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教育水平最高的区域(权威发布重磅规划发布)
青岛教育水平最高的区域(权威发布重磅规划发布)受生育、户籍政策变化和城镇化推进等多项因素影响,部分区域学位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市教育局将重点加强高新区、西海岸新区等功能区,城乡结合部新建居住区和教育配套设施相对薄弱区域的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建设,加快实施市南区、李沧区、即墨区等区域校(园)舍改造,加快推进市北区老四方工业区等10个重点低效片区(园区)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和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到2024年,全市新建改扩建220所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16万个,更好地满足就近入学需求。(一)保供给强配套,推进学位充足供给行动,全面保障就近入学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幼有优育、学有优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机会,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连续三年在省政府对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但是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现象,特别是优质教育
8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 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元韶;崂山区教体局副局长(主持工作)唐超;西海岸新区教体局局长于瑞泳;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校长卢宝山;城阳区礼德小学校长栾素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
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姜元韶
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幼有优育、学有优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机会,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连续三年在省政府对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但是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现象,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还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教育纳入了全面优化公共服务的首要内容,提出“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计划”,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根据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市教育局组织起草《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以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名义联合印发,是未来三年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我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的主要目标是:到2024年,培育推出一批家门口好学校(幼儿园)、优质教育集团和教育强镇,各区(市)基本达到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标准,学前教育普惠优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学位充足、布局合理、资源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具体推进十大攻坚行动:
(一)保供给强配套,推进学位充足供给行动,全面保障就近入学需求
受生育、户籍政策变化和城镇化推进等多项因素影响,部分区域学位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市教育局将重点加强高新区、西海岸新区等功能区,城乡结合部新建居住区和教育配套设施相对薄弱区域的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建设,加快实施市南区、李沧区、即墨区等区域校(园)舍改造,加快推进市北区老四方工业区等10个重点低效片区(园区)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和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到2024年,全市新建改扩建220所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16万个,更好地满足就近入学需求。
(二)补短板促公平,推进教育强区(市)建设行动,全面提升城乡教育品质
青岛教育要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各区(市)教育必须强起来,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上率先取得突破。市教育局将坚持城乡一体、聚力突破,实施乡村幼儿园改造提升、美丽乡村学校建设、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三个项目,完成150所农村幼儿园改造提升;全面推进省、市、县教育强镇筑基试点,补齐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短板;通过建设改造、学生分流等形式,解决城区中小学面积不足的难题。到2024年,让乡村学校“小而美”“小而优”、城区学校更加均衡,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三)扩公办促普惠,推进幼有优育突破行动,全面促进普惠优质发展
实现幼有优育,主要是解决好上公办园、优质园的问题。市教育局将坚持优质普惠发展方向,把新建的城镇居住区配套园全部办成公办园,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举办公办幼儿园,对公办学位紧张的区域采取举办优质公办园教学点(小微园)、回购回租民办园等措施,增加公办学位供给,确保到2024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8%,优质园占比达到80%,让更多幼儿能够在家门口接受到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
(四)新起点高品质,推进新校高位发展行动,全面建设百所优质新校
根据规划,近三年有100所新校将建成投入使用,届时新校将占到全市普通中小学的10%左右,这些新校能不能办优、办强,直接影响全市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坚持校舍建设、设施配备、师资配置等一体化推进,按照集约用地、适度超前规划、预留发展空间的原则,优化并落实建设用地、校舍建筑、体育场地等办学条件标准,建设设施一流的精品新校。同时,采取提前一年遴选校长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培训,优秀校长“一长多校”等措施,推动新校在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下高起点、高水平办学,办成家门口新优质学校。
(五)抓示范促引领,推进初中强校提质行动,全面推动区域教育均衡
我市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差距较大、优质初中相对较少而且分布不均衡,是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市教育局将坚持改革引领、示范带动的原则,采取调整完善中考指标生政策,推进全环境育人改革实验,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选聘校长,推进初中学校与优质普通高中、高校合作办学等措施,打造一批初中强校,带动周边小学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让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都成为“好学校”,切实缓解择校难题,提升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
(六)强学科塑品牌,推进特色高中创建行动,全面提供优质多元选择
普通高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学段。市教育局将坚持以特色多样为发展方向,深化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改革,以特色学科培育为抓手,系统构建特色课程、教学、评价、管理体系,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和特色学校文化,并在自主招生、师资建设、设备配置、收费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 支持20所普通高中打造成特色高中,并通过“强基计划”落实等措施,为普通高中学生进入优质高校创造更多机会。
(七)提效益促均衡,推进优质资源扩容行动,全面缩小校际教育差距
推动优质资源扩容,提供多元教育选择,是满足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关键举措。市教育局将以改革促发展,从两个方面持续发力,优化教育服务。一方面,持续深化联盟办园和集团化办学改革,探索跨区域联盟办园模式,推动优质教育集团跨区域吸纳乡村学校,加强项目合作和捆绑式评价,强化集团化办学保障,实现核心校与成员校的资源共建共享、办学质量共提。到2024年,全市幼儿园联盟办园参与率达到100%,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50%,薄弱中小学参与率达到100%,推出一批特色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示范性联盟和教育集团。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国际化学校建设,鼓励支持各区(市)在人才引进相对密集区域建设一批国际元素突出、教学质量优良的国际化学校,扩大国际化教育资源供给。
(八)建平台聚资源,推进智慧教育赋能行动,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是教育资源优质均衡配置的重要手段,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教育局将坚持以新技术培育教育新动能,以建成智慧教育示范区为目标,采取建设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丰富优质微课资源供给、提供公益性网络化教学服务等措施,提升“互联网 ”教育治理和信息化教学支撑保障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汇聚共享,让城乡孩子“同上一堂课”,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九)抓队伍强投入,推进强师兴教保障行动,全面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发展优质教育,优质师资是关键,教育投入是基础。师资方面,市教育局将健全高素质教师队伍配备、培养机制,建立以在校在籍就读学生数量为依据适时核定编制的教师补充机制,研究制定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来青任教的政策,全面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梯队发展,制定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引进行动计划、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和新入职教师连续五年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的骨干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经费方面,市教育局将健全基础教育经费持续增长保障机制,严格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分年度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和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更好地保障和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十)强内涵提质量,推进育人品质提升行动,全面提高内涵发展水平
实现优质资源倍增,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上,真正做到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教好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市教育局将坚持五育融合、全面发展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和教师课程实施力,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持续打造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品牌,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同时,实行学生健康素质提升工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干预机制,打造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实行家校社协同育人工程,将家长学校建设作为重要突破点,加强家庭教育专业队伍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学校阵地建设,为广大家长提供优质家庭教育服务,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推动关键领域突破,力争学生发展的核心指标居全省前列。
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是教育惠民的重要举措。市教育局按照优先发展、超前布局的思路,采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办法,加快推进工作任务的落实。今年以来,先行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0所,推动完工50所,建成后可提供优质学位约8.07万个;启动教育强区(市)建设行动,对50所农村幼儿园进行改造提升,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10个强镇筑基省级试点镇工作,市南区、李沧区分别作为全省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将接受国家评估认定;启动新校高位发展、初中强校提质等举措,持续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改革,青岛实验初中、青岛九中、青岛三十九中和青岛五十八中分别与崂山区、李沧区、高新区等区(市)签约托管部分学校,有些学校今年已经正式招生,更多孩子有机会在家门口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育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坚如磐石的决心、久久为功的恒心、决战决胜的信心,全力抓好《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不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成教育强市,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崂山区教体局
落实《行动计划》举措
崂山区教体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唐超
《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超前布局,加强资源保障、政策供给的引领性文件,将进一步破解我市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扩增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逐步实现人民群众上家门口好学校的期盼。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吹响了“建设教育强市”的集结号。近年来,“崂山区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管理”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双减”十大典型案例,崂山区获评青岛市唯一的“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稳步提升,崂山教育逐步从以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的基础能力提升阶段进入到以内涵提升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启动优质资源倍增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崂山区将坚决贯彻落实全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把握规律、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把“作战图”变成“施工图”,拿出一切“归零”的心态,不忘教育初心,厚植教育情怀,善成德政之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赶考姿态坚决打好优质资源三年倍增攻坚战,突出围绕“三个聚焦”,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焦教育公共服务,强基础、促公平。重点做好“三个着力”,保障“有学上”。一是着力夯实基础抓布局。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进一步优化布局、拓展空间,重点解决热点区域入学入园问题,计划三年内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7所,新增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学位1.5万个。二是着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持续完善城乡一体化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力度,在资金、政策等各个方面向农村地区倾斜。三是着力强化困难群体保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健全困难家庭学生救助机制、新市民子女就学保障机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长效机制。
聚焦教育优质均衡,谋发展、促提升。重点做到“三个坚持”,实现“上好学”。一是坚持优质均衡提质量。在优质教育资源上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深入实施 “321”教学质量提升引擎行动,推动教育教学“减负增效”。深入推进新技术赋能教育行动,巩固国家级“双减”成果,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4年,创建成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二是坚持普及普惠促质量。今年争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到2024年,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5%,优质幼儿园占比达85%,学前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三是坚持全域统筹谋发展。深化“一长多校”集团化办学,三年内着力将优质教育集团打造至8个。实施义务教育学校高起点发展工程。到2024年,实现每个片区都有国内“双一流”高校或国内外知名学校联合办学,义务教育整体水平达到全市一流。
聚焦师资队伍建设,提素质、赋能量。重点做优“三个打造”。一是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依托平台公司,搭建教育人才“蓄水池”,保持教师配备与学生增长同步,让崂山的孩子既有好学校,又有好老师。二是打造强大教研团队。依托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培养基地、教育大数据中心等平台载体,把最优质的教师吸纳进教研队伍中。同时,加强区域高端教育智库建设,推动教研科研深度融合。三是打造顶尖校长团队。以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为重点,全方位提升校长队伍能力素质。通过“三个打造”,为优质教育倍增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崂山教育将按照“严、真、细、实、快”的工作要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切实让教育的优质倍增红利温暖、惠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
西海岸新区教体局
落实《行动计划》举措
西海岸新区教体局局长 于瑞泳
基础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制定实施《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 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是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谋划和部署,对全面打造与青岛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紧紧围绕市局工作部署,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科学编制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制定学校建设“西海岸标准”,近五年来,投入179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90所,新增学位9.5万个,解决“大班额”“入园难”,2022年4月成功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这些都为启动实施优质资源倍增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西海岸新区将着眼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全局,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各项任务要求,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凝心聚力抓落实,不断推动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取得新成效。
在扩大优质资源供给上“打头阵”。将基础教育资源倍增行动计划列为区级重点改革发展项目,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学位供需动态监测,加快推进教育项目建设,持续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到2024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所、中小学26所。实施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特色高中建设计划,加快推进驻区高校、教科院附属学校和国际化学校建设,推动市属基础教育名校在新区办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
在促进资源均衡配置上“当先锋”。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创建为总抓手,健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激发基础教育发展内生动力。纵深推进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园改革,形成更有活力、更加协同的集团化办学新态势;深入推进“强镇筑基”,打造镇域办学特色和品牌;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不断夯实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任务,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在激发教师发展活力上“争一流”。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大力实施“名校长培育工程”,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学校特色内涵发展。全域推进“强师工程”,深化“1+N”教师招聘改革,健全教师分层、分类、全员培训体系,整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资源数字化建设和教师队伍数字化治理,打造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的西海岸样板。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全面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西海岸新区将以一流状态和奋进姿态,当龙头做表率开新局,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青岛教育更高质量发展贡献西海岸力量!
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
落实《行动计划》举措
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校长 卢宝山
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位于于青岛市西部老城区,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计划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学校将紧紧抓住“倍增计划”的资源和力量,乘势而上,内涵发展,打造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一要加强合作办学力量,发挥名校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发挥高等院校对学校的学术科研引领作用;加入优质高中集团化办学,进行初高贯通培养;对标优质初中,发挥优质初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要推进育人品质提升行动,全面提高内涵发展水平。坚持五育融合、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发展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落实十个一项目,让学生终生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受益终身;改变育人方式,探索“全环境育人”方式,从整合不同的育人场域出发,发挥不同群体的育人优势,对孩子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作出正确引领,探索“学习共同体”的育人方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探索“分层走班”育人方式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让学生茁壮成长。
三要锚定科研的力量,让科研助推教育教学快速发展。站在科研的的高度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难题就是课题,问题就是机遇,科研引领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进行作业革命和课后服务革命,为学生减负;进行课堂革命,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程体系,做好强有力的育人支撑。
四要打造一流教师团队,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校必先强师,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强校提质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全面推进教师队伍梯队发展,制定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行动计划、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和新入职教师连续五年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的骨干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抓住全环境育人实验项目,打造“大单元全景集备”模式,培育科研型教师队伍。革新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教师自生长组织,激发了每个教师自生长的内驱力。
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计划是学校发展的强心剂和助推器,学校一定会乘势而上,强校提质,内涵发展,全面提升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培养培育一批领军名师,打造优秀教学法和教育改革成果,大大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美誉度和满意度,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学生精彩、教师幸福、家长称赞、社会向往”的老百姓称赞的教育。
城阳区礼德小学
落实《行动计划》举措
城阳区礼德小学校长 栾素蓉
城阳区礼德小学始建于2021年8月,和全市所有新交付使用的学校一样,都是基于片区内的优质学校起步,但是目标又要高于这些学校的资源倍增项目,是各级政府关注教育、改善教育、保障教育的重要民生工程,是统筹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的重磅之举。
建校一年来,学校秉承“校园充满成长气息,师生体验成功喜悦”育人理念,全力推进育人品质提升行动,全面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
构建“五育融合”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用好科技创新、劳动实践、文化艺术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将学校模拟搭建成“小社会”,设置了小小园艺师、小小发明家等校内实践岗位,研发制定了“小角色大责任”岗位清单,不定期举行学生实践成果展,让学生感受成功喜悦,激发实践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搭建 “十个一”展示平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依托劳动节、儿童节、科技节、海洋节等活动契机,组织全员斗舞大赛、航模船模设计赛、用400余个废旧盒子及瓶子完成海洋手工作品展等竞技和展示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借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拓展育人空间。学校与青岛市科技馆、中国海洋大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岛测控站等单位合作,开展科普教育、爱国教育及企业研学类课程,神舟十二号三位航天员赠送亲笔签名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二载人飞行任务纪念卡、纪念章和1:100中国空间站模型,中国最“神秘”的部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赠送曾经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两面国旗(编号为:2021003和2021102)和护卫指挥刀,到企业参与“牛奶加工”等拓展活动,开阔学生胸襟和眼界,塑造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下一步,学校将分享推进优质资源倍增行动经验,与更多学校基层工作者一起,继续遵循“五育融合、全面发展”原则,深化青岛市“十个一”项目品牌建设,落实劳动周、学生轮流值日、家务劳动清单等制度,实施校长课程领导力和教师课程实施力提升项目,培育推广精品课程、优秀教学法和优秀教改成果,打造“骨干、卓越、专家”型教师梯队,建立学科名师带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带青年教师的三级并进培训机制,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全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不辜负老百姓的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