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唱歌反复唱错(孩子放学后总唱同一首歌)
教孩子唱歌反复唱错(孩子放学后总唱同一首歌)有一天,她在洗手间给孩子洗衣服,听见孩子又在房间里唱了起来。然而听清歌词后,小李才发现这首歌有问题,当即放下衣服打开手机,在家长群中找老师讨说法。最近这段时间放学后,孩子总唱同一首歌,小李并没有很在意。但现在的孩子由于接触到的网络信息比较多,上岗的老师年龄也越来越小,因此学习的歌曲也就复杂很多。这未必不是件好事,只是家长和老师也要有意识帮助孩子筛选,不要被一些不那么正面的歌曲影响个性发展。小李的孩子送入幼儿园不到几个月,出现的变化令她欣喜。除了比以前更外向,喜欢融入集体中玩耍之外,还学会了做手工,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后还能时不时哼几首歌曲。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孩子们都是爱模仿的,不论在喜欢的动画片里听到的也好,老师教的也好,总是那么几首歌反反复复唱。
其实,别看只是这样哼唱的歌曲,其实对孩子的价值观形成也有影响。
就像我们小时候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好妈妈”之类的,旋律都比较轻快,歌词也积极向上。
但现在的孩子由于接触到的网络信息比较多,上岗的老师年龄也越来越小,因此学习的歌曲也就复杂很多。
这未必不是件好事,只是家长和老师也要有意识帮助孩子筛选,不要被一些不那么正面的歌曲影响个性发展。
孩子放学后总唱同一首歌,歌词引宝妈不满
小李的孩子送入幼儿园不到几个月,出现的变化令她欣喜。除了比以前更外向,喜欢融入集体中玩耍之外,还学会了做手工,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后还能时不时哼几首歌曲。
最近这段时间放学后,孩子总唱同一首歌,小李并没有很在意。
有一天,她在洗手间给孩子洗衣服,听见孩子又在房间里唱了起来。然而听清歌词后,小李才发现这首歌有问题,当即放下衣服打开手机,在家长群中找老师讨说法。
歌词内容是这样的:“妈妈别上班,上班也挣不了几个钱。爸爸,我爱你胜过我妈妈,你打拼是为了这个家……”
小李认为,这样的歌词是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忽视自己的付出,对价值观形成可没什么好影响。
于是,便在群里怒怼老师,认为现在教育孩子的风气是越来越不正了,这样的歌实在不应该教给孩子。
分析
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音乐教育是幼儿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能发展孩子的音乐审美能力,也能促进情绪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如果能带动身体动作,还能加强孩子的肢体协调。
另外,歌词也是发展幼儿认知的一个重要途径。孩子们可以从中慢慢了解这个世界,这也是为何一些安全教育知识以歌曲为载体,更能让孩子记住的缘故。
也就是说,幼儿歌曲在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这也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在给孩子选歌曲时多加考量。
适合孩子唱的歌,应该满足什么特征?
1)节奏感强,旋律易颂唱
儿童时期恰恰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儿歌是必不可缺的一种教育手段。
此时的孩子对节奏较为敏感,由于音乐和语言的共性比较强,也存在高低、强弱、快慢、音色的变化因素。
因而,一首适合孩子唱的歌,一定要容易颂唱,才能为口语表达打下基础。最好能旋律欢快一些,给孩子积极明朗的感觉。
2)道理浅显
一般而言,儿歌中的歌词都需要浅显易懂,单纯集中地描写某一件事物或某一个道理,才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当然,前提条件就是歌词中的价值观,一定要是能引导孩子积极成长的。像上文所说的这种偏颇的歌词,就不适合教孩子唱。
3)篇幅短小
由于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比较弱,因而为适应其发展特点,儿歌的篇幅通常都比较短小。
并且,孩子能在不断重复中了解其中的知识、道理与教训,这对分辨是非、增长认知而言意义非凡。
当然,除了老师在学校里教的之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意帮孩子筛选歌曲。影视作品或网络上一些不那么营养的儿歌,尽量让孩子少接触,教育要从细节做起。
二胎奶爸一枚,擅长儿童心理和教育领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