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硕(东北农业大学211农业工程B)
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硕(东北农业大学211农业工程B)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设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35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2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7亿元。主办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农业经济与管理》、《大豆科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农业工程B 、食品科学与工程B 、风景园林学C 、作物学B-、园艺学C 、农业资源与环境C 、植物保护C、畜牧学B、兽医学B 、草学C 、农林经济管理B、公共管理C-。
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 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
学校设有18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现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1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 393人,其中教授294人、副教授40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7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04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4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讲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179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 916人,其中研究生3 520人、本科生21 293人、外国留学生103人。现有国家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2篇。学校是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设有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各级各类学生10多万人,其中既有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也有一批遍布全国的“复合型”人才,更有一大批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全国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是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批建设院校之一。建校至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28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设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35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2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7亿元。主办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农业经济与管理》、《大豆科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