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八中高中(高考前再看你一眼)
成都十八中高中(高考前再看你一眼)几个女生组成的一支队伍,在操场上挥洒热血,像支不懈拼搏的军队,他们是十八中人的骄傲!都说中国女足是铿锵玫瑰,十八中的女子足球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高考前一天白果林片区有一个金三角,十八中、金牛实验、石室中学西区(十四中),这三所学校在这里三足鼎立,附近的成都娃娃都在这里读书。来到十八中,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的操场,置身校园,仿佛看到了那年体考,回到了那次800米长跑,跑道上喘着粗气的小伙伴。
明天就是高考了,掐指一算,第一批九零后告别高考已经十年了。
记忆中的高三总有一张张做不完的试卷,一堆堆小山高的课本,还有一张张传不完的小纸条。
今天,在00后小孩们,紧张备考的时,我们回到了校园,感受高考前的最后一天。
没有高考,就没有青春,这里有属于白果林青年的青葱回忆。
高考前一天
白果林片区有一个金三角,十八中、金牛实验、石室中学西区(十四中),这三所学校在这里三足鼎立,附近的成都娃娃都在这里读书。
来到十八中,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的操场,置身校园,仿佛看到了那年体考,回到了那次800米长跑,跑道上喘着粗气的小伙伴。
都说中国女足是铿锵玫瑰,十八中的女子足球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几个女生组成的一支队伍,在操场上挥洒热血,像支不懈拼搏的军队,他们是十八中人的骄傲!
这些皮肤黝黑的女孩,在踢球的时候却是全身带风,下课每次从操场边路过都不经意的看看她们。
操场上除了训练的球队,还有一些其他同学在玩耍,下课时间两个男生操场肆无忌惮的打闹,友谊也许就是这样建立的吧~
男孩们最喜欢的活动场地还是在乒乓球台,下课铃一响,几个男生拿着球拍火速跑到球桌边占位置。
那边打得火热,这边两个闺蜜穿汉服来照毕业照,也许毕业很多年以后,她们还会再来这里照一张吧。
明天高考过后这一届的就要毕业了,今天每一个老师都为最后一课做了准备,是时候和相处三年的同学说再见了。
离下课还有5分钟,班主任在讲台上为班上同学点最后一次名,仿佛想把每个同学的名字印在心里。
坐在最后一排的男生突然喊了一句“老师我代表所有的坏学生跟你说一声对不起”,这一刻想起三年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大家都留下了眼泪。
高三的最后一刻,带着不舍的泪水,带着必胜的决心结束了。
明天就要高考啦~
下课铃终于打响了,放学后的校门口已经挤满了人,家长、学生、小贩。
学生们都陆陆续续收拾行李,望着他们的背影,仿佛看到了那年离校的样子。
考完试,把行李搬回家,在家里突然觉得没事做了,但是想到有些人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就大哭一场。
这时候,两个女生抱着厚厚的书本准备离开学校。
每一本书上都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吧~仿佛这三年浓缩在了字里行间
还有那些咿咿呀呀的涂鸦上。
学校车棚是每个十八中人每天都去的地方,今天这里为明天来考试的学生腾出一片空地。
学校门口,一群家长顶着炎日等待放学,今天晚上要带孩子好好吃一顿哦~
对孩子说明天的考试只是给自己,一个总结、一个交代,按照正常发挥就好了。
校门口的小卖铺拿出了准考证过塑机,像是高考的预告,空气中隐隐约约透露出一丝紧张感。
记忆中的百宝箱
每一个学校门口,总是有吃不完的小零食,逛不完的小商品铺,刚刚出校门,我们就被学校门口琳琅满目的小店吸引住了。
J型文具,在校门口算是老资格了,开了16年,还是以前的老样子,文具,小玩意像一个百宝箱。
那个时候最火的格子铺,你是不是也租过格子,人生的第一桶金,你赚了多少?
那么多年了这些书架上的书本似乎重来没有变过,节约的零花钱买杂志,“花火”还是那个“花火”。
校门口的味觉记忆
当然说到校门口,最不能忘的是这里的小吃,陪伴三年,养胖了几代学子。
校门口,烤冷面摊位的香气远远就飘过来,一颗全蛋打在冷面上,铁板上滋滋的,香气四溢,再加一根烤肠,满足的不得了。
当然在校门口最少不了的就是油炸串串了,卖相非常好看,放学用这周的零花钱撸一串,果然是最愉快的事情。
童年记忆中最不能少的搅搅糖,现在的00后也在吃,还是老味道。
在校门口的自行车小摊总是聚集了超级多的美食,QQ弹弹的钵仔糕,五彩的颜色,美丽又让人有食欲。
峨眉山罗记豆腐脑在学校附近的拐角开了很多年。
老板熟练的加着配料,打一个鸡蛋进去一搅和,加入洁白滑嫩的豆腐脑,放入辣椒、香菜、花生、黄豆、酥肉、再倒入一蒸笼粉蒸牛肉。
拿到手满满的一碗,份量超足,一定要趁热吃,香气四溢,入口浓稠嫩滑,香辣无比,一碗解馋。
再走50米,是这家开了25年的曾记海椒鸭店,住在附近的老居民才知道,以前老板专卖超级辣的海椒鸭,现在卖海椒鸭面。
老板家干拌面真的是一绝,特别是干拌海椒鸭面,配料超级足,他把鸭子炒的干辣入味,超大一坨的鸭肉,细而不柴,爽辣无比。
他们家的面比其他面馆的面略粗,老板说是专门定做的,老板煮面火候把控十分好,粗面配上超辣的海椒鸭,十分劲道,每一口都十分入味。
再往前是石人小区,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街头有一家三轮车小摊,摊位不大,却是放学路上最爱买的卤菜摊,远远就能闻到香味。
三轮车上有一口大锅,里面有一直用小火熬着卤菜,鸡翅、鸡爪、鸡腿、猪耳朵、卤肉、卤豆筋、卤豆腐...品种超多,她的卤菜除了用她秘制的卤水还入了甜菜提味,每一款菜都卤的香气四溢。
徐阿姨在这里卖了14年卤菜,来自自贡的她骄傲的说:“自贡人是最会做吃的了。”再来吃徐阿姨的卤菜,还是小时候的老味道。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也许再也没有漫长而无所事事的暑假,再也没有闲得无聊,苦闷,悠长,而又不愿意结束的夏天,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
毕业了,很少再回来,这里的仿佛一切都没有变,熟悉的教室、操场、校服,甚至连门口的小店,美食店都还是那个老样子。
再回母校,仿佛又穿越回了那个紧张备考的时期,这是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是我们永久怀念的青春。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摄影:屠幺幺
主编:桑圆
商务合作:东东(zyd19901212)