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特色课程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乐学习善思考这所学校课程有特色)
多元化特色课程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乐学习善思考这所学校课程有特色)围棋课程方面 司正专老师所带领的学生连续4年参加全国智力运动会国际跳棋比赛 成绩名列前茅。今年8月 学校学生在全国围棋锦标赛(少年儿童组)中取得名校小学组团体亚军。课程的全面开花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朱扬探索开发“动漫梦工厂”课程 并编写了三本动漫教材。截止到今年 他所带领的学生先后10次入围全国大赛 共获全国一等奖7个 他本人也荣获山东省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特等奖第一名、辅导教师一等奖等荣誉。教育是国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纬三路小学构建的“品艺课程”成为了学校教育实践的缩影和代表。学校教导处副主任袁齐泽介绍 学校自2002年起 立足区域文化资源及师资优势 开展棋类、陶笛、动漫等特色教育。在此基础上 学校借“十三五”课题研究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构建品艺课程 培养品艺双修 身心两健的纬三学子。在教室里相互切磋棋艺、校园里回响
走进济南市纬三路小学 接待室里摆放着学生绘制的团扇作品 一个个精美的扇面将折纸、国画融入其中 展示着学生的巧妙构思。在这所有着60年历史的老校里 处处呈现着学校“品艺课程”结出的硕果。
在探索与实践中 老师们秉承“品艺双修 身心两健”的育人目标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研发出“动漫梦工厂”、“博雅阅读”、“精妙扇绘”、“棋类特色”等深受同学们喜爱的“专属课程” 培养学生乐学习、善思考、会审美、爱生活的能力。
品艺兼修
教师研发“专属课程”受热捧
教育是国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纬三路小学构建的“品艺课程”成为了学校教育实践的缩影和代表。
学校教导处副主任袁齐泽介绍 学校自2002年起 立足区域文化资源及师资优势 开展棋类、陶笛、动漫等特色教育。在此基础上 学校借“十三五”课题研究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构建品艺课程 培养品艺双修 身心两健的纬三学子。
在教室里相互切磋棋艺、校园里回响着欢快的陶笛声、学生站在领奖台上的身影……在不断的实践与摸索中 纬三路小学“品艺课程”形成了以活力课堂为研究途径的基础性课程 以及雅行课程、启智课程和六艺课程为主的拓展性课程 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适合的课程。其中 徐雁老师的“博雅阅读”、李明媚老师的“精妙扇绘”、司正专老师的“棋类特色”、朱扬老师的“动漫梦工厂”等一批教师“专属课程”脱颖而出 成为了深受同学们喜爱的“专属课程”。
课程的全面开花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朱扬探索开发“动漫梦工厂”课程 并编写了三本动漫教材。截止到今年 他所带领的学生先后10次入围全国大赛 共获全国一等奖7个 他本人也荣获山东省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特等奖第一名、辅导教师一等奖等荣誉。
围棋课程方面 司正专老师所带领的学生连续4年参加全国智力运动会国际跳棋比赛 成绩名列前茅。今年8月 学校学生在全国围棋锦标赛(少年儿童组)中取得名校小学组团体亚军。
六艺君子
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扇面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门类 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纬三路小学美术教师李明媚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切入点 设计研发了扇绘课程。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 李明媚鼓励低年级学生绘制水彩画或卡通动漫的扇面。针对中年级学生 李明媚将扇面的绘制定位在了手工制作上 用皱纹纸折叠扇面、用羽毛做成羽毛扇 还有的学生将折的纸花粘在扇面上 做成半立体的浮雕状态 装饰效果别具一格。
到了高年级 李明媚则引导学生将中国书法或国画在扇面上展示出来。李明媚说 扇绘课程不仅让学生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也让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扇绘课程是学校六艺课程的一个分支 棋类天地、笛韵童年、动漫地带、健康游戏、生活实践等六艺课程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 让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走进传统文化。
作为学校的传统特色课程 纬三路小学还将将围棋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同时 学校教师还编写了《走进中国棋文化》校本教材 将大量的歌谣、格言、文学故事、历史典故编入了教材 讲解围棋背后的故事。
学校在开展围棋教学的同时又开设了国际跳棋 对两种棋同时推广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棋类课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也能培养他们的大局观。”司正专说 学校通过全校普及、选拔提高、参赛锻炼 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围棋、国际跳棋选手 取得围棋业余3—5段的学生累计近百人。
知行合一
结合特色课程传承商埠文化
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德华银行旧址、民生银行旧址……在朱扬老师开设的动漫梦工厂课堂上 学生走出校门 走进老商埠的代表性建筑 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考察等 设计出了惟妙惟肖的动漫地图 并撰写了文案。
六年级一班张志涵同学绘制了张采丞故居 通过调查研究 收集资料 熟悉商埠区的特色建筑风格 将过去的场景还原出来。六年级一班范志硕同学通过绘制大观园这一典型地标建筑 对济南的商埠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依托周边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学校开发“商埠课程”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学校特色课程 教师的“专属课程”成为学校商埠课程开发与实施最有力的资源和基础。
在扇绘课程的基础上 李明媚老师组建“轻罗小扇绘商埠”课程组 带领学生走进商埠区 进行实地写生 将商埠区域内的西方欧式建筑与中国园林艺术进行对比 将老济南的民俗风情、历史渊源和发展变化加以探讨和深入研究 用扇绘的艺术形式完美呈现出来。
大队辅导员楚剑将研发的红领巾课程定义为家国、和善、勤俭、诚孝四大板块。利用课余时间 楚剑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寻访名泉、走进交警大队女子中队、慰问星星的孩子……在老商埠课程中 她以街巷有情、商业有魄、文化有灵、历史重塑为主题 带领学生分组研究。
六年级一班王睿涵同学说 在红领巾系列课程中 增长了见识 也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在课程学习中 学生经历了制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很多学生在商埠文化研究结束后 向有关部门提出开展商埠游、保护老字号等倡议 将所学知识真正用到了生活实际中。”在楚剑看来 家国情怀的培养从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开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更培养了学生作为一名社区“居民”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培养了质朴的爱泉城、爱家乡的情感。
立德树人
师生共同成长
抽签古诗吟诵比赛、角色扮演吟诵古诗、学生变身“朗读者”……在徐雁老师开设的“博雅阅读”课程中 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每月师生共读整本书约80万字、自主阅读约20万字……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 徐雁汇总了一个数据表格 一名学生一年至少阅读120万字。“大量的阅读不仅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 也让他们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徐雁介绍 自己曾在一个表现不太好的班级中实施了博雅阅读课程 家长们普遍反映 孩子变得懂事了 乱扔废纸杂物的现象少了 文明礼仪的行为多了。
品艺课程的实施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让多数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向 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原本在课堂上不愿意学习的学生 在特色课程上却兴趣盎然。有名上课喜欢和同学说悄悄话的学生 在参加学校的“故事大王”校本课程之后 他发挥这一特长 成为故事大王班的“尖子生“ 也从中找到了自信。
教师同样在课程研发和实施的过程中 从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开发者”过渡 也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徐雁表示 通过博雅阅读课程的研究 拥有了更多展示的空间 也认识了更多优秀的教师 在专业化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前进。
围绕“尊重个性、培育责任 健康成长”这一办学理念 学校为学生搭建了展示个性的舞台 将这所具有六十年文化积淀的学校焕发出新的活力。近年来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棋类校本课程实验先进单位、山东省棋类特色学校、济南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区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奖等荣誉称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潘世金)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