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周恩来从小养成的习惯(是周恩来从小养成的习惯)
是周恩来从小养成的习惯(是周恩来从小养成的习惯)的确,在4年的学校生活中,他完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学习成绩优秀,国文和数学的成绩尤为突出,南开学校对国文十分重视。每两个星期做一次作文。周恩来文思敏捷,作文不打草稿,提笔直书,一气呵成。上中学以后,周恩来不仅保持了勤奋好学的习惯,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一进南开学校,他抱定立志救国,奋发读书的决心,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即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但是,他对私塾中所教的那些孔孟经书,感到乏味,如同嚼蜡;而对外祖父家丰富的藏书却兴味盎然,十分喜爱‘外祖父生前曾当过30年清河县知事,家中藏书很多,从诗词歌赋、通鉴野史到古今中外有尽有,使他能大量地自由阅读。在此,周恩来阅读读了许多中国优雅的神话故事和古典小说。他特别爱读。《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说岳全传》和根据《史记》故事编写的《列国演义》等书。这些书中抗击
正如一个人潇洒的风度不是与生俱来的一样,一个人爱读书良好习惯也不是与生俱有的,它是从幼年时期就开始教育培养起来的.
周恩来正是如此。他勤奋好学的习惯,是从小就养成了的。
早在儿童时期,周恩来就在知识的海洋里没步了。在嗣母陈氏的教育和指导下,周恩来刚满五岁时,就开始识方块字,练习写毛笔字,接受启蒙教育。为了把字练好,他常常站在方桌前,悬肘握笔,勤学苦练,有时竟连吃饭都忘却了。六岁时,周恩来随父亲、母亲、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县清江浦外祖父家里,开始在外祖父家的私塾里念书。
不久,又到附近的私塾里念书。在这里,年幼的周恩来先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诗》,以后又读了《四书》、《五经》之类的旧书。但是,他又到附近的私塾里念书。在《矿鑿诗》,以后又读了《四书》、《五经》,之类的旧书。
但是,他对私塾中所教的那些孔孟经书,感到乏味,如同嚼蜡;而对外祖父家丰富的藏书却兴味盎然,十分喜爱‘外祖父生前曾当过30年清河县知事,家中藏书很多,从诗词歌赋、通鉴野史到古今中外有尽有,使他能大量地自由阅读。
在此,周恩来阅读读了许多中国优雅的神话故事和古典小说。他特别爱读。《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说岳全传》和根据《史记》故事编写的《列国演义》等书。这些书中抗击入侵者,领导人民反抗剥削和压迫、追求正义和光明的英雄事迹,好像吸铁石吸引铁屑一般紧紧吸引着他,熏陶着他那幼小的心灵,使他自幼就培养了民族气节和崇敬忠良、憎恨奸侫的是非观念,形成了他朴实、鲜明的爱憎分明的感情。可以说,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精华,对童年周恩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思想的产生,起了催化作用。
前排左一为周恩来
上中学以后,周恩来不仅保持了勤奋好学的习惯,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一进南开学校,他抱定立志救国,奋发读书的决心,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即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
的确,在4年的学校生活中,他完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学习成绩优秀,国文和数学的成绩尤为突出,南开学校对国文十分重视。每两个星期做一次作文。周恩来文思敏捷,作文不打草稿,提笔直书,一气呵成。
学校组织一年一度的作文比赛,获得—名的被同学看得像“状元及第”一样,是莫大的荣耀。1916年5月间,学校里组织了一次不分年级的作文比赛,那时全校已有学生800多人,各个班级都推举出作文优秀的代表五人参加。卷子上的名字是密封的,由老师集体评阅。
周恩来选的题是《诚能动物论》,经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亲自选定为全校第一名。天津市各中等学校每年举行一次校际演说比赛。1914年和1915年,周恩来都被推为学校的三名代表之一,连续两次南开学校都取得第一名。
周恩来的数学成绩也很好,心算比一般同学笔算还快。《校风》上曾记载道:“他是笔算速赛四十八名最优秀者之一,代数得满分。刚入学时,他的英文基础比较差。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他学习很刻苦,每天早晨起床后,将洗漱和吃早饭以外的时间,以及中午和下午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学英文。一进入二年级,他的英文就相当好了。这里看一看1917年南开学校《第十次毕业同学,对周恩来的介绍,是很耐人寻味的。
“于全校文试,夺得首席,习字比赛,复列其名,长于数学,往往于教授外另自出新法,捷算赛速,名列前茅。”
毕业时,他四年学业总平均为89.72分。这些情况说明,他在中学时期与童年时期相比,好学的习惯如既往,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周恩来在南开学校求学期间,深感学校规定的课程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便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和阅览室博览群书。他爱读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历史书籍,如屈原的《离骚》、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及《汉书》、《三国志》等书,都爱不释手。
有一次,他上街看到一本用手正纸精印的《史记》喜欢得很,就把伙食费全掏:买回‘这本书。据他当年的老同学回忆,周恩来把这本书读得很热。当大家晚上在寝室里休息时,他特别生动地、津津有味地讲述《史记》中的故事,同学们都听得入迷,常常叫喊着“再来一个”。
在进步老师的影响下,周恩来阅读了中外历史上一些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如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意》,亚当·斯密的《原富》,赫胥黎的《天演论》以及中国清初进步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的名著和谭嗣同的《仁学》等。
他还读了一些热心改革的政治家的著作,如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钾》,章炳瞬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以及《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等书籍。这些书,开阔了周恩来的视野,增长了他的知识,而且给了他一定的思想影响。例如,他读了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深感震撼不小。
《天演论》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宣传达尔文进化论的一本重要著作,它阐述“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进化规律,与中国人传统的“今不如古”的论点完全相反。这本书使周恩来第一次明白了生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道理。
他从积极方面理解和接受这种思想,即由‘物竞天择’的道理,他意识到中华民族必须奋发维新,“自强保种”才有出路。同时,他由进化论进一步领悟到:无论什么人。什么力量都无法阻挡人类社会的进步,正如无论什么人、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了长江、黄河的浩荡奔流一样,将来必胜于过去,旧事物必为新事物所代替。
这里可以看出,勤奋好学无论对周恩来视野的开阔,知识的增长,还是对他思想的进步,其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