rumelhart D.E. Understanding and Summarizing Brief Stories. In D. LaBerge & S. J. Samuels (eds.) Basic Processes in Reading: Preception and Comprehens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77.
[7] Schank R. & M. Burste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ing memory for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 In van Dijk (ed.)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vol.I) [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5.
[8] 王瑞昀.图式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应用[J].江苏大学
学报 2004 (4).
[9] 李文英. 试论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外语语言文学 2005(3):178-181.
[10] 丰玉芳. 图式理论与听力理解[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1(1).
[11] 周相利.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10).
[12] 朱云萍.图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J].云南民族大学学
报 2004 (1).
[13] 王晓红.图式理论与二语听力教学研究[J].兰州交通
大学报 2004 (4).
[14] 刘明东,刘宽平. 图式翻译漫谈[J]. 外语教学 2004(4):50-52.
[15] 贺 玲. 英语听力理解的图式制约[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2):27-30.
[16] 常宗林. 图式及其功能[J]. 山东外语教学 2002(5).
本论文发表在《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6上,刊号:ISSN 1000-9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