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老师呼吸怎样练(练瑜伽时上气不接下气)
瑜伽老师呼吸怎样练(练瑜伽时上气不接下气)我们打个比方爬山。刚开始爬的时候,你自已风轻云淡的,呼吸也是很平缓的;到最后你累了爬不动了,呼吸也会跟着急促起来。再比如你情绪稳定的时候呼吸也会稳定,当你情绪起伏时,呼吸也会跟着起伏。而这个变化是人体自己调节的。你想一想,你在生气的时候并没有跟大脑下命令:主人生气了,来,呼吸也跟着调一下!”没有这样的事吧。他自己调。呼吸是人体的本能,只要你还活着,你就会呼吸,呼吸是自主发生的,不需要经过大脑考虑,而且呼吸会根据当前的情况自主调节,不需要你操心。敲黑板划重点:“对于初学者而言,当体式和呼吸不能很好的配合,甚至呼吸已经成为练习的阻力时,选择关注体式,忽略呼吸”!我为什么这么建议呢?理由有两点。1、生理的原因。
今天有人问我:练瑜伽的时候总是感觉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的样子,老是学不会呼吸怎么办?
在瑜伽的练习中,可能不止一个人会遇到这个问题,觉得呼吸跟不上,或者就像提问者说的觉得自己不会呼吸。我常常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和我们的宣传有关系。
“瑜伽和别的运动不同,呼吸在瑜伽中很重要,呼吸是瑜伽的灵魂,没有呼吸的瑜伽体式就等于体操,瑜伽中最高级的修炼是呼吸,配合呼吸做动作……”这样的语言随处可见,当然这样说并没有错,把呼吸作为一个卖点也没有错。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特别是抱着修心养性目的来练瑜伽的人而言,会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呼吸上。
但是在体式不熟练、肌肉力量不够、耐性不够,柔韧性也不够的前提下,又要关注体式,又要关注呼吸,难免力不从心,想两头兼顾,结果很可能变成两头都顾不了。呼吸一乱动作也跟着乱,动作乱了,反过来又影响呼吸。
敲黑板划重点:“对于初学者而言,当体式和呼吸不能很好的配合,甚至呼吸已经成为练习的阻力时,选择关注体式,忽略呼吸”!
第二部分:为什么我说初学者当体式和呼吸不能同步时要选择体式。
我为什么这么建议呢?理由有两点。
1、生理的原因。
呼吸是人体的本能,只要你还活着,你就会呼吸,呼吸是自主发生的,不需要经过大脑考虑,而且呼吸会根据当前的情况自主调节,不需要你操心。
我们打个比方爬山。刚开始爬的时候,你自已风轻云淡的,呼吸也是很平缓的;到最后你累了爬不动了,呼吸也会跟着急促起来。再比如你情绪稳定的时候呼吸也会稳定,当你情绪起伏时,呼吸也会跟着起伏。而这个变化是人体自己调节的。你想一想,你在生气的时候并没有跟大脑下命令:主人生气了,来,呼吸也跟着调一下!”没有这样的事吧。他自己调。
那我们回到体式上来,与其让自已一边关注呼吸,一边关注体式,搞得自己气喘吁吁、手忙脚乱,呼吸也跟不上,体式也跟不上,为什么不把呼吸交给身体自己去调节?而且你要相信人体自己的调节功能。下次你可以观察一下,当你练到一些比较费力的体式时和你练一些不费力的体式时你的呼吸保证是不一样的。
对初学者而言,呼吸和体式就像你家的两个孩子。老大已经会走会跑会自己看红灯过马路了,老二刚学会走路。一起逛街过马路,你要抱着谁关注谁?当然是关注不能自主的那个人。一模一样的道理。
2、瑜伽的原因。
经常听到有人说,“不懂呼吸还玩什么体式,瑜伽的最终目的就是呼吸”。我想说这句话的人,依据应该是瑜伽八支分法。在瑜伽八支分法里把瑜伽分为八个阶段。其中第3个阶段是瑜伽体位法,第4个阶段是呼吸控制法,只有经过了第三阶段才能进阶到第四阶段。所以才有人说,练体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呼吸,体式是为呼吸服务的。
这句话本没有错。但是有可能造成瑜伽初学者对体式和呼吸之间关系的误解。
误解1、八支分法中的“呼吸控制”并不等于“呼吸”。
呼吸控制是呼吸控制,呼吸是呼吸,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包括我们说的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或完全式呼吸,这些是呼吸方法,不是呼吸控制。我们经常说的圣光调息、清凉调息,这些才是呼吸控制法。
打一个比方我们要去超市:走着去、跑着去、骑车去、打的去,这些是到达超市的方法。我们一定要赶在八点钟到、我们选择走哪一条路去,这才是控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现在初学者也会坐下来练习这些调息法,如果真正按照瑜伽八支走的话。在体位法没有练好之前,是不可以练习瑜伽呼吸控制法的,相当于初中的还没学,你就跳级到高中去了。这话不是我说的,下图
误解2、练瑜伽体式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呼吸,但是关注不等于控制。
我想但凡练过瑜伽的人一定听过“关注呼吸”这句话。仅仅是关注,并没有让你去控制呼吸。瑜伽体式练习中关于呼吸还有另外一句话“跟随你的呼吸……”记住是跟随。让体式跟随呼吸,而不是说让呼吸跟随体式。你应该没有听说过:“根据你的某个动作,深深的吸,深深的呼”吧。
那有人可能会说了,瑜伽关于呼吸里面还有一句话:“你的呼吸深长缓慢,你的动作就会缓慢,你的心也会跟着平静下来,慢下来”这句话又怎么解释呢?
这句话的确是说留意一下自己的呼吸。但依然是体式跟着呼吸走。呼吸慢体式就慢,呼吸快体式就快,你可以有意让呼吸慢一点。但前提是不干扰你对体式很熟练时,而且还是一种关注,还没到控制的层面。
我们前面说,当体式还不熟练的时候,忽略呼吸关注体式,但是当体式熟练的时候,你就可以人为的有意识的去调节呼吸。
其实这也很好了解,还是按照上面的比喻。呼吸和体式是你的两个孩子。呼吸是大孩子会走会跑不要你烦,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式这个老二也会走会跑不要你烦,你们一块逛街过马路,老大虽然会走会跑,但是毛里毛糙,你是不是会回过头来更多的关注约束老大了?一模一样的道理。
在体式练习中也一样。对于一个瑜伽体式高手或者说资深的习练者来说,他在练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他就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关注在呼吸上;但你让他去练习一个他没有接触过的,对他来说很有挑战的体式时,他也得先忽略呼吸去专心练体式。也许他的呼吸和体式能配合的很好,但是这是他前面练习的基础好,而不是他刻意关注呼吸的结果。
所以我们总是说不管是高手还是初学者多练习基础体式,因为只有在你能够熟练掌握、熟练练习的体式中,你才有精力关注更多。
第四部分总结,通篇就3个观点:
1、瑜伽里呼吸是呼吸,呼吸控制是呼吸控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人都会呼吸,你也会。
2、初学者而言,当体式和呼吸不能很好的配合时关注体式,忽略呼吸,自然呼吸。
3、就算是初学者,在你熟练的体式中,你可以尝试更多的关注呼吸。
关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丽
#健康真相馆##清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