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常见通假字(初中文言文通讲)
初一文言文常见通假字(初中文言文通讲)教学过程:1课时教学难点:掌握常用的通假字 2、了解通假字的类别 3、掌握常用的通假字教学重点:了解通假字这一古代语言现象
初中文言文通讲 · 第二讲:文言文实词之通假字
原创: 莒风 吾爱汉语 昨天
与同仁,一道同行
教学目标:1、了解通假字这一古代语言现象
2、了解通假字的类别
3、掌握常用的通假字
教学重点:了解通假字这一古代语言现象
教学难点:掌握常用的通假字
教学过程:1课时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在“六书”造(用)字法中就有一个假借法,许慎注曰:“本无其字,以声托事。”这是通假字的一个来源,在这里我们要探索的是另一种来源——本有其字,未用,而用别字。通假字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可以做以下的三种揣测:古代字少,而口语总是先于书面语的发展,一些口语发的音,书面语种没有这个意义的字,于是就找一个发音一样的字来代替,如现代口语中,有些地方方言中有这么一个音nèng,意义同“弄”,但是没有这个字,作者在用的时候可能会找一个别字(用字法);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也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白字的人可以认为是通假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是积非成是了。作者借用的那个字叫借字,原来的字叫“本字”。注意:在对文言文通假字的解释时“同”和“通”还是有所不同的。
由此,通假的来源有两种:
1. “本无其字”的通假字 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不够用,想记一件事情而无其字,只有借一个同音字来代替;
2. “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者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的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
对于第二种情况,通假的种类有四种
1.音同形异
(1)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2)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要”通“邀”:邀请
(3)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断缺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背叛
(5)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只有
(6)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向来
(7)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安置
2.音同形似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2)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穿
(3)为天下唱。(《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4)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教授
(6)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直”通“值”:价值
3.音近形异
(1)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 ·赤壁怀古》)“华”通“花”:花白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助
4.音异形似
(1)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愉快
(2)公输盘不说。(《公输》)“说”通“悦”:愉快
(3)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嘱托
(4)故患有所不也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逃避
(5)是知也。(《论语十则》)“知”通“智”:智慧
(6)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增加
附: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七年级上册
①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僵硬的意思。(《童趣》)
②不亦说乎:〔说(yuè)〕"悦"的古字,愉快。(《〈论语〉十二章》)
③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论语〉十二章》)
④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二章》)
⑤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⑥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yòu)通又。(《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下册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pān)〕通"攀",牵,引。(《伤仲永》)
②对镜帖花黄:〔帖(tiē)〕通"贴"。(《木兰诗》)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通"耶",语气词。(《孙权劝学》)
④满坐寂然:〔坐(zuò)〕通"座"。(《口技》)
⑤止有剩骨:〔止(zhǐ)〕通"只"。(《狼》)
八年级上册
①便要还家:〔要(yāo)〕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
③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qū)〕同"屈",弯曲。(《核舟记》)
④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同"横"。(《核舟记》)
⑤虞山王毅叔远甫:〔甫(fù)〕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核舟记》)
⑥右手攀右趾:〔攀(bān)〕通"扳",往里拉。(《核舟记》)
⑦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jǔ)〕通"举",选举。(《大道之行也》)
⑧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⑨荡胸生曾云:〔曾(céng)〕通"层"。(《望岳》)
⑩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quē)〕通"缺"。(《三峡》)
⑪余挐一小舟:〔挐(ráo)〕通"桡",撑(船)。一作"拏"。(《湖心亭看雪》)
⑫焜黄华叶衰:〔华(huā)〕通"花"。(《长歌行》)
八年级下册
①蝉则千转不穷:〔转(zhuàn)〕通"啭",鸟叫声。(《与朱元思书》)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fǎn)〕通"返"。(《与朱元思书》)
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食(sì)〕通"饲",喂。(《马说》)
④才美不外见:〔见(xiàn)〕通"现"。(《马说》)
⑤食之不能尽其材:〔材(cái)〕通"才"。(《马说》)
⑥其真无马邪:〔邪(yé)〕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马说》)
⑦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ī)〕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⑧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
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jù)〕通"俱",全,皆。(《岳阳楼记》)
⑩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通"嘱"。(《岳阳楼记》)
⑪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ū)〕同"馐",美味的食物。(《行路难》)
⑫玉盘珍馐直万钱:〔直(zhí)〕同"值"。(《行路难》)
⑬欲上青天览明月:〔览(lǎn)〕通"揽",摘取。(《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九年级上册
①发闾左適戍渔阳:〔适(zhé)〕通"谪"。(《陈涉世家》)
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chāng)〕通"倡",首发。(《陈涉世家》)
③固以怪之矣:〔以(yǐ)〕通"已"。(《陈涉世家》)
④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ī)〕通"披"。(《陈涉世家》)
⑤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cuò)〕通"措"。(《唐雎不辱使命》)
⑥仓鹰击于殿上:〔仓(cāng)〕通"苍"。(《唐雎不辱使命》)
⑦欲信大义于天下:〔信(shēn)〕通"伸",伸张。(《隆中对》)
⑧自董卓已来:〔已(yǐ)〕通"以"。(《隆中对》)
⑨更著风和雨:〔著(zhuó)〕同"着",遭受的意思。(《卜算子·咏梅》)
九年级下册
①子墨子九距之:〔距(jù)〕和下文"所以距"的"距"都通"拒"。(《公输》)
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yù)〕通"御",抵挡。(《公输》)
③公输盘诎:〔诎(qū)〕通"屈",意思是理屈。(《公输》)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pàn)〕通"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曾益其所不能:〔曾(zēng)〕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héng)〕通"横",梗塞,不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⑦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⑧故患有所不辟也:〔辟(bì)〕通"避",躲避。(《鱼我所欲也》)
⑨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辩(biàn)〕通"辨",辨别。(《鱼我所欲也》)
⑩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dé)〕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鱼我所欲也》)
⑪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yú)〕通"欤",语气助词。(《鱼我所欲也》)
⑫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àng)〕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
⑬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biàn)〕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⑭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fǎn)〕通"返"。(《愚公移山》)
⑮甚矣,汝之不惠:〔惠(huì)〕通"慧",聪明。(《愚公移山》)
⑯河曲智叟亡以应:〔亡(wú)〕通"无"。(《愚公移山》)
⑰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cuò)〕通"措",放置。(《愚公移山》)
⑱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陇(lǒng)〕通"垄",高地。(《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